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建筑行业在社会的总产值占比很大,大量的生产性建筑物,为国民经济的创造提供了物质基础。然而建筑行业的社会现状竞争很激烈,建筑造价的控制非常关键,建筑造价前期决策与项目设计阶段更是至关重要,力求在施工阶段能够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来取得最好的投资收益与经济效益,从而使既定的建筑造价得到控制。
关键词:工程造价;造价管理;合理确定;有效控制
引言: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连接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也衔接了造价工作的各个环节。工程项目前期的策划以寻找项目机会、立定项目目标,定义项目为首要任务。从对建筑施工方的工程造价成本进行控制,即对组成整个工程的所有费用进行控制,并对项目技术进行详细论证,让整个工程项目建立在经济、持续、优化的基础上,使项目的开展具有可行性。
一、我国现阶段造价管理的现状
(一)建立阶段(1949至1976)
我国工程造价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体制,当时全国面临大规模的恢复和重建工作,基于在国内缺乏概预算的人才,从苏联引进了一套概预算管理模式计价标准,通过对造价的研究深入,健全了国内项目的概算和预算,随后又颁布了《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及预算暂行办法》、《工业与民用建设预算编制暂行细则》的系列文件,确立了工程造价在建筑行业领域的地位。
期后经历了“大跃进”时期、再到提出了“管理、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的管理模式,这期间国内建筑工程的概算和预算的工作被严重破坏,从事相关专业的人员都被迫转行,建筑工程概预算陷入困境。在1973年1月1日才恢复了建筑工程的概算和预算结算制度。还颁布了相应的文件,但没有实施。
(二)初级阶段(1977至2003)
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后,国内工程造价管理得到了重视,国家开始大力培养工程概算、预算、决算、结算等方面的人才,制定相关的法则和条例,相继颁布并实施《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建筑装饰预算定额》等文件。
之后工程造价迎来发展时期,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实行改革开放,国内的统一制定的造价概预算无法满足各个地方多变的计算需要,为此,建设部门于1995年颁布了《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随后,国内各地都根据基础定额制定出了地方的定额准则,这种概预算计价规则促进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三)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由于控制量的要求,无法反应各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时原材料的消耗量,就不能体现出公平的原则,所以从从2003年我国正式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GB50500-2003《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这标志着我国工程造价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采用了动态的计价模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确定,体现了报价的自主权,也体现了公平性。
二、建设项目决策阶段造价确定与控制
通过项目决策,可以从多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的方案,为实现特定的目标,利用科学的方法从大量的相关信息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从而做出最优的决策。
(一)认真做好可行性研究报告
对经济效益做可行性的分析,即为确定性的盈利分析,分别从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两个方面入手,静态分析又分为投资收益率和静态投资回收率,其中总投资收益率、资本金净利润率为投资收益率的切入点,动态分析有财务内部效率和财务净现值两个方面组成。可行性的研究结果要作为最终决策的依据,所以可行性研究也是项目决策前的重要工作。
(二)认真编制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对于项目的决策也尤为重要,可通过对偿债能力分析项目进行决策,分为利息储备率、偿债备付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五个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常可用现金流量图来反映经济系统资金的运动状态,可以很直观地看到资金的数额、资金的流入和流出以及资金流入和流出的时间点。
决策阶段应当对建设项目全过程中各阶段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假设建设项目造价为A,则:建设的总成本:A=A1+A2+A3+A4;
A1:项目决策阶段发生的造价A2:项目设计阶段发生的造价
A3:实施阶段发生的造价A4: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
三、建设项目设计阶确定与控制
(一)设计阶段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
根据国家相关文件规定,一般工业项目设计可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另外在项目技术上复杂的可分为三阶段设计,技术上较简单的,可简化为施工图设计一阶段进行。其中初步设计阶段,根据设计意图,通过编制工程造价概算文件预先测算和确定工程造价,使得概算的准确性提高。据有关研究显示工程施工前的设计费用占整个项目费用不到百分之二,然而就是这不到百分之二的设计费用决定了一个工程项目的百分之七十五,所以工程前期的设计阶段还是必不可少的,设计阶段没有做好,想在后面的施工阶段去控制造价只会是事倍功半,亡羊补牢的。
(二)设计阶段的有效手段
严格执行国家的建设标准、经济政策的原则,认真了解施工的意图,查阅大量有关文献资料,准确无误的计算出工程施工量,不要重算和漏算,根据设计方案优选和推行限额设计来合理确定施工地点实际情况的施工方案,包括所在地的建筑条件、建筑环境、人文地理、建设期前后的价格等因素,要使建筑设计综合考虑到所在地的价格水平。
四、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建议
(一)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工程造价有效进行的关健因素,企业没有一个敬业的管理层,就会出现群龙无首混乱的局面,将无法取得经济效益,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是这个道理。工程的施工单位如果想要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持续发展,那么做好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学习、增强业务管理能力,充分发挥造价管理人员的职能作用。
(二)严格控制工程变更
项目工程前期的设计决策阶段是经过专业认证的,在施工过程中不能随意去变更,严格去执行,否则将会出现偏差,影响工程最终的经济效益和企业名誉。若在施工过程中遇突发状况,原定设计无法满足现状时,必须要与施工设计人员商讨后,再做决定。另外在施工图会审时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因为设计错误或不当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保证工程合理索赔
工程的索赔是针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签订合同的对方产生错误对工程造成影响。从而使工程产生实际的损失。工程过错方要进行经济的赔偿,日常施工中工程的索赔现象是时有发生的普遍问题,索赔问题对外受施工环境、外界天气以及市场物价变化影响校大。
结束语:
工程建筑项目的投资收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其中施工前期的决策与设计阶段最为关键,没有一个全面深入的决策设计,很难会有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对我国现阶段的造价管理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也阐明了建筑造价在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性,侧面显示出工程造价的前景非常好,很受建筑房地产行业的欢迎,先做施工熟悉了现场的实际情况,再接触造价形象实物都会很清晰。我国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改革开放后加快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的繁荣也推进了建筑造价行业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向世界接轨,并有引领国际化趋势,当然这些需要我们所有造价人去努力,相信很快就会成功的。
参考文献:
[1]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2] 彭裕勤.浅谈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J].煤炭科技,2008.
[3] 李传高.浅析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J].山西建筑,2009.
[4] 黄扬冰.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探讨[J].辽宁建材,2011.
作者简介:
孔小龙 1994年12月出生,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4级工程造价专业,研究方向:工程造价前期成本的确定与控制。
论文作者:孔小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7
标签:造价论文; 阶段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项目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定额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