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班同班同构与以学为目的的教学_同课异构论文

同课异构,为学而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而论文,异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设计理念]

对于综合板块教学这个课型,我并不陌生,之前也上过不少公开课,自认为很有一些心得。还曾经担任过江苏省教研室组织的全省教学研讨活动的总点评,在那次点评中,我与全省教师分享了我的综合板块教学三点心得:一是紧扣单元目标,凸显功能;二是找准话题主线,整合内容;三是突出教学重点,详略得当。在这次听课的过程中,我翻看了当时在省里讲座的讲稿,觉得自己说得还是蛮有道理的,观察参赛教师的课堂,似乎也是充分体现了这三点要求的。可是,我又隐隐觉得,在自己的讲座中,在老师们的课堂上,似乎缺了点什么。缺了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我进行本次同课异构设计的落脚点。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

英语课程标准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新课标,让我的认识逐渐清晰:在我的讲座中,过分强调了教师的“教”,忽略了学生的“学”;在老师们的课堂上,过于注重自己教学设计的实施,忽视了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得…我们一直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是,当面对综合板块这个复杂的课型时,我们本能地抛开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把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自己的“教”:希望以教师出色的主导,解决综合板块教学的所有问题。

其实,这不仅是我与赛课一等奖教师的同课“异”构,更是与自己以往综合板块教学的一次同课“再”构。不是为了求异而“异”,为了求新而“再”,“再”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学”。

思考之后,我借用胡佳慧老师(详见《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小学英语教与学》,2013年第1期)的教学素材进行了同课异构,更确切一些说,就是对胡老师的课进行了一些删减以及重组,目的是为学生的自主思维和主动学习释放更多的时空。

[教学目标]

1.复习“There be...”句型,并能正确、熟练地运用“There is a.../There are some...”谈论相关话题。(教学重、难点)

2.理解并掌握E板块对话内容。

3.掌握字母组合ch在单词中的发音。

4.诵读儿歌Work and play并尝试改编歌词。

5.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情感。

[教学过程与意图]

Step 1回忆Ben的学校,复习引入

T:Today,we'll goon with Unit 8.(指黑板,引导学生齐读单元标题)

T:We know,today is the open day of Ben's school.Look,Ben is talking to his friend.What are they talkingabout?

Ss:(学生回忆A板块内容,归纳Ben和来访者讨论的是“school”。在此基础上,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谈论学校时所要用到的词汇和主要句式)

T:(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完成板书)

[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之前所学内容,自主总结归纳话题“school”以及与此话题相关的语言,为本课的进一步学习做铺垫。]

Step 2介绍自己的学校,诵读歌谣

T:I'm your new teacher today.Can you introduceyour school to me?

Ss:(运用本单元所学语言,为新老师和听课教师们介绍自己的学校、教室)

T:Oh,you have so many rooms in your school.What do you do in different rooms?(在学生介绍学校不同场馆的过程中适时追问,引出不同场馆功能的讨论)

Ss:(讨论在不同的场馆所做的事情,如有困难可向老师求助)

T:Now let's enjoy a rhyme.(播放歌谣动画)

Ss:(欣赏儿歌:Work and play,work and play,inthe classroom every day.Work and play,work and play,we have fun every day.)

Ss:(模仿课文中的歌谣,分组编写新的歌谣并诵读,每一组编写的歌谣应有标题)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用英语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基于思维的表达。在歌谣学习前,设计“谈论在每个场馆做什么”,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语言储备,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歌谣学习之后的改编活动,强调“写标题”,就是为了文题相符,避免机械地套用和替换,使得歌谣诵读成为有意义的主动表达。]

Step 3了解老师的学校,听说训练

T: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my school? Let'swatch and listen.(播放一段自己学校的视频,事先录制时尽可能做到:(1)语言介绍既突出本课重点句式,又避免单调,注意语言输入的丰富性;(2)可以在其中拍一个授课教师自己办公室的画面,桌上有件T恤衫,椅子上有个餐盒)

Ss:(观看视频图像,听画外音介绍)

T: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my school?

Ss:(回忆看过的视频内容,介绍自己所看到的老师的学校)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作为新老师,可以充分利用“相互间不了解”这个信息差来展开交流以促进学生的语言运用。学生对自己的学校很熟悉,但是对新老师的学校会有好奇之心,这段视频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视频观看之后的反馈,又是对听和看的检查。在了解并介绍老师学校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完成了本单元“There is a.../There aresome...”等主要语言的输入、内化、再输出。同时也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

Step 4谈论老师的办公室,落实E&F板块

T:Now I have a question:What's in my office?(在学生整体回忆的基础上,引向细节的关注:教师的办公室有什么?)

Ss:(在老师的帮助下回忆出办公室的桌上有件T恤衫,椅子上有个餐盒)

Ss:(学习E板块和F板块)

1.F板块教学

T:(通过椅子上的餐盒引出F板块的图)

Ss:(根据图片和句式的提示用这四个词说一句话)

The Chinese teacher's lunch is on the chair.

T:There are some new words here.Can you readthem aloud?

Ss:(听录音,模仿跟读;归纳字母组合ch的发音;尝试拼读新的含有ch的单词)

2.E板块教学

T:(通过桌子上的T恤衫引出E板块话题)

Ss:(阅读理解对话内容;跟读模仿对话语音语调;尝试表演对话;在此基础上学生们还可以聊聊自己所穿的衣服上的图案或者文字)

[离开了情境,语言学习就成了“无水之鱼”,缺乏生命力;如果情境过于堆砌,又会成为“泛滥之水”,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将E、F板块的话题线索埋在“老师的办公室”里,可以减少情境的切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对视频中教师办公室细节的回忆主动进入E、F板块的学习。]

英语课程课标指出: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语音教学应注重语义与语境、语调与语流相结合,不要单纯追求单音的准确性。在英语教学起始阶段,语音教学主要应通过模仿来进行,教师应提供大量听音、反复模仿和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E、F板块的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课标理念,全面落实语言学习的目标。

Step5对比中美学校,自主表达

T:Now you know something about my school.Butdo you know something about the schools in USA? Youmay discuss in groups.

Ss:(小组讨论,用本单元所学语言谈论他们所知道的美国学校)

Ss:(看动画,了解美国学校)(见下页图1)

T:Between American schools and our schools,what 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How areAmerican schools similar to and different from ours?(可以借助PPT的中文帮助学生理解)

Ss:(根据所看的动画,对照自己的学校,思考并运用“There is a.../There are some...There is no...”等句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补充)

[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资源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多种媒体的手段、多种类型的平台和多方位的空间。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校条件和学生实际情况,积极利用音像、多媒体以及网络等现代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供有利于学生观察、模仿、尝试、体验真实语言的语境,使英语学习更好地体现真实性和交际性特征。]

同时,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培养国际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外国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本环节的“异构”,我继续借用胡老师的cartoon资源,使教学内容、形式与过程更为直观、生动、形象,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渠道和空间。在此过程中,通过“说说你想象中的美国学校”、“对比中美学校异同”等设计,强化落实对学生自主思维及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得这一课外的cartoon资源成为学生课堂上主动真实的信息交流、思维碰撞、情感互动和人际交往活动的助推器。学生还通过观看动画了解美国学校的设施,了解中外学校的异同。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和语用中的文化因素,逐步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力,为开展跨文化交际做准备。

Step 6设计希望小学,综合运用

T:Today we have talked about our schools andlearned something about schools in USA.Now let's takea look at this one.

Ss:(观看乡村学校的一些图片)

T:They want to have a new school.Luckily,wehave Project Hope.

Let's design a new school for them with picturesand introductory words.(用PPT呈现此项任务的目的和具体要求)(见图2)

Ss:(自主选择,可以独立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此项任务)

[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通过英语课程,使学生增强祖国意识,拓展国际视野。]

本课通过“为乡村孩子设计希望小学”这一相对真实的任务,引导学生把所学语言运用到实践中,为学生提供了拓展语言和思维的空间;通过小组活动,发展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此活动的设计也是本课在语言和情感上的升华。

标签:;  ;  ;  

同班同班同构与以学为目的的教学_同课异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