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例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张莉莉

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医院 四川成都 610501

摘要:目的:探究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份—2015年5月份收治的40例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实验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中药治疗,连续治疗5周,对患者疼痛情况以及骨密度监测值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腰椎、髋部、腕骨骨密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中给予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内分泌失调;骨质疏松症;西药;中药;疗效

所谓骨质疏松症主要是指人体内骨量有所减少,骨的微观结构发生退化,脆性得到增加,骨折几率加大。骨质疏松症对患者的生活产生影响[1]。此外,处于更年期阶段的妇女由于卵巢萎缩,卵巢功能衰退,雌性激素分泌过少,所引发的骨质疏松症属于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临床中单纯的采取西药进行治疗,效果不明显,本文采取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式,其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份—2015年5月份收治的40例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女性,经检测,患者雌激素分泌过少,属于内分泌骨质疏松症。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49.2±5.1)岁,对照组患者年龄46—69岁,平均年龄(50.2±4.2))岁。两组患者血清中的雌二醇、睾酮、卵泡刺激素水平均无任何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西药治疗方法,给予患者雌激素、维生素D以及降钙素。治疗方案包括:患者口服刺激素片,每天0.3—0.5mg,每天一片;口服碳酸钙D3片,每天两次;使用鲑鱼降钙素喷雾剂,每天20—30ug[2]。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取中药治疗,所选取的中药均具有补肾健脾、活血祛瘀的功效。药方包括:山药20g、香附18g、黄芪15g、补骨脂15g、熟地黄15g、川穹15g、红景天15g、淫羊藿15g,山茱萸10g三七10g、甘草5g[3]。将以上药材置于砂锅内,加适量清浸泡20—30min,大火煮沸后以小火煎服20min,滤掉药渣,留取药汁,早晚各服用一次。

1.3 评价指标

经过5周连续治疗之后,对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以及骨密度数值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严格按照患者疼痛改善情况依次分为三种类型:(1)显效:患者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2)有效:患者疼痛症状有轻微减轻:(3)无效:患者疼痛症状未减轻或者更加严重[4]。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采取同一台骨密度检测仪器,对腰椎、髋部、腕骨的骨密度进行检测与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取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采取卡方检验与t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

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法连续治疗5周之后,疼痛症状有所改善,实验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检测值对比

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法临床治疗5周之后,患者腰椎、髋部、腕骨部分的骨密度检测值有所改善。其中治疗前实验组患者腰椎骨密度为(298.4±35.4)mg/cm2,髋部骨密度为(332.8±27.9)mg/cm2、腕骨骨密度为(332.5±32.7)mg/cm2。治疗后两组患者骨密度检测值有所变化(见表2)实验组患者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一般而言,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多为更年期妇女,优于缺少对疾病的认识与了解,未在日常生活中加强防治。很多患者等到骨质疏松症出现之后所到医院就诊,导致病情有所拖延。临床治疗内分泌失调骨质疏松症主要从两个方面出发,其一是避免骨量的流失,减少患者骨折风险发生;其二是缓解患者的病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

在本次研究笔者主要选取40例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西药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经5周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缓解患者病痛、提高骨密度上均优于西药治疗,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口服刺激素片可以提高体内雌性激素水平,补充维生素D与钙剂,能够提高钙成分的吸收,减少骨折发生几率。鲑鱼降钙素可以缓解患者骨量的流失,起到镇痛的作用。从中医角度分析,骨质疏松症位于肾虚、脾虚以及血瘀等范畴,肾虚会导致患者体内骨密度下降,所以需要选取补肾健脾以及活血祛瘀的药材进行治疗,以此起到健脾益气、强筋健骨的基本作用[6]。在本次研究中笔者所提出的药方中,补骨脂、淫羊藿具有温肾助阳的作用,熟地黄、山茱萸具有补气益气、补血滋润的作用,黄芪与山药具有益精填髓的作用,再配以香附、川穹、红景天,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作用。经过临床实践证明,在临床中给予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患者骨量的流失,可以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其疗效也优于西药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荐与使用。

参考文献:

[1]宋勇刚,李静,王小燕,马建英. 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的临床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4,35:5-6.

[2]马新春. 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临床分析[J]. 中国医学工程,2014,02:144-145.

[3]刘龙舟. 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临床分析[J]. 中外医疗,2012,05:96.

[4]杨红玉. 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0:165-166.

[5] Kang Jiefeng. Endocrine disorders, osteoporosis treatment clinical analysis of [J]. China health industry, 2013,21:133-134.

[6] Zhao Jianhua.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108 cases of endocrine disorders of osteoporosis [J]. China medical frontier, 2013,14:46-47.

论文作者:张莉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4

标签:;  ;  ;  ;  ;  ;  ;  ;  

40例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张莉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