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质量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市公司论文,质量论文,我国论文,报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从审计失败、审计意见差错率、审计费用,盈余质量及其在不同规模事务所、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等多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质量作分析评估。结论如下:
首先,尽管我国审计失败率的绝对数和比率都不算高,但仍高于相应的美国的数据。特别从因虚假陈述而受罚的比率来看,我国的审计质量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其次,我国的审计差错率较高。无论是从审计师犯第一类错误或第二类错误的比率以及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补充更正率来看,我国的审计意见和审计工作都不够准确和仔细。
第三,从可操控应计看,国际“四大”的审计质量并未显著高于国内事务所。事务所的行业专长亦不明显。这些可能与我国审计行业集中度低有关。但从趋势来看,继续减少国内事务所的数量,并发展行业专长,可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审计质量。
第四,我国东部公司的盈余质量低于西部公司。这与发达地区会计信息质量应高于欠发达地区这一常识相悖,应当引起监管部门和事务所的注意。
第五,1998年脱钩改制以来,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略呈下降趋势,但2006年新会计准则颁布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急速上升。这可能与新准则采纳公允价值有关。有关部门应对此有所关注。从其他各种比率来看,我国反映审计质量的指标并无明显的变化趋势,但考虑到近年来监管和处罚的力度都在加大,原来许多不被发现或揭露的财务问题被发现、揭露并处罚,我们认为只要反映审计质量的各种比率无下降趋势,就说明我国的审计质量在提高。
最后,我国的审计费率较低,表明我国还有较大的潜力增加对审计的投入以进一步改善审计质量,特别是审计的差错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