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0例宫颈癌筛查妇女妇科阴道分泌物检查及其感染情况分析论文_杨华军

3680例宫颈癌筛查妇女妇科阴道分泌物检查及其感染情况分析论文_杨华军

杨华军(贵州省松桃县人民医院 贵州 松桃 554100)

摘要:目的:探究宫颈癌筛查妇女妇科阴道分泌物检查及其感染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妇科、阴道分泌物检查的36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检查结果,确定病理学诊断形式。结果:在本次研究中,不同年龄段的检查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其中35-45年龄段的筛查率比较高,不同年龄段间感染例数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680例患者接受宫颈癌的检查,分别诊断出患者有CIN1和CIN2及CIN3病变,不同年龄段的病变例数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女采用宫颈癌筛查形式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其次能及时诊断出阴道分泌及感染情况,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检出率,结合妇女的实际情况,确定后续治疗方式。

关键词:宫颈癌;妇科引导分泌物检查;感染情况

[中图分类号] R24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阴道分泌物又被称为是白带,其中包括来自大小阴唇、前庭大腺(量少)、阴道渗出物,有宫颈腺体分泌物。通常白带是在白色或者是乳白色,是比较有粘性的液体,其量和形状和妇女体内的激素存在一定的联系。此外月经经期的变化对妇女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周期的不断变化,会出现周期性的变化。近些年来随着医疗卫生知识的不断普及,多数妇女对阴道分泌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其关注度也随之提升。针对阴道分泌物及感染情况的特殊性,必须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入手,及时对患者进行宫颈癌的筛查。在本次研究中将选取2014年2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妇科、阴道分泌物检查的36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检查结果,确定病理学诊断形式。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妇科、阴道分泌物检查的36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让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将其纳入到筛查标准中[1]。

1.2筛查方式

在本次研究中接受检查的患者必须进行系统的妇科检查,包括阴道分泌物,宫颈脱落细胞检查等,此外要对宫颈脱落细胞检查结果可疑或异常者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对阴道镜检查结果可疑或异常者进一步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2]。

首先是宫颈脱落细胞检查,在实践过程中以宫颈外口为圆心,将其旋转1-2周,在宫颈管内及外部取材,将标本放入到载玻片上,此外放入95%的酒精,对其进行固定。按照巴氏染色的步骤要求进行染色,以TBS标准为固定参考模式,将其和相关业务单位的评价指标相结合,最终根据TBS的诊断形式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

其次是阴道镜检查,由于细胞组织本身比较复杂,在细胞学检查过程中,必须应用阴道镜对其进行检查,同时要确定具体的诊断标准,包括细胞学控制形式,异常的标准如下:子宫颈涂3%醋酸或复方碘液,上皮变白,出现白斑%点状结构、镶嵌、异型血管等。

最后进行宫颈活检,经过阴道镜检查后,要进一步进行活检形式,及时对组织及病理学控制形式进行分析,确定最终检查结果。微小浸润癌隶属于宫颈癌,主要是由于原有腺癌的例数比较少,因此缺少确定的控制标准,必须及时注明[3]。

1.3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 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的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不同年龄段的检查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其中35-45年龄段的筛查率比较高,不同年龄段间感染例数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比较情况如表一:

表一:不同年龄段妇女的阴道分泌物及病原体检查情况比较

3.讨论

阴道炎是当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真菌、阴道毛滴虫及、阴道加德纳菌、淋病奈瑟菌及其他非特异性因素引起的。阴道炎经常伴有分泌物增加及皮肤瘙痒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必然会患者身体造成严重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临床医疗卫生技术的不断发展,抗生素的类别不断增加,在治疗中有重要的作用。其次由于阴道炎的检查对后续治疗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及时对该病进行诊断,确定合理的检查方式[4]。

妇科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直接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其中以滴虫性阴道炎及细菌性阴道炎为主。在实践中多采用CTB染色形式,传统的检查形式操作便利,但是由于阴道上皮组织的特殊性,各种成分存在遮掩的情况,很难在短时间内分辨出成分,其限制性比较强。由于阴道分泌物多是以白带为主,如果生殖道出现任何病变,必然会影响输卵管、宫体及阴道。在检查过程中必须及时观察患者阴道情况,采用盐水湿片法观察滴虫、革兰染色观察细菌、HE染色观察核异质细胞或癌细胞。由于操作程序本身比较复杂,其干预形式比较明显,必须掌握染色技术的控制形式,对检测形式进行分析,规范操作机制。此外妇科阴道疾病的类型比较多,是由多种病菌引起的,在临床研究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确定病理学检查形式,采用对症治疗的形式。相关组织机构要定期对妇女进行检查,合理开展各项检查工作,制定系统有效的预防机制,让广大妇女对其引起重视[5]。

在本次研究中,不同年龄段的检查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其中35-45年龄段的筛查率比较高,不同年龄段间感染例数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680例患者接受宫颈癌的检查,分别诊断出患者有CIN1和CIN2及CIN3病变,不同年龄段的病变例数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能不断提升临床诊断率,其诊断效果明显[6]。

综上所述,基于妇科炎症的特殊性,在临床研究中必须重视对妇科疾病的检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对症治疗方式,强化对妇女健康的预防保健工作,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静,张琳,路朝彬.368名患妇科疾病已婚妇女患病情况及保健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1,12(01):89-100.

[2]农宝安,许进福.隆安县适龄妇女阴道分泌物临床常规检验结果的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 2010,14(09):560-562.

[3]安彩霞.762例育龄妇女阴道分泌物标本检查结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15(01):697-700.

[4]郭姝彤,艾彩莲,王亚萍,等.阴道炎的中药治疗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2015,23(01):267-268.

[5]梁霁,钱序,张雪,等.城市社区妇女参加宫颈癌筛查行为意向结构方程模型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2,02(01):451-452.

[6]赵同香,邓小虹,韩历丽.宫颈癌筛查状况及评价指标研究进展[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3,02(14):96-98.

收稿日期:2015-10-13

论文作者:杨华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文摘》2015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7

标签:;  ;  ;  ;  ;  ;  ;  ;  

3680例宫颈癌筛查妇女妇科阴道分泌物检查及其感染情况分析论文_杨华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