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护理干预在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杨静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 四川绵阳 621000

【摘 要】目的:评价系统护理干预在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手术经验。方法:2014年2月~2015年5月,对照组、观察组各纳入患者42例,对照组按照路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鼻粘膜水肿、不良事件合计例次率、入手术室后心率(63±10)次/min,低于对照组(69±11)次/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围术期系统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高手术整体获益。

【关键词】鼻内镜;鼻窦炎;鼻息肉;系统护理干预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因城市空气质量下降,发病率显著上升。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反复发作性鼻塞、头痛、流涕等为主要症状表现,久治不愈者出现明显的嗅觉减退,生命质量严重受损。手术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主要方法,鼻内镜手术具有术野清晰、操作确切、出血少、有助于保留鼻腔以及鼻窦粘膜生理功能等优点,是首选术式,在各级医院得到广泛推广[1]。但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诊疗方法,仍存在并发症,疗效影响因素较多,高质量的临床护理有助于保守手术安全,提高手术综合获益[2]。本次研究试评价系统护理干预在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手术经验。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医院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并采用鼻内镜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手术治疗标准,经CT等方法诊断确诊;②临床治疗完整;③知情同意。共纳入患者84例,其中男55例、女29例,年龄15~69岁、平均(34.1±10.4)岁。患者以反复发作闭塞、鼻涕、头痛为主要症状表现,病程4个月~28年、平均(2.5±1.1)年。分型:Ⅰ型1期11例、2期16例、3期8例,Ⅱ型1期9例、2期22例、3期5例,Ⅲ型12例。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治疗路径进行护理。

(1)术前:①进行基本的健康教育,介绍疾病、手术相关注意事项;②进行生活指导、术前检查,指导患者严重闭塞时取半坐半卧位以利于鼻腔引流,指导患者完成心电图、鼻窦冠状位CT检查等各项辅助检查;③完善术前准备,术前1日,减鼻毛,清洁鼻腔,术前12h,禁食12h,禁饮4h,祛除物品,测量血压、体位,准备手术器械。

(2)术中:①协助取平卧位,抬高头部15-30°;②常规消毒,0.5%碘伏消毒,铺设无菌手术单。

(3)术后护理:①术后半卧位,若为全麻,平卧6h改半卧位;②医嘱清淡、高蛋白饮食,术后1-3日半流质食物,逐渐向普食过渡;②观察发现鼻出血、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③落实出院前指导,定期冲洗鼻腔,加强饮食管理,忌肥厚、辛辣、刺激性食物,尽可能戒烟酒,避免抠挖鼻孔,避免用力咳嗽、喷嚏。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

(1)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带领患者熟悉病房、手术室,与患者详细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利用专业知识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有条件让成功患者现身说法;②严格择期手术术前管理,如糖尿病、高血压控制不佳者,强化指导;③完善术前检查,对于有感冒等症状者,告知医师,先治疗感冒;③规范术前指导,特别关注老年人、小儿,理解配合能力差,以浅显易懂的知识进行宣教,了解患者对手术看法,播放视频资料,示范动作,使患者了解基本的注意配合事项。

(2)术中护理:①麻醉前,进行心理护理,特别是全麻患者,善用肢体语言安抚患者;②轻柔操作,做好肢体微调,麻醉前问询患者有无不适,调节室内气温,做好皮肤保护。

(3)术后护理:①全麻患者做好体位微调;②加强病情监护,术后24h内严密监护心电、生命体征,若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每隔1h进行1次气血分析;③加饮食管理,术后6h可进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保证营养供应,进食后一热生理盐水漱口;④加强疼痛管理,特别是自学治疗凡士林砂条填塞时,需延长填塞时间,医嘱按时复查,术后24h以冰袋冷敷颈部,传授基本的非药物镇痛方法,播放舒缓音乐;⑤强化出院前健康指导,注意保暖、注意避免接触危险因素如粉尘,多饮温开水,若有咳嗽打喷嚏先兆,张口深呼吸舌抵上腭可缓解,1个月内宜在家疗养,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低头,避免长时间热浴可。

1.3观察指标

不良事件,包括手术延迟、术中并发症、术后并发症等,疗效不佳(随访症状遗留或无明显缓解甚至加重)。患者入手术室后心率。

1.4统计学处理

WPS收集录入数据资料,以SPSS18.0软件包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若服从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否则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数(n)或率(%)表示,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表示检验水平。

2结果

观察组鼻粘膜水肿、不良事件合计例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入手术室后心率(63±10)次/min,低于对照组(69±11)次/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治疗并不复杂,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对患者术前、术后配合能力要求较高,自身应激状况管理、择期手术术前鼻部管理质量直接影响手术安全,术后鼻部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疗效[3]。研究中,尽管手术延迟、感染、疗效不佳等并不多见,但一旦发生可致严重不良后果,仍有必要加强管理,降低发生风险。研究中,对照组鼻粘膜水肿发生率较高,这与术后管理不当直接相关,故有必要强化术后管理。

观察组在进行围术期系统护理干预后,观察组鼻粘膜水肿、不良事件合计例次率显著下降,提示系统护理干预确实有助于提高手术整体获益,改善患者预后。

系统护理干预弥补了传统护理路径不足:①强化心理护理,完善术前指导,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认识水平,术前管理水平;②提高了术后护理规范性、系统性,丰富了饮食、并发症预防与管理护理内容,并开展必要的心理护理,满足了患者这方面的需求;③增加了术后疼痛、病情监护等护理,有助于及早发现严重并发症,考虑到此类手术患者多伴有呼吸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受麻醉等因素影响,术后并发症严重并发症风险仍然存在,术后病情监护非常必要[4]。

综上所述:对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围术期系统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高手术整体获益。

参考文献:

[1] 赖闻,陶勇,陈萍,等.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54例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11):2138-2141.

[2] 张丕华,张星煜,陈明.鼻窦内窥镜手术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8):3808-3809.

[3] 刘晓燕.鼻内镜鼻窦手术围术期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5):81-82.

[4] 魏晓东.临床研究耳鼻喉手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5):55-56.

论文作者:杨静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

标签:;  ;  ;  ;  ;  ;  ;  ;  

系统护理干预在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杨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