“互联网+”背景下碎片化学习在病理学中的应用探索论文_彭越1,郝一2

“互联网+”背景下碎片化学习在病理学中的应用探索论文_彭越1,郝一2

摘要为顺应时代发展与当下教育改革、创新的需要,碎片化学习的兴起促进了新型实用性学习体系的构建,是对传统课堂学习模式的一个重要补充。在移动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通过设计创建碎片化学习平台,将碎片化学习模式引入传统临床病理学的课堂学习与实践中。通过主观、客观的数据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临床医学本科生病理学的碎片化学习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促进学习模式完善。从而更大力度的激发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自发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使之能够促进相关病理学问题的有效解决。

关键词:互联网; 碎片化学习; 病理学

基金项目:2019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9C0212);

2019年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湘教通[2019] 219号-2422

随着知识经济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成熟,碎片化学习等国外的先进理念也逐步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并且逐渐为人们所共识。人们对待学习的态度与观点已经逐渐从无意识过渡到有意识,从过去短期行为、被动行为逐渐转变为主动寻求知识及学习途径。对于高校来说,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不仅需要选拔尖子上下功夫,还要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根据研究国内国际“互联网+”背景下碎片化学习的发展现状,设计创建碎片化学习平台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碎片化学习模式的优势

碎片化学习既促进了学习模式的完善,又满足了学生们的个性化学习要求,将一个完整的章节根据内容分解成许多碎块。学生可以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分割掌握小知识点,然后再进行整合[1]。碎片化学习以学生为中心,能使学生通过自主和便捷的方式参与学习过程。学习策略实用性强,主要用于学生自主可移动性学习。充分利用碎片化学习资源,将学习资料进行疏通整理,学生容易理解和学习,减少认知和掌握知识的成本。充分发挥碎片化学习的特点和“互联网+”的资源优势,从学习本质出发,对传统学习模式进行补充,精于学习设计,注重学习的评价与交流。

2、碎片化学习模式在《病理学》的应用

病理学是一门基础医学通向临床医学的过渡学科,可通过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技术达到优良的学习成效的理论课。以传统学习模式合并碎片化学习模式,通过“互联网+”为背景进行线上线下的学习交流,促进了学生的选择学习和持续学习。其有效学习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内在和外在学习动机,提高不同学生群体的“寻求帮助”策略和“组织”策略,使学生获得适当的学习支持,建立知识间的逻辑联系,在新的应用场景中使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去探究、解决问题[2]。

2.1在碎片化学习平台学习资料的整合

移动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一个在学生中产生的碎片化学习模式。利用“互联网+”概念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时代,以微信公众号客户端为载体,创建碎片化学习平台资源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将病理学各章学习内容进行制作与重组成PPT、视频、动画等方式上传至平台资料库。重、难点的精选和人性化、可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设计制作针对性强的学习内容,使其平台在学生中有一定粘附性和可激发学习的趣味性。碎片化学习平台可以帮助学生在每次课堂学习过程结束前后,可以及时查阅相关 PPT,观看重、难点视频,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知识,同时学生提出对在学习中存在的疑惑点。可公开发表在学习平台内,以便能及时、快速的解答与讨论从而增加了学习成效,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2.2碎片化学习模式在在《病理学》学习过程中的实践

我们以本校2017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一百二十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3组,每组四十名学生。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和入学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1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结合“互联网+”背景下碎片化学习模式,观察组2采用传统学习模式结合PBL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分别让各组学生按照其相应的学习模式进行对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九版《病理学》内容的学习。待所需要学习的课程全部结束后,学生统一参加期末考核,采用百分制计分。取测试最终结果进行比对剖析。同时为了确定研究的可行度,设计了学生反馈意见表。课程结束后,对两组观察组的学员分别进行各自的问卷调查,再对调查结果进行评价。为探求不同学生对于该学习方式的看法,通过客观的校内纸质问卷调查和网络电子问卷调查形式,在查阅相关参考文献的基础上设计关于“互联网+”背景下碎片化学习方法在临床医学病理学领域上的学习形式问卷调查表,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当场发放、当场回收并整理问卷结果。通过研究表明,传统学习模式结合碎片化学习模式受到了一致好评,观察组1、观察组2的学生期末考核优秀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1与对照组学生期末考核优秀率通过 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碎片化学习对学生的影响

互联网信息的“碎片化”,使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改变。时代的进步与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学生们的自我思考、探索意识、批判精神等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学习模式的补充与完善是努力实现用“术”的技能,实现教育本质“道”的追求,使学习者成为具有科学素养以及独立精神的人。

3、结语

医学是一个不断进步的学科。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在高等教育中进行碎片化学习的新模式是对传统学习模式的一个有效补充,也顺应了当下教育改革、创新的需要[3]。传统学习模式依然是极其重要且不可取代的。将传统学习模式与碎片化学习模式相结合,彼此互补,既具有传统学习模式中系统性、持久性等特点,又具有碎片化学习模式的自主选择性、针对性等优势,两者相互作用,更加有利用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李迎春,陈蕾,沙莎,周蓉,陈艾东,袁艺标,高晴,门琛.“碎片化”学习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 2018,(52):267-268.

[2]朱莎,杨浩,徐顺.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对学习动机和策略的影响[J]. 电化教育研究,2018,(2) : 86-90.

[3]陈紫菱,贝淑华. “互联网+”背景下碎片化学习应用于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 大众文艺,2019(18):236-237.

论文作者:彭越1,郝一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  ;  ;  ;  ;  ;  ;  ;  

“互联网+”背景下碎片化学习在病理学中的应用探索论文_彭越1,郝一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