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恶性淋巴瘤;超声诊断;误诊分析
临床儿童常见的恶性肿瘤为淋巴瘤,淋巴结和淋巴外的组织为主要发病部位,可累及全身各个部位[1]。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儿童恶性淋巴瘤发病率逐年递增。儿童淋巴结因为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且影像学形态较高,所以具有较高的误诊率。随着治疗淋巴结治疗技术的不断的发展,早发现、早治疗对提升恶性淋巴瘤患儿的生存率十分关键。超声影像学因操作简单、经济性高且具有无创等优势被临床广泛应用,但其所表现的局限性也越来越突出。本文重点分析超声诊断儿童淋巴瘤的表现和误诊因素,现有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50例恶性淋巴瘤患儿进行实验研究,根据诊断情况将患者分为误诊经病理证实恶性淋巴瘤患儿观察组25例,首次诊断正确的恶性淋巴瘤患儿为对照组25例,其中男性患儿28例,女性患儿22例,年龄5-12岁,平均年龄(9.12+2.14)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颈部彩超:采用iU22超声诊断仪由美国Philjps公司生产,保持1.0-5.0MHz凸探头频率,5-12MHz的线阵探头频率。取患儿仰卧位,使颈部充分暴露,扫查各部位淋巴结,明确肿大淋巴结位置,以淋巴结长轴、短轴为方向扫查纵断面和横切面,并详细观察、记录患儿内部回声、形态、大等特征。
腹部彩超:超声检查前患儿需禁食6-8h,取患儿仰卧位,使腹部充分暴露,多角度多切面扫查患儿腹部及腹腔,观察患儿腹部包块、边缘等。
胸部彩超:取患儿仰卧位,使胸部充分暴露,扫描患儿纵膈肿物的位置、大小等,并观察肿瘤内部的血流情况。
1.3判定标准
彩色多普勒血流的分级标准:0级:Ⅰ级:血流信号无显示;Ⅱ级:存在2-3支分支或短棒状血流信号;Ⅲ级:存在超过3支以上的网状、血流信号。
1.4统计学处理
计数的资料数据用 (%)率表示,同时采用 t检测,计量平均数资料用±标准差(x±s)表示,其次采用χ2检验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最后使用统计学SPSS21.0的软件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
2 结果
2.1两组患儿就诊情况比较
25例超声误诊患儿中,5例颈部包块就诊,临床症状呼吸困难、咳嗽7例,10例存在急性腹部疼痛,3例患儿存在发热症状。经超声检查均未显示出淋巴瘤,其中5例患儿误诊为肠套叠,纵膈肿瘤8例,淋巴结肿大5例,颈部淋巴结炎7例。首次诊断25例恶性淋巴瘤患儿中均为颈部、腹股沟部、腋窝处肿块就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误诊患儿疾病分布情况详见表1.
表1.误诊患儿分布情况(n/%)
误诊疾病 误诊例数 占比 肠套叠 5 20.0 纵膈肿瘤 8 32.0 颈部淋巴结炎 7 28.0 淋巴结肿大 5 20.0 合计 25 100.0 2.2两组患儿超声情况比较
对照组淋巴结长短径之比、边界征象、淋巴结门部结构与观察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儿超声情况比较
超声情况 误诊例数 占比 首次诊断正确例数 占比 淋巴结长短径之比 小于2 0 0 12 48.0 大于2 3 12.0 2 8.0 边界 清晰 10 40.0 1 40.0 模糊 2 8.0 3 12.0 淋巴结门部结构 在 3 12.0 1 4.0 模糊或偏心 0 0.0 3 12.0 血流情况 Ⅰ 5 20.0 0 0.0 Ⅱ 2 8.0 0 0.0 Ⅲ 0 0.0 3 12.0 3讨论
临床上大部分儿童恶性淋巴瘤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区别于成人淋巴瘤,病情复杂、发病危急是儿童淋巴瘤的主要临床特征,是累及多器官的侵袭的恶性疾病[2]。一般在儿童确诊时,临床分期多为Ⅲ、Ⅳ期,比较Ⅰ、Ⅱ期分型其生存率较低,所以如何实现儿童淋巴瘤的早期诊断是临床医学的重点课题。
本次实验研究显示,观察组患儿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淋巴结肿大、肠梗阻、肠套叠等为主要疾病症状,且对照组淋巴结长短径之比、边界征象、淋巴结门部结构与观察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过超声图像难以鉴别淋巴结图像的形状、边界与内部回声,是引发误诊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超声表现出现的淋巴结肿大、肠梗阻、肠套叠等均为儿童恶性淋巴瘤危险因素,临床的应给予重视,降低误诊率。
参考文献:
[1]郭宝忱,刘桂清,曲桂枝.“环珠增殖样扩张” 为小肠淋巴瘤肠管扩张 CT 诊断影像特征的探讨[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6, 10(4): 849.
[2]肖畅, 苏祖兰, 吴秋良, 等.根据 WHO 新分类对 493 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J].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6, 34(1):22-27
论文作者:张丽娜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8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患儿论文; 淋巴结论文; 超声论文; 淋巴瘤论文; 肠套叠论文; 恶性淋巴瘤论文; 儿童论文; 《药物与人》2018年1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