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科技计划管理专业机构管理人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昆明市科技计划管理专业机构管理人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昆明市科技计划管理专业机构管理人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史莉桦 陈光丽* 胡 甜 石映波

(昆明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云南昆明 650021)

摘 要: 近年来,昆明市加快推进了科技管理改革。改革后,科技管理专业机构在科技计划管理中的定位发生了重大转变,从科技计划管理的配角变成了主角,成为科技计划管理的主体,专业机构管理人员也从“听令者”变成了“施令者”,成为项目管理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角色定位、职能职责、工作内容等都发生重大变化。本文对这些重大变化进行了梳理,分析了专业机构管理人员在这些变化后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专业机构管理人员;改革;科技计划管理;工作变化

引言

在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发生了转变,不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2018年9月,科技部发布《科学技术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明确规定:政府部门不直接管理具体科研项目,委托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开展项目受理、评审、立项、过程管理、验收等具体工作[1]。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中明确规定:要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政府各部门要简政放权,主要负责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布局、评估、监管,不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要充分发挥专家和专业机构在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具体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同时,该文件也对专业机构管理项目提出了具体规定,要加快制定专业机构管理制度和标准,明确规定专业机构应具备相关科技领域的项目管理能力,对科技计划管理专业机构管理人员适应新的职能、职责提出了要求。培育适应新的管理要求的专业人才成了当前科技管理改革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昆明市加快推进科技管理改革,相继出台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创新机制推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昆明市深化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管理改革方案》《昆明市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服务机构认定管理办法》《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等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科技计划管理专业机构的职能职责,对科技计划管理专业机构管理人员在开展项目受理、评审、立项、过程管理、验收等具体工作提出要求。新形势下,为适应新的职能职责,科技计划管理专业机构应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加强思想道德、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的培育,以期为政府、项目承担单位、公众与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服务。本文对昆明市科技计划管理专业机构管理人员在改革后的工作变化进行了梳理,全面分析了管理人员在科技管理改革后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为昆明市建设一支优秀的科技计划管理专业化人才队伍提供参考。

一、昆明市科技计划管理专业机构管理人员的工作变化

(一)定位改变

改革前,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是科技计划管理的主角,负责科技计划的组织实施,进行项目立项审查、管理和验收等项目管理工作。第三方机构主要是科技行政主管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是科技计划管理的配角,根据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的通知要求,通过授权或委托辅助完成项目受理申请、评估评审、中期检查、绩效数据分析、档案管理等项目管理工作。改革后,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发生转变,主要负责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不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真正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第三方机构,即科技计划管理专业机构,承担起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具体工作。

改革后,专业机构在科技计划管理中的定位发生了质的变化,作为独立“第三方”引入到科技计划管理中,要承接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的科技管理职能,成为科技计划管理的主体,从科技计划管理的配角变成了主角。[2]而专业机构管理人员也从“听令者”变成了“施令者”,成为项目评审、立项、过程管理和结题验收等项目管理的组织者和实施者。项目管理工作从“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实施。

(二)项目管理范围扩展

昆明市对科技计划体系进行了改革,划分了六大体系: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科技创新要素集聚计划、科技创新产业培育计划、科技金融结合计划、创新创业培育扶持计划、科技保障民生发展计划,由专业机构进行统一管理。科技项目的征集、申报受理、立项评估、监督检查、结题验收等工作,要求全流程痕迹管理,由专业机构管理人员负责具体实施,管理业务范围在不断扩展,服务对象也变得多层次。包括:科技行政主管部门、项目(课题)承担单位、项目(课题) 参与单位,以及科研人员、咨询专家、社会公众等[3]

1.8.2 肾功能 治疗前、治疗4周末、治疗8周末及治疗12周末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Ca、P,并用EPI[10]简化方程计算出eGFR;采用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清iPTH。治疗前及治疗12周末,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FGF23、FGFRs、Klotho蛋白,对于正常组,仅在治疗前检测1次。

(三)职能范围扩展

一方面,专业机构的规模较小,从事专业管理的人员少,项目管理队伍比较薄弱。只有部分工作人员从事与项目管理相关的工作,他们还要参与项目管理没有直接关系的工作内容,使专业机构难以完全集中于项目专业管理,影响项目管理水平。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属于新生事物,针对新的科技计划体系目标,而开展的项目管理专业研究还不够,没能形成规范化的专业机构项目管理条件和能力,机构改建效果不佳;另一方面,专业机构长期处在科技行政主管部门主导下开展工作的管理模式,部分事务也只是分担了原主管部门的一部分管理事务,不能独立、全面地开展项目管理工作。而且在改建过程中,需要实施专业化的项目管理手段。但设备设施、组织机构、制度规范、人员配备和能力培育等,均没有达到专业项目管理的要求,还需要学习与适应的过程。因此,如何实现专业化的项目管理,仍然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专业机构管理人员的项目管理和服务能力还亟待提高。

1.科技项目与战略咨询

建立健全项目产出绩效指标体系,并运用于项目申报、评审、实施、验收管理全过程,开展项目资金使用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今后安排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资金的重要依据。专业机构主要负责项目申报时的预期产出、绩效审核,组织和督促项目承担单位按规定提交项目验收产出绩效评价报告,以及年度资金绩效自评报告。专业机构管理人员要能熟练掌握绩效指标体系和绩效数据分析方法。

2.科技项目受理和立项

3.科技项目过程管理

对学困生的评价应本着“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的评价宗旨,更多地运用激励性、赏识性的评价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以往单一的只按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的机制很容易打击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不思进取,所以教师的评价要从注重学习结果变为注重学习过程,从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测试成绩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评价,在学科测试中按层次提出不同要求,缩小优差生的分数差。由于学困生有惰性心理,教师的评价要公平公正,不能使学困生感到老师对他们要求低,从而使他们降低对自己的要求。

专业机构依据委托协议,根据《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等规定,组织科技项目的受理和立项工作。依据有关规定和年度申报指南通知要求,对项目申报单位条件和申报项目材料的完整性、规范性进行相关形式审查,并给出审查意见。按照委托组织开展项目评估评审工作,组成项目评估专家组;按照评估指标体系或认定标准,对受理项目进行评估。然后,综合项目评估专家组评估意见,编制《项目评估报告》,形成评估结论。专业机构管理人员要充分了解掌握全市科技创新规划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把握科技计划类别和项目专业类型,具有战略性思维和前瞻性眼光,熟练掌握项目受理和立项评估等工作流程。

SPSS19.0软件分析,两组患者口腔舒适度、口腔修复体匹配程度、生活质量属于计量资料用t检验,采用(±s)表示;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计数资料用x 2检验,采用%表示,P<0.05,两组患者资料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项目过程管理包括:立项阶段、实施阶段和验收阶段三个环节。对项目评估结论、立项议案公示,以及项目申报、实施、验收等管理全过程接受社会监督。

传教士主动翻译并传播西学,其目的在于“学术传教”,通过传播西学促进基督教场域在中国文化场域中的建构。那么,传教士是如何在译语文化场域中积累资本,实现这一目的的呢?

立项阶段。结合项目评估结论、考察情况等,研究确定年度各批次拟立项项目议案,经审查核准后进行公示。立项项目采用合同制管理,项目合同按照项目承担单位申报,并经专家组评估的项目主要目标、研究内容、验收指标等内容签订,明确各方的权力和义务。科技计划项目合同书是专业机构进行项目管理的重要依据。

实施阶段。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阶段是指科技计划项目自签订项目合同书开始组织实施到项目验收前这一阶段,这一阶段是科技计划管理的重点和核心[2]。专业机构主要负责组织和督促项目承担单位,按规定提交科技报告。根据项目合同书,按照相关规定,对项目执行、经费使用等情况进行评估,形成评估报告,并将评估结果反馈给主管部门及承担单位。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事项,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验收阶段。项目执行期满或完成合同规定内容后,项目承担单位按照相关办法,向专业机构提出书面验收申请。专业机构按照委托开展项目验收工作,组成项目验收专家组,对项目进行验收。验收完成后,对相关档案进行统一管理。

向南的孩子呱呱坠地了,只几天,他就会冲着易非笑,易非看见那双长得像极了向南的眼睛,她没法不对他好。而且,她想,对妈好吧,就这最后一次了,这最后一次把所有的账都还清,以后决不再这么软弱了——我自己还有能力,有工作、有前途,——戴主任不是对我越来越好了吗?

1)汽轮机启动前48 h投入连续盘车进行直轴。选择升速率100 r/min2,冲转到500 r/min暖机5 min进行摩擦检查。

大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工作。一是投入110万元,采购森林防火智能预警卡口100个,安装在重点林区关键地段,及时监测进入林区的人员和车辆;二是制作安装大型森林防火警示牌140个,提醒进山人员注意森林防火;三是编制印刷《森林防火宣传手册》、《防火通告》、《倡议书》等宣传材料11万份,发放到全市各林区,努力营造良好的森林防火氛围。

项目过程管理是科技计划管理的重点和核心,而专业机构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决定了项目过程管理的质量。专业机构管理人员要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能准确把握国家、省、市科技计划相关的办法和规定,熟练掌握立项阶段、实施阶段、验收阶段的工作流程,及时反馈或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能恪尽职守、依法办事。

4.科技项目绩效评价

一方面,根据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为项目申报者提供项目申报相关的咨询服务。专业机构管理人员要能熟悉相关政策文件,熟练掌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流程,为咨询者提供专业服务;另一方面,总结专业机构的建设与管理经验,掌握了解相关科技领域发展动态,为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战略咨询及管理咨询服务。要求专业机构管理人员加强对相关科技领域,以及国内外专业机构的学习与研究,为政府的科技发展战略及专业机构建设管理提供专业咨询。

另外,算法的时延同样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它反映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较低的时延可以保证系统能够在较高的采样频率下运行。

二、昆明市科技计划管理专业机构管理人员面临的问题

(一)专业机构管理人员不能准确定位新角色

昆明市大多数科技计划管理专业机构是对现有具备条件的科研管理类事业单位进行改造形成的,以前均为科技行政主管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存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晰的问题。现在,科技计划管理专业机构虽在原组织基础上进行了改制,但大多数项目管理人员,还不能准确把握新的角色定位,管理思想、理念还停留在以前的老旧服务工作上,习惯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命令开展工作,不能积极主动承担起项目管理工作的职能职责。

改革后,科技计划管理专业机构承担的职能职责发生了很大改变,如何改变传统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和事业单位的职能交叉、职责不清,成为提高专业机构管理水平,实现专业机构职能转变的重要工作。而提高专业机构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成为这一工作成败的关键环节。因此,专业机构管理人员如何准确定位新角色,适应新的职能、职责,实现专业机构的专业化服务,还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探索。

(二)专业机构管理人员欠缺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和服务能力

根据专业机构的定位,专业机构承担了科技项目与战略咨询[2]、项目受理和立项、项目过程管理、绩效评价等职能。

(三)现行制度对专业机构管理专业化人才的培育和激励不足

科技计划管理专业机构的专业化是影响项目管理水平和成效的关键因素,也是间接影响政府科技管理职能转变的重要环节[1]。目前,昆明市科技计划管理专业机构是委托或定向择优具有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晋升的一个重要渠道是职称晋升。目前,从事科技项目管理的人员还没有专业的职称晋升渠道,很多项目管理人员只能申请其他类别的专业技术职称。近年来,对专业机构人员参与科技计划项目研究也有了限制,使得项目管理人员在职称晋升上越来越困难。这不利于吸引更多青年人才从事科技项目管理,也限制了科技服务行业的发展。机构的专业化取决于人才团队的专业化,现行制度对专业机构管理专业化人才的培育和激励明显不足,应积极探索专业化人才培育和激励机制。

4.专业机构运行保障体系不健全

目前,专业机构的运行主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文件。例如,《昆明市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服务机构认定管理办法》《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等。但对科技行政主管部门、专业机构等相关责任主体的权责、运行规范没有做出详细规定,部分职能、职责的划分不清晰,机构运行还缺乏指导性意见,不利于专业机构管理人员具体操作。专业机构是专门向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提供项目管理服务的机构,其本身非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行使的是特定项目管理行政职能,而非一般行政职能[4]。因为,项目管理行政职权的特殊性,加上管理流程的不确定性、管理相配套的制度尚需完善、专业机构管理人员自身风险防控意识不足等[4],专业机构管理人员面临一定的职业风险。所以,规范专业机构的管理活动,加强专业机构风险管理,保障管理人员能依法管理是专业机构建设过程亟待完善的内容。

三、培育昆明市科技计划管理专业机构管理专业化人才的对策建议

(一)推进专业机构管理人员服务能力建设

通过加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提升专业机构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建设一支专业化的管理队伍。注重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培养,适度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在增加管理人员数量的同时,也注重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与水平的提升。提供管理人员更多继续教育的机会,通过技术培训和人才交流,不断提升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不断增强他们的理论知识和政策理解能力,提升相关的专业水平。要充分发挥“昆明市科技专家库”的作用,运用专业化的管理方法,形成完整的项目管理体系,加强科技专家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二)完善科技计划管理人员人才评价制度

加强科技管理人员人才激励机制建设,从职称评审、业绩考核、素质提升等加以调整,为科技管理人员职称晋升、素质提升,新增激励措施,吸引更多优秀的青年人才从事科技项目管理。在职称评审方面,应为科技项目管理人员预留相应的晋升渠道。在职称评审时,把科技项目管理人员日常业务工作完成情况及公众满意度,作为职称评审的内容之一;在业绩考核时,应区别于从事科研人才的评价标准,围绕科技服务的效率和效果,开展相应的绩效考核;在素质提升方面,通过技术培训和人才交流,不断提升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为科技管理人员参与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政策、评估、绩效等研究提供条件,为科技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继续教育的机会。

(三)加强专业机构管理人员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教育

加强行业自律建设,加强科技管理人员的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廉政意识、保密意识、责任意识,提升科技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专业机构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修养,要熟练掌握科技管理各阶段工作流程,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供现代化的科技信息服务。通过不断学习和教育培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

(四)加强专业机构运行保障机制建设

专业机构应制定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在人才培育、素质提升和项目管理等制度建设上,逐步向专业化靠拢,为专业机构专业化、规范化运行提供保障。在规章制度方面,应加强涵盖项目管理、廉政建设、保密制度、监督评估、信息公开等机构运行和管理各个方面的制度建设;在内部控制方面,应建设覆盖机构运行和业务领域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岗位职权的监督与制衡、明确岗位设置、权责划分及机构内部管理流程等。充分运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开展项目管理,建设风险防控机制,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和质量,保障各项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薛露,李莎,罗俊博,等.广东省科技项目第三方管理机构面临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31):170-174.

[2]张辉.科技计划专业管理机构的职能构建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17,13(3):126-130.

[3]吴艳,高栋。论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监督评价中的作用与定位[J].科技与创新,2019(6):41-45.

[4]吴艳.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专业机构风险管理策略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9,37(1):26-29.

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Management Personnel of Kunm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Shi Li-hua Chen Guang-li* HuTian ShiYing-bo
(Kunming lnformation l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650021)

Abstract: Kunming is trying to push the reform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The rol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 in the manag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s have been changed dramatically after reformation.lt will become the main body of the manag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 in stead of the supporting role of in previous activity.The member ship i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will also become the organizers or implementers of project management.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changes after the reform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in Kunming,discovered the possible problems that the membership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 will face,and then provided possible solutions for those corresponding problems.

Keywords: professional institution management personnel; refor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 management; work changes

作者简介:

史莉桦(1985,9-),女,汉族,云南曲靖人,本科,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管理

通讯作者: 陈光丽(1985,9-),女,彝族,云南楚雄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管理。

标签:;  ;  ;  ;  ;  

昆明市科技计划管理专业机构管理人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