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探究论文

新经济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探究论文

新经济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探究

刘 萍,刁永祚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8)

[摘 要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原发展模式下的经济高增长已走到尽头,以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新经济正快速成长,扩展了经济发展的新领域与新空间,有力地支撑起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天地。以“互联网+”核心化、商业模式平台化为特征的新经济势必带来就业模式、就业结构等一系列变化。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面对新经济能够带来多少就业机会、给劳动力就业注入哪些不确定因素等一系列新转变与新挑战,就业工作应采取怎样的新思路来有效地保证中国未来的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稳中向好,需要我们尽快给出答案。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新经济;劳动力就业

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了“新经济”的概念。在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再次指出:“快速崛起的新动能,正在塑造经济增长格局、深刻改变生活方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新标志”[1]。据国家发改委2017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新动能”对中国大陆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30%,对城镇新增就业的贡献超过70%。可以说,新经济不仅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更是拉动就业的新领域。新经济带来了新就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带来了就业市场的新特点、新变化与新趋势。在新旧动能转换的特殊时期,深入探究新经济的内涵与特点,洞悉未来就业的动态变化,对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就业水平和质量、改善民生福祉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新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1.1 “新经济”一词的来源与定义

“新经济”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商业周刊》杂志主编Shepard在该杂志刊发的文章中,他认为全球化和信息技术是新经济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广义上,新经济被用来概括美国经济20世纪90年代的繁荣景象;狭义上,新经济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经济,具有低失业、低通胀、经济高增长并存等特点。

从今天来看,信息技术革命的推进与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兴起均证实了有关“新经济”观点的前瞻性。但历经近30年的实践,当下“新经济”的内涵与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新经济在各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不同。新经济虽源于美国,但新经济的浪潮已经席卷全球,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新经济。新经济已走入我们的生活中,对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必须第一时间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去探究并定义中国的“新经济”。

1.2 中国的“新经济”

以经济全球化为动力的新经济不同于前两次工业革命,它带来了全球范围的经济增长,我国也是享受新经济效益的国家之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便面临着国内结构性问题突出、就业率隐患显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多重挑战。新经济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加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三新”经济与各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推动各产业在改造升级中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16年“三新”经济增加值约为113719亿元,相当于GDP的15.3%,按现价计算,“三新”经济增加值增速为11.8%,高于GDP现价增速3.9个百分点,较上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2]。可以看出,新经济增加值的比重不大,其形虽弱而势渐强,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动能减弱带来的影响,对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

研究新经济必然要有一个清晰的定义。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发展的“新经济”内涵更为丰富。李克强总理指出:“它涉及一、二、三产业,不仅仅是指三产业中的‘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和业态,也包括工业制造当中的智能制造、大规模的定制化生产等,还涉及第一产业中像有利于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股份合作制等”[1]。当下,可以对中国的新经济作以下定义:以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模式创新为基础并相互融合所形成的新型经济活动。具体来看,新经济包含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三类活动,它们具有不同的内涵侧重点。新产业是指以新科技成果与新兴技术为基础而形成的一定规模的新兴产业。新业态是指伴随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升级,在现有的领域中衍生出的新型经济活动。新模式是指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实现传统产业要素重新高效组合。

1.3 新常态下新经济的特征

1.3.1 “互联网+”核心化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旧的发展动能趋于弱化,新经济、新动能加速发展。传统经济活动中一些不可调和的矛盾在新经济中呈现出可以融合的趋势。具体来看,我国新经济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

新技术、新科技带来新产业的形成。新技术既可以使旧产业重生为新产业,也可以直接转化为可供销售的产品或服务,通过规模的不断扩大形成新产业。也就是说,新技术、新科技无论是靠自身形成新产业还是通过与传统产业融合后重生新产业,都使产业内部发生了深刻变革。新技术对各个产业的影响是全覆盖的,技术产业化必然是大势所趋。

互联网成为核心基础设施。当前,互联网技术已从最初的一种改善沟通的工具变成支撑整个经济社会的基础设施。“互联网+”让互联网从应用于生活领域跨步到产业领域,互联网与各个产业以及产业链深度融合,并且应用范围仍在不断扩大,成为行业发展和生活必备的核心基础设施。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在农药、化肥使用“零增长”的背景下,我国农药工业由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高,这已成为党的十八大后我国农药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重品牌质量、轻规模数量,由数量增长向绩效、绿色提升转变”成为行业发展的新模式。

1.3.2 高新技术产业化

综上所述,在临床偏头痛患者的治疗中联合使用氟桂利嗪和尼莫地平进行治疗,疗效较之单纯使用氟桂利嗪进行治疗要更高,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首先,传统星级酒店由于客户资源匮乏无法在办理手续的第一时间获得客户的完整资料、准确掌握客户喜好,无法提供优质的服务,从而丧失了抓住维护客户忠实的重要黄金时间点。

11月8日,意大利国际葡萄酒学院(Vinitaly International Academy )全球之旅第三站移师香港,30名精选学员跟随新任教员: 葡萄酒大师Sarah Heller和认证“意大利葡萄酒专家”Henry Darvar,于香港国际会展中心北区开启了新一轮理论与品鉴相结合的意大利葡萄酒深度探索。本次课程内容专注于意大利葡萄酒产区、品种、文化、美食理论,并特别定制了4场葡萄酒品鉴,3场特别的Tasting实验室和分组视频演示作业。

涉及一、二、三产业的新经济通过与其他产业关联度的不断提高,突破产业界限实现产业融合,促进其他产业部门的经济增长。知识、信息、数据等无形资产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跨界创新融合越来越广泛,混合经营也逐步成为一种新业态、新趋势。

1.3.4 信息数据资源化

继土地、资源、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之后,数据已经成为创造财富的一种新的资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煤炭被人类大规模利用起来;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石油与天然气成为稀有资源;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轮技术革命为我们打开了数据资源的大门。数据成为信息时代的原材料,是新经济发展的主要依靠资源,更是推动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新动力。

1.3.5 商业模式平台化

与低保十分类似的是精准扶贫中贫困户的识别。最终解决低保户和贫困户识别的办法是通过大数据比对,大数据比对的要害是将那些不符合条件的农户剔除出去。

数字化平台为买卖双方提供了高效的交易场所,同时平台企业可以凭借用户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自己的收入。可以说,平台化的商业模式既可以使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摆脱自身资源与能力的束缚,还可以利用平台所带来的资源实现快速成长。2017年全球最大的财经资讯公司彭博社对全球所有上市公司的资产进行了排名,世界市值最大的10家公司中数字企业和平台公司占据其中7席。平台化商业模式的迅速发展与平台企业的成长速度都足以证明新经济必然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课堂教学,尤其是新课教授,是学生英语提升的关键。一直以来,高效课堂是学校教学不懈追求的目标。要实现高效,就要确保有效教学的覆盖面,让课堂真正成为全体学生的课堂。这就需要分层教学来实现。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鲜祖德指出:“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和国内‘三期叠加’环境下,我国经济依然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动能不断增强,有力支撑起我国经济发展新天地”[3]。不难发现,新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带动作用正日益明显。增长与就业作为宏观经济政策中的两个重要目标,二者密切相关。面对新经济带来的产业结构变化与服务业持续较快的发展,在经济稳增长中解决好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问题,是我国当下的重要任务之一。

2新经济下的就业现状 、特征与结构变化

2.1 新经济下就业发展现状

以电子商务和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能够带来多少就业机会、能否成为新就业的提供者,一直是社会各界关心的话题。有研究指出,2012—2016年,新经济的就业年均增长率为4.7%,其中,拉动其他行业的就业年均增长为5.1%,而传统经济的就业增长为-0.5%[4]。相对传统经济,新经济对就业的直接贡献以及拉动其他行业对就业的间接贡献俨然成为支撑我国就业增长的重要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就业工作,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了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稳中向好,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新经济功不可没。譬如众多创新型经济的涌现带来了新的工作机会,共享经济、互联网平台带来了就业灵活性的大幅度提高。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减弱、就业安全性风险的加大等一系列问题逐步显现出来。因此,务必进一步探究新经济下就业形态、特征与结构变化,突破一切不利于就业的藩篱桎梏,促进新经济成为保就业、惠民生的有力支撑。

1.3.3 产业融合混营化

中国城市在城市气候联盟中的活动日益活跃,并受到国际社会认可。比如2016年12月2日,为期3天的第六届C40城市气候领导小组(简称C40)市长峰会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落下帷幕,来自伦敦、纽约、首尔、悉尼等90多个城市的市长及高级政府官员出席,中国的武汉市受邀出席并介绍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经验与探索。C40是全球大型城市为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成立的机制,由83个城市成员组成。C40市长峰会每两年举办一次,该组织强调城市在塑造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角色,为此评选100个应对气候变化案例,目的在于为应对气候变化选出最具代表性的解决办法,为C40成员国提供借鉴。

2.2 新经济下新就业形态与特征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5]。在2018年的政府两会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着力促进就业创业。加强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运用‘互联网+’发展新就业形态”[1]。这是政府首次提出“互联网+就业”的概念,也是从“新就业形态”到“互联网+”发展新就业形态的重大转变,充分地体现了我国新经济时代用工与择业的新趋势。

“从生产力的角度,新就业形态描述了新一轮工业革命带动的生产资料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条件下,通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互动,实现虚拟与实体生产体系灵活协作的工作模式。生产关系角度的新就业形态指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进步与大众消费升级出现的去雇主化、平台化的就业模式”[6]。目前,随着新经济的崛起带来的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以互联网平台连接供给与消费两端的平台化就业模式蓬勃发展。同时,共享经济为平台就业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成长的沃土。可以说,新经济下平台型经济、共享经济等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海量的就业岗位,提升了就业群体的就业质量,更孕育了能够为社会发展创造更多价值的新就业形态。

与传统就业相比,目前劳动力市场新就业形态在就业领域、就业方式、就业技能、就业观念等方面具有以下新特征:(1)就业领域宽:互联网技术带来的电子商务、分享经济、小微创业企业使很多劳动者可以通过第三方共享平台寻求工作、创造自我价值,而不是仅仅在工厂、企业等传统的就业领域内作出选择。(2)就业方式活:新就业形态下,雇佣形式发生变化。劳动者与组织关系变得灵活,甚至有的劳动者可以不用每天到单位打卡上班,凭借平台就可实现工作对接。滴滴司机、淘宝店家、微商这些都是劳动者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的就业方式。(3)就业技能精:在一定程度上,新就业形态为退休工人、家庭妇女等弱势群体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新经济时代,数字、信息技术融入各行各业,拥有专业的技能、善用数字技术是当下对劳动者提出的新要求。(4)就业观念新:首先,更多的就业者愿意根据自己的时间、兴趣爱好选择灵活、自主程度高的工作,而不再一味追求“铁饭碗”。其次,新生代的青年劳动力更多地把就业当作自我价值的实现而非谋生,在工作中往往可以激发出更多的激情与活力。

2.3 新经济下就业结构变化

新经济带来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在各行各业中融合渗透,对我国的就业格局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面对就业领域的矛盾与难题,新经济带来了新机遇,也带来了新挑战。概括来说,就业发展将面临以下三大挑战。

从就业的产业结构角度看,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并具有进一步扩张的趋势。新经济下,与高新技术相关的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互联网+”更为服务业注入新动能,使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远远强于传统制造业。

(5)智能合约方面:可插拔和易用性成为关注的重点。更具体而言:一是可插拔的执行环境架构,二是明示化的调用关系,三是可链外存储的合约代码,四是低耦合度的设计,五是完整安全的防护体系。

从就业的区域结构角度看,新经济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吸纳就业人口大于乡村就业人口,城镇成为我国就业主阵地。与此同时,乡村地区发展有限,劳动者从事行业多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未能把劳动力资源配置到高生产力部门,新经济在乡村发挥余力明显弱于城镇。

从就业的知识结构角度看,我国正从“制造强国”“中国制造”向“智造大国”“中国创造”迈进,高知识、高技术就业人员需求数量呈直线攀升趋势,而低质量劳动力面临被高质量、高效率人工智能取代的挑战。如何扩大知识型、技术型人才数量,解决企业缺少高新技术人员与人力资本质量较低劳动者就业的双向矛盾,是新经济时代下的新课题。

从就业的职业结构角度看,新兴行业崛起与职业细化扩宽了就业领域与职业选择,人才供不应求带来了良好就业形势。与此同时,传统产业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与产业转型,具备传统技能的劳动者求职竞争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

构建有效的基层党建工作常态化,要从基层党建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和能力出发,建立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专业化党建团队,提高基层党建存在的价值意义[1]。

新经济下的就业结构还处于持续优化阶段,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彻底改变。虽然新经济给就业带来了良好形势,但不难发现“利”的背后还有一些“弊”的出现。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尽管新就业形态对传统就业形式下的劳动关系、政策体系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新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带动着新兴产业的壮大,又会反作用于就业,成为就业新动力。

种质资源是玉米育种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自从推广杂交种以来,生产用种质正在快速减少,在现代技术的冲击下,部分资源正在快速消失;同时因为少数优良种质的利用率过高,导致玉米种质基础变得狭窄,严重制约玉米育种研究以及生产,很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近年来,国内玉米育种在应用基础研究上和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没有得到缩小,材料与技术储备上都存在严重不足,玉米种质基础狭窄的问题最为突出。当前在世界范围内,玉米有250多个种族,但是国内在生产之中运用的却只有3-4个,大量使用的只有2个,这种情况严重的阻碍了玉米育种的发展。

3新经济下就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与政策建议

3.1 新就业发展面临的三大新挑战

新经济时期,传统产业不断优化升级,新产业纷纷创新涌现,新经济的发展正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密切相关,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就业结构逐步显现出以下新变化。

3.1.3 新雇佣关系中劳动者权益难以保障

经济增长是带动就业的第一引擎,而自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去产能”“去库存”等问题的突出对就业领域带来了巨大冲击。新经济下,高新技术的兴起在拉动就业的同时也意味着未来会有大批劳动者将被人工智能淘汰。显性失业与隐形失业带来的失业危机必然会加剧社会的不稳定,有条理、有秩序地解决好“双失业”问题是未来劳动力市场必然面对的挑战之一。

3.1.2 人力资源集中于低端服务业

新经济下,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带来了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其中新兴服务业中的网购、快递、外卖等行业使退休工人、家庭妇女、待业青年等都能实现再次就业,成为带领就业的“佼佼者”。但无论是从劳动生产力自身增长还是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角度而言,多数劳动力应该被配置到制造业或者高端服务业,而不是集中于低端服务业中。这样的分配方式对经济的增长以及就业形势的稳定都不是长久之计,需要尽快做出调整。

3.1.1 显性失业与隐性失业并存

从全国范围来看,近几年我国雾霾污染较严重的省、市相继出台了治理雾霾污染的生态补偿办法,归纳起来,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一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年颁布、2016年修改的《山东省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二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7年颁布的《河南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三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年颁布的《湖北省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四是天津市2016年颁布的《〈天津市清新空气行动考核和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补充办法》;五是河北省2018年颁布的《河北省城市及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通报排名和奖惩问责办法(试行)》。

新就业形态下,“平台+个人”用工模式开始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倾向这种模式。青年劳动者通过自己的技能、产品、服务与平台对接实现就业,他们享受这种自由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传统的雇佣关系是“单位+雇员”模式,与之相关的一些保护劳动力、劳动者权益的制度并不能适用于新雇佣模式,这就意味着劳动者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很容易产生潜在的劳动关系纠纷。

3.2 政策建议

我们要正确认识新经济下的科技进步给劳动力市场带来的双向效应——机遇与挑战并存。把握机会、战胜挑战,实现人人有工作、人人可以实现自我价值,要求我们重整就业工作新思路、新模式。

小学语文《大纲》强调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按照各年级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面对当今世界科学与技术急剧发展与挑战,有了自学能力,无论知识陈旧周期如何缩短,科学技术综合化的洪流如何迅速奔腾,人们都能通过自学迎头赶上,应对自如。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自学都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

3.2.1 以数据技术为着力点,应对隐形就业危机

BCG研究结果指出,到2020年机器人辅助生产、无人驾驶物流工具的应用,将导致61万个组装、包装和生产类岗位消失;但制造业信息和数据技术领域将随之增加96万个新就业,最终净增35万个岗位[7]。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若以数据技术为着力点,实现与各行业、各领域的融合,隐形就业危机将不复存在。

3.2.2 树立“就业质量”观念,提升劳动生产率

从长远来看,务必要将更多的劳动力资源放在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面对当下集中于低端服务业的低质量劳动力,应树立“就业质量”观念,加强数据技术应用的教育和培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劳动生产率。

3.2.3 构建新型劳动关系保障体系,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平台型就业方式增强了就业灵活性,改变了传统劳资关系,对政府的治理体系提出了新要求。政府应该尽快构建落实新型劳动关系保障体系,在打破传统僵化的人事制度关系的同时,有效地保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2.4 高度重视弱势群体就业问题,增强社会福利保障能力

面对机器对人工的淘汰,青年人可以选择再次学习与培训,而年龄较大、身患残疾等特殊群体成为最大的受害者。这需要国家对这些特殊群体给予特殊关注,采取更加积极的扶持政策,增强社会福利保障能力。

3.2.5 优化职业分类结构,适时调整高等课程设置

大学生是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切实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关系着国家与千万家庭的未来。对职业进行细化分类,对高校授课课程进行及时调整,是实现大学生对口就业能力的必要之举。

[参考文献 ]

[1]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新动能推动我国经济稳中向好和转型升级[EB/OL].(2018-04-13)[2018-05-08].http://www.stats.gov.cn/tjsj/sjjd/201804/t20180413_1593676.html.

[3]建立“三新”统计服务经济发展——鲜祖德谈“三新”经济改革与创新[EB/OL].(2017-04-11)[2018-05-08].http://www.stats.gov.cn/tjgz/tjdt/201704/t20170411_1483047.html.

[4]张车伟.中国文口与劳动问题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33.

[5]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6]张成刚.就业发展的未来趋势,新就业形态的概念及影响分析[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19):86-91.

[7]Markus Lorenz,Michael Rüβmann.工业4.0时代的人机关系:到2025年,技术将如何改变工业劳动力结构[J].中国工业评论,2016(10):24-30.

[中图分类号 ]F0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602(2019)02-0156-05

[收稿日期 ]2018-10-17

[作者简介 ]刘 萍,女,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

[通讯作者 ]刁永祚,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标签:;  ;  ;  ;  

新经济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