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鱼无公害养殖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无公害论文,养殖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季鱼学名花,也叫鸡骨鱼、季朗鱼等,是我国淡水水域中较为名贵的中小型鱼类。季鱼既可单养,也可作为套养品种。投放夏花专养,成活率可达80%。夏花套养在鱼池中生长迅速,当年有60%可达到上市规格,养殖效益显著。现将季鱼无公害养殖技术综合如下:
1 主养季鱼技术
1.1 池塘条件
成鱼塘养殖每口塘的面积5~8亩,池深2.5m左右,塘底有一定的倾斜度,且有少量的淤泥,进排水方便,水质清新。每亩水面使用生石灰150~200kg进行清塘,待药物毒性消失之后,加注新水,水位控制在1m以上。每亩水面投放猪粪或牛粪300kg左右,用于培育水质。
1.2 鱼种放养
1月中旬前后放养鱼种,亩放规格为40尾/kg的季鱼900~1000尾,套养规格为12cm左右的翘嘴红鲌300尾左右和20尾/kg的白鲢30~40尾、花鲢5~10尾。
1.3 饵料投喂
季鱼饲料选用青虾料。3月下旬开始投喂2号青虾颗粒料,每天一次,日投量为鱼体重的1%左右;4月中旬起增投翘嘴红蚰2号料,每天2次(上午9:00、下午15:00)日投量为鱼体重的2%左右;6月下旬起改用3号青虾颗粒料增投翘嘴红鲌3号料,上午8:00~9:00、下午14:00~15:00,日投喂量增至鱼体重的3%左右。
1.4 日常管理
鱼种放养时水位控制在1m,每10d左右加注或调换新水一次,每次加水10cm左右。5月前可使用少量经过发酵的猪粪或牛粪,培育水质,透明度保持在35~40cm,同时配备3kw的增氧机一台,用于增加水中的溶氧量。4月中旬和9月下旬使用0.2g/的二溴海因或溴氯海因进行全池泼洒,防治鱼病。
2 季鱼套养技术
2.1 池塘条件
鱼塘面积8~10亩,塘深2.5m左右,塘埂坡度1:2.5,东西向,塘底有一定的倾斜度、池塘用药物进行消毒,待毒性消失之后,加入新水,水位保持在1m左右,即可进行放养。
2.2 鱼种放养
1月中旬每亩水面放养翘嘴红鲌鱼种300~400尾,规格为12cm,即100~120尾/kg,也可用尾重0.3kg左右,套养规格为40尾/kg左右的季鱼种60~80尾。
2.3 饵料投喂
3月底开始投喂翘嘴红鲌专用浮性料,一天2次,上午9:00、下午14:00,日投量为鱼体重的2%~3%,前期投喂量控制到鱼体重的2%,6月份以后,投料量达到3%。投料时,通过泼水或发声等方式,使翘嘴红鲌形成吃食习惯。且人站在上风处投食,做到分批分量、逐步投放,以提高饲料利用率。不需要为季鱼鱼种专门投料。
2.4 日常管理
鱼种放养一周后加注新水,每10~15d加水或换水一次,每次用水量10cm左右,高温天气尤其需要换水。配置3kw增氧机一台,做到晴天中午开、连续阴雨半夜开,增加水中溶氧,另外5月前,可投入少量的猪粪或牛粪,用于改善水体条件,保持水质肥、活、嫩、爽。4月上旬和9月中旬使用二溴海因或溴氯海因等药物进行全池泼洒,用于预防鱼病。
联系电话:025-8658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