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消防规范的正向应用论文_刘大可

建筑设计中消防规范的正向应用论文_刘大可

摘要: 建筑设计中的规范应正向应用,理解规范的基本概念是应用规范的前提。掌握“消”和“防”的基本概念,理清消防规范的基本思路,将规范真正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做好建筑的消防设计。

关键词: 建筑设计、消防规范、正向应用、消防设计

一、规范的正向应用

作为建筑设计的从业人员,大家可能很熟悉这样一种操作。设计做好之后,拿来相关规范或者直接扔给校对人核对一遍,哪里不符合就修改一下。这样会比较被动,注意到的规范规避掉了,没注意到的规范很可能就违反了。应该在设计开始前就查阅好相关规范,一边设计一边思考规范,统筹兼顾功能、形式与规范要求。这样做设计同样是自由的,规范不是限制设计的条条框框,而是指导设计的工具。不应以规避规范的方式来做设计,而是主动学习相关规范,在对规范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按规范指引进行正向设计。

要做到在建筑设计中正向应用规范,首先要掌握相关规范,掌握规范的前提是要理解规范。应首先理解规范制定的意图和思路,延续这个思路更好的理解规范内容从而变成指导设计的工具。大多数规范的制定都是从使用合理、安全可靠、经济三方面来着手编制的。抓住了这三条主要线索,对规范的理解和掌握就会更快一些。比如,消防规范是主要从安全角度出发来制定的,各类单项建筑的规范都是从使用功能角度出发来指定的,节能等规范是从经济性方面出发来制定的。

二、消防规范中的基本概念及运用思路

以消防规范为例,规范主要体现的就是“消”和“防”两个最基本的概念。我们在设计中要以做消防设计为原则对待每个设计。消防设计本身也是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涉及很多方面。对于建筑专业来说,我们的工作首先是以“防”为主,这个“防”体现在各个方面,平时“防”失火,失火后 “防”蔓延,还要 “防”被困,要疏散。从总图到单体,每个地方都涉及到消防设计的内容。从总图开始,排总图时要注意什么,首先要定好建筑的消防等级,等级是根据功能和高度得来的,是公建还是住宅,高层还是多层,50m以上还是以下,明确了等级才能进行下一步消防设计,所有消防设计都是以建筑的等级为依据的。然后根据等级确定不同建筑之间的间距,然后是消防车道、登高场地的布置,要不要环通,两个边还是一个边,要不要设架空通道;总图差不多好了,接下来是单体的消防设计了,单体的消防设计主要几个方面,平面布置、防火分区和安全疏散;平面布置主要是规定哪些功能的房间要怎样布置,比如各类危险性较高的设备房(锅炉房、发电机房等)的布置要求,歌舞娱乐场所的布置要求,儿童活动场所、老年人居住场所的要求等等;原则就是越危险的房间越要提高安全性远离人群,人越多或者使用人不好疏散的房间越要加强保护、加强疏散设计,布置在更安全的区域。然后就是防火分区的设计了,防火分区的设计目的是为了阻止火灾的蔓延,一个地方起火了,所在的防火分区就要封闭起来,不能让相邻的防火分区也被引燃。跟防火间距是一个道理。防火分区根据功能不同,高度不同也有不同的划分要求,主要就是5000㎡、3000㎡、4000㎡、2000㎡、1000㎡几个面积。然后就是最重要的安全疏散。安全疏散的设计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安全出口数量、性质、然后疏散距离和疏散宽度。安全出口的数量原则上都是两个以上,某些情况可以设一个。安全出口的性质就是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这些区别。不同等级的楼用不同性质的安全出口,5层及以下的一般建筑可以敞开楼梯间,商业要封闭楼梯间,一类高层和超高32m的二类高层要防烟楼梯间。住宅也是类似的,超过33m的就要防烟楼梯间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楼梯间要直通室外,包括敞开楼梯间。安全出口的数量和性质定好就是位置的问题了,位置直接受疏散距离要求的影响。不同性质的建筑有不同的疏散距离要求。一般就是40m、22m、20m,特殊如酒店、教学、老年人、歌舞娱乐等更短一些,大空间场所30m。再就是疏散宽度,疏散宽度按人数确定,人员密度是一个重要指标。不同的使用功能有不同的人员密度,商业0.43人/㎡、餐饮1.3㎡/人、歌舞娱乐场所0.5人/㎡等等。然后根据人数计算疏散宽度,超过4层每百人1m。消防设计还有一个容易忽略的内容就是消防电梯,主要是给消防员使用的。高度的要求同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另外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要设置避难层,这个也是一个最基本的规定,具体设置要求再跟进规范仔细核对。有了以上的这些基本概念,一个建筑的消防设计思路就基本理清了。

以上说的是民用建筑的消防设计中的基本概念,另外消防中“防”字还主要体现在建筑构造的各种措施上。由于消防设计主要防的是烟气和火势的蔓延,因此所有不同区域间开口部位的距离控制变的尤为关键。比如两个防火分区分隔部位,防火墙两侧的开口间距,2m、4m的要求;上下层之间的开口间距,窗槛墙0.8m、1.2m的要求;楼梯、前室外窗与两侧洞口间距1m的要求等。建筑构造中另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近些年消防设计非常重视的一个内容就是保温材料和外墙装饰。外墙有空腔的情况下不论住宅非住宅大于24m均需A级,无空腔的情况下,住宅大于100m要A级,非住宅大于50m要A级,人员密集场所均需A级;采用B1级外保温需要满足一些附加条件,如外窗耐火完整性、防火隔离带、表面设置防护层等。外墙装饰的一个重要规定是,建筑大于50m应采用A级装饰材料。

如果说建筑设计的各项内容偏重于以“防”为主,那么设备设施的设计就偏重于“消”的方面了。所谓“消”就是消灭火势。首先是消防泵房、消防控制室,这些房间均需要设置防水淹的技术措施,需要直通安全出口,另外消防泵房不能设置在地下三层或距室外地坪10m以下的层面。水专业的各类灭火系统的设置是根据建筑的不同性质、规模来确定的,包括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等。暖通专业的设施主要功能是对烟气的控制,首先是防烟,基本上是封闭的安全出口部位都需要防烟,防烟的形式可以是开窗或机械加压。其次是排烟,排烟基本上是针对面积较大或人员经常停留的房间,大于100方的地上房间或大于50方的无窗房间、大于20m的内走道均需要排烟。

三、总结

以上就是建筑专业需要了解的消防设计的几个主要方面。有了这些基本概念,在设计初期就可以比较主动的进行正向的消防设计,把消防设计融入整个设计的思考之中。设计考量的就是对各方面问题的综合处理,抛弃了消防规范或其他各项规范的条件限制的设计是不完整的设计。没有规范概念的设计师也不能称为合格的设计师。希望我对建筑消防设计的一些粗浅理解对广大建筑方案设计的从业人员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2018版)

【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

作者简介

1、姓名:刘大可(1980-) 性别:男 籍贯:河北省

单位:大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职务:资深设计经理 职称:工程师

学位:学士 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2、姓名:韩轶哲(1984-) 性别:女 籍贯:浙江省杭州市

单位:浙江省省直建筑设计院 职务:城市规划师 职称:工程师

学位:学士 研究方向:城市规划

论文作者:刘大可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38卷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4

标签:;  ;  ;  ;  ;  ;  ;  ;  

建筑设计中消防规范的正向应用论文_刘大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