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供电负荷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网企业紧跟发展步伐,在供电服务上不断推进城乡电网建设,以高效、高质的电能供应和良好服务。10kV配电线路是连接主网与电力用户重要的一环,其可靠性、安全性运行,对电力用户持续的电力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电力工作者们,必须重视10kV配电线路运行和维护工作,通过降低线路跳闸率,提高电网企业服务水平。
关键词:10kV;配网故障;跳闸率;技术措施
一、导致10kV配网故障跳闸问题的因素分析
(一)自然因素
通常而言,10kV配网线路常常发生的故障跳闸问题,绝大部分原因都是由于外力的影响,也就是自然的因素所导致的,包括大自然引发的恶劣天气,例如暴雨或雷电气象以及暴风等,在这种恶劣环境下的配网跳闸频率相对来说较为频繁。尤其是我国的农村地区,由于配网线路在建设的时候,大多都是采用架空线路的形式进行建设,这种架设方式如果遭遇恶劣的天气,一旦发生雷电现象就极有可能会导致配网线路的断裂问题,从而引起大规模的停电问题。
(二)用户端的设置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部分用户设备在接入主干网结构的过程中,用户设备的一端常常都未按照规范设置防护装置,在未进行设置防护措施的用户设备直接从电源的搭建点接入了主干网的接触,这种设置方式一般都出现在一些比较落后而且是早期投入配网建设的郊区位置,这种设置问题同时也是导致用户一端的设备出现故障情况从而殃及配电主网的重要因素,过去较为早期在一些老市区针对电缆进行改造工作的部分路段,一般都是使用分支箱串连的模式进行常规的供电,用户一端的电缆则是由分支箱直接接入到配电机房中, 一旦用户一端的设备出现短路的故障问题或者是出现接地故障就会严重地引发主干线路出现跳闸的问题。
(三)线路及设备老化
笔者工作所在地的10kV配网属于农村电网,但由于该10kV配网的多条线路架设于80年代,且很多配网具备着电网结构差、线路半径长、大档距等特点,这就使得多条线路开始逐渐不能满足当地民众的生活与发展需要,10kV配网故障跳闸事故也因此频繁出现,值得注意的是,10kV配网采用的LGJ-35、LGJ-50、LGJ-70等型号导线也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引发跳闸事故的“帮凶”角色。此外,由于10kV配网设备的更新与维护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当地很多配网设备存在老化、松动、脱落、绝缘降低等性能问题,10kV配网的稳定性也因此进一步降低,这些都构成了引发10kV配網故障跳闸事故的原因。
二、降低对10kV配网故障跳闸率的改善措施
(一)定期对用户设备进行维保工作
根据目前的调查结论,一旦由于用户一端的供电设备发生故障的情况,这种情况也是直接导致配网线路发生跳闸问题的重要因素。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实现避免由于用户一端的设备问题导致配网整体的供电环节出现问题,影响线路整体的稳定与安全性,则需要电力部分定期组织针对用户一端的设备维保团队对用户的供电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与维保工作,确保用户一端的供电设备时刻保持稳定性与可靠性,维保工作可延伸到用户的用电习惯、以及对设备的使用了解程度等,通过这种综合性的评估工作来评估用户一端是否存在供电环节发生超过原设置电容量的不良问题,避免由于用户的使用问题而导致整体配网线路发生超负荷的现象,一旦发现用户端存在超负荷的供电问题,就要及时进行处理并且进行教育,这种工作在整体的配网管理中,属于细节性工作,常常会被忽略,但如果这种不良问题长期存在,就要波及到其他用户的正常用电,针对这种情况,配电网的检修人员要按照原先设计好的线路图纸,严格地对所有的配网线路中的支路展开地毯式的检查,确保不良问题能够被及时发现,因而及时解决问题,除此之外,电网企业还要加大投入对用户在维护自身供电设备方面进行大规模的宣传,让所有的用电用户都能及时了解并掌握对自身供电设备的维保知识,用户端的维保工作不能只靠维保人员,一旦存在不够及时检查的情况,也会对用户的使用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加装防雷设备和更换瓷瓶
目前10kV角坑线F7全线无防雷装置,又地处山林多雷区,易受雷击断线,引发山火等情况,因此可对10kV角坑线F7进行加装防雷线夹,每隔150m左右加装一组,全线共加装24组左右,特别是绝缘导线段,易受到雷击造成断线故障。10kV角坑线F7全线针式绝缘子为复合式针式绝缘子,该类型绝缘子缺点不耐污,易引起沿面放电,且受雷击放电不易被发现。10kV角坑线F7全线地处山林,运行环境较差,考虑对10kV角坑线F7全线进行更换瓷瓶,将原来的复合式针式绝缘子更换为耐污的瓷柱式针式绝缘子。
日常要加强线路设备的巡视,可结合机巡、红外测温等方式开展,提高巡视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措施和计划,进行缺陷消除和整改。
(三)用户故障的防范
要严格把关好报装与验收关,以保证用户工程在设计、施工及设备质量都能满足入网条件才允许接入。若用户设备接入共用线路上,必须进行现场勘查,并设计出合理的线路及配置支路开关。对于用户产权分界点处必须要加装断路器,并计算和整定好保护定值。同时,合理配置好各级开关保护,避免因故障跳闸引起的大范围停电。从而保证用户设备在发生故障时能有效跳开分支线开关,避免大面积故障的出现。另外,还应定期组织相关单位进行专线、专变用户的用电检查,对于设备陈旧或存在安全缺陷的隐患必须及时整改。
(四)设备故障防范
电网企业应加强对配网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巡视及检测工作,以便及时发现设备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在进行设备日常维护时,应对陈旧的配网设备进行优化及改造,以进一步提升设备的装备水平。在进行配网设备巡视过程中,应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接地设施、线夹和接头接触等进行检测,尤其是夏季高温与用电高峰季节,更应定期加强设备的巡视,以便及时发现及解决配网中的隐患,同时建立健全配网设备的基础台账,积极开展状态检修工作,及时进行设备的状态评估,防止出现配网设备过修或欠修现象,从而保证配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
(五)加强开关改造和管理
按照《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对10kV配网线路进行分段,共分成3~4段,安装2~3只负荷开关或断路器等。对于10kV农村配网线杆上开关(断路器)的配置,应遵循如下原则:在线路前段采用无保护功能的复合开关或断路器,在线路主线中后段采用2~3只具有保护功能的断路器,在支线上采用具有保护功能的断路器或看门狗开关等。
(六)全面提升配网线路的工程建设质量
可想而知,10kV配网线路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质量是否能够达到标准要求,是影响后续配电网是否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针对这种问题,需要电网企业在工程的建设初期就要加大管理力度对施工阶段的所有细节施工作业进行严格的管理,包括提升参与工程建设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质量意识,以及施工人员个人的技能水平等,全方位确保配电网工程的初期质量要满足标准要求,另一方面,对于一些细节上的管理,内容包括:工程的施工的阶段,要组织技术人员定期对部分电缆部件的接口以及安装位置进行严格的检查工作,包括线路的接口是否有存在松动或者是每一线路里面的管口是否有按照要求进行封盖等细节上的检查工作,最后,还要注意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提升施工团队整体的技术水平,确保工程整体的建设质量。
三、结论
结合用电量的具体情况,提前确定工作形式,根据依赖性和线路形式等,提前对跳闸类型进行掌握,故障的发生几率比较高,在线路处理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安全隐患。预防管理很重要,通过有效处理后,明确实际要求。在本次研究中从降低电缆故障、进行用电宣传、进行科学化管理、完善配电线路等入手,明确实际要求,提升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周长青,张胜.10kV配电线路跳闸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J].化工管理,2018(11):24.
[2]王隽,杨超.快速分断开关控制10kV线路跳闸率的分析[J].电工电气,2018(4):59-61.
[3]谢奕,林润杰.降低10kV线路故障跳闸率措施[J].农村电气化,2018(12):24-25.
论文作者:林沛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设备论文; 用户论文; 线路论文; 故障论文; 网线论文; 电网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