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几点思考论文_陈尧

关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几点思考论文_陈尧

陕西安康中共旬阳县委党校 陈尧 725700

摘 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关乎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旬阳县围绕“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要求,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措施,注重宣传引导,深入推进“全民参保”工程,着力建设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推进社会保险制度“全覆盖”。

关键词:社会保障体系 问题 措施

一、县域基本情况

旬阳县1986年启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后,先后于2000年、2008年、2011年、2014年启动职工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各类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基本实现制度和人群“全覆盖”。截止2017年底,全县209个单位机关事业养老参保9897人,基金收入8329.84万元,支出14290.9万元;企业养老参保17905人,基金收入9201万元,支出14603万元;城乡居民养老参保192420人,享受待遇74030人,基金收入9603.35万元,支出7635.08万元;职工参医保24522人,基金收入9992.09万元,支出8261.44万元;居民参医保28443人,基金收入2074.95万元,支出2073.01万元;生育参保9738人,基金收入247.2万元,支出314.56万元;工伤参保18450人,基金收入448.76万元,支出447.34万元。

二、主要措施及成效

1、全力以赴抓扩面,不断完善社会保险体系

旬阳以宣传提扩面,以稽核促征缴,以考核强力推动社保上水平、上台阶。利用公共平台集中宣传,变政府“引导参保”为群众“自觉参保”,同时杜绝选择性参保。社会保险扩面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评范畴,强化责任管理,推进社保扩面征缴。各保险覆盖面扩大,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2、多措并举抓宣传,营造全民参保氛围

学习宣传贯彻《社会保险法》,做到“三个到位”。组织领导到位。社保、全民参保法律法规列入年度工作重要议程,成立领导小组,建立社保法律法规宣传培训长效机制。宣传普及到位。开辟专栏、知识问答形成声势,将法律政策送到企业、镇村及社区。学习培训到位。组织开展学习培训,学习法律条文,吃透精神实质和条文要义。

3、依法依规抓监管,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运行

强化行政监督职能。印发《旬阳县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奖励暂行办法》,下发《旬阳县社会保险基金内部审计工作实施方案》,规范经办机构管理制度,优化基金征缴、拨付流程,增强安全性。招聘社会监督员,监督社保缴费与履职情况;配备查询一体机查询社保信息;网站公布基金运行及重大政策调整,受社会监督。强化经办监管力度。研究新情况,破解新难题。强化对社保基金风险点的排查力度,实行财务“五分离”制度。

4、创新机制抓服务,不断提升社保服务能力

优化经办机构,创新工作机制。根据需要设立社会保险经办大厅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大厅。充分发挥社保站职能,组建村级劳动保障工作站,形成三级经办体系。创新机制提升服务能力,落实“五制、四公开、三亮明、四杜绝”要求,探索新型服务模式。深化改革,简化办事程序。改善窗口服务设施,提升各社保窗口人性化服务,推进“互联网+”社保服务。

三、存在问题

1、社保基金支付有压力

一是居民医疗保险征缴基数小,基金规模少,抗风险能力差,居民医保连续出现赤字。二是工伤生育保险风险压力不断增大,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增大,安全运行难度升级;生育保险出现赤字。

2、社会保险扩面征缴难度大,不容乐观

部分高风险、流动性强的行业选择性参工伤保险,基金安全风险加大;经济下行,无力参保、中断缴费的大有人在,监察执法力量薄弱,缺乏刚性手段;企业养老保险欠费居高不下,企业欠费额较大,清欠难度加大,“僵尸”企业历年挂账无法消化、基金征缴无有效手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偏低,参保续费积极性不高

现行保险待遇水平明显偏低,难以满足群体需要,群众参保缴费标准低,积极性不高。相关制度衔接政策需加快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接不畅。

4、社会保险制度体系有待完善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农合制度分割、管理分散。统筹级别低,抗御风险能力差。除企业养老保险外的其他四险实行“各县区基金自负盈亏”制度,抗风险能力差,运行风险大。社保基金征缴机构不统一。管理资源不能共享,统筹协调难度较大,社会保险制度难以公平均等。

5、信息化建设滞后

社保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落后,很多社保服务未开通网络或手机APP等网上办理服务。相关信息平台和应用五花八门,信息难以共享;基层社保平台办公设施落后,办公条件差,镇村信息网络滞后,不能适应工作需要。

6、经办能力建设滞后

现有的社保经办力量配备不足。各级社保经办机构特别是基层服务平台人员短缺,严重制约社保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基层业务人员培训不足,经办能力不强,办公设施差、流动性大,缺乏经费保障,不利于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四、对策及建议

1、推进全民参保全面覆盖

全民登记,大力宣传社保制度公平性,利用互联网技术扩大社保知晓率和受众率。加强职能部门协作与数据传递,及时掌握职工情况,督促企业据实申报基数;积极协助推动“五证合一”,及时掌握新注册企业信息并督促登记参保。加强劳动监察督促部门紧密协作,开展基金专项稽核,及时规范查处,杜绝漏报瞒报。

2、完善社保制度体系建设

推动实现医疗、工伤、生育和失业保险市级统筹,扩大基金盘子,增加基金调控和抗风险能力。整合新农合和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完整统一、运作高效、覆盖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修订《社会保险法》,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同等待遇。明确规范社保基金征收主体,厘清责权利。提高层次,完善机制,增加抗风险能力。

3、加快社保信息化建设步伐

加大“互联网+”社保服务应用力度,推动异地医保结算信息化,建立医保信息库,改革医疗支付方式,加强医院监管力度,实现多层次全覆盖。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建立镇村网络平台,实现县、镇、村三级社保经办信息化;加强社保卡发放应用力度,建设社保服务网络平台,实现服务网络化;深化社保条线联网,推进跨部门协作,基础业务数据大集中、资源共享。

4、加强社保基金管控

加强队伍能力和管控机制建设,提高专业水平。加强预算执行力度和内部监管。提高基金内审制度及时性、有效性,完善内部控制。加强第三方监管。加强违规处置。与公安部门联动强化监督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参保单位、参保人员及经办机构工作人员行为,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

5、加强基层平台建设

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健全办事窗口、配置办公设备、招聘高校毕业生为特岗经办人员,不断提升服务能力。简化办事流程,就近规范办理社保业务。拓展信息服务。按照建立互联网+社区要求,推动人社信息化、互联网能力及大数据平台建设。建立信息制度,实现部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6、加大社会保险宣传贯彻力度

广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增强法律宣传普及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用人单位法律意识,引导职工积极参保;强化劳动监察执法工作力度,加大社会保险法律法规贯彻情况日常监察和专项执法检查力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汉代桓宽说:“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这是说上行下效、领导者道德自觉,如观照社保体系也不无道理——社会保障体系好比一面镜子,它能够映照出目前存在的问题;要想良性发展、人民生活富足且少后顾之忧,建立健全社保体系、完善社保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把好清正廉洁的关,端正这一“表”,才能“上行下效”,实现社会的和谐美好。

论文作者:陈尧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关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几点思考论文_陈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