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选址与风水文化论文_李志潇

浅谈建筑选址与风水文化论文_李志潇

新疆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830011

中国文化渊远流长,建筑风水学博大精深,中国建筑文化在几千年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没未离开过建筑风水的字眼,从皇宫、皇陵的规划建设,到普通村落、民宅的建筑无不留着风水学的痕迹,建筑风水学随着中国文化传入西方后,也得到了西方学者的认同,特别是近年来建筑风水学在国外受到了高度重视,有的大学甚至专门开设了建筑风水课程。另一方面,历代的民间与江湖对风水的应用中,所谓的风水已经完全背离了其自然科学的本义和实用价值,而是蜕变成为了一种江湖术士们用于谋生的手段,民间与江湖的风水术士们往往借助神鬼和毫无依据的玄空学说来包装其骗术,继而制造出一整套毫无逻辑、没有根据,只是渲染危言耸听的结果,却根本无法进行风水生成原因和作用过程解释与验证的虚幻、玄空的理论,并以这些似是而非的理论,让世间对风水的认识跌入迷信的窠臼。

由此可见,如何把建筑风水学与当代建筑设计有效结合是现代风水文化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造福当代百姓推动经济发展的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什么是风水

“风水”又叫“堪舆”,即相地术,最早出现于晋郭璞撰的《葬书》中。在中国古代那个民智未开的时期,对自然是极其敬重的,中国人拜的最高的神是天,天代表了自然神,代表了自然万物,是万物的主宰,放到现在而言就是自然是万物之本。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才是生存与天地自然之中的最佳方式。简单的概括,风水就是创造宜人环境的方法及经验。可以认为,“风水”是中国古代即已产生的一种环境设计理论和初级的环境科学。新一代新西兰人文经济学家也对中国风水下了一个定义,他说中国风水是寻找建筑物之间的协同,这种协同不能说是科学的,也不能说迷信的,因为它同时包含了这两个方面。目前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风水理论虽然不乏迷信内容,但同时“风水理论实际是地理学、气象学、景观学、生态学、城市建筑学等等一种综合的自然科学。”

二、中国古代如何利用风水选址

中国古代的建筑选址与风水是密不可分的,大到都城、院落,小到建筑单体,通常都会考虑风水的影响,按照风水学“天人合一”的指导原则演变出“乘气说”、“藏风得水说”、“山环水抱说”、“形势说” “三元运气说”等理论。历代帝王为了保全自家王朝,大多在风水上狠下功夫,以都城为例,北京城作为五朝帝都其地理优势非常优越,西部是太行山脉,西北是燕山山脉,东北有山海关,这些山脉大都在千米以上。东边有渤海,南边有黄河,中间是河北平原,形成了“背有靠山屏障,前有水系明堂”的最佳地理格局。自古就有人说“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从战略上来讲,北京可以凭居庸关、山海关北控漠北,虎视江淮。宋代诗人苏辙就曾对此地的风水大加赞赏:“燕山如长蛇,千里限夷汉。首冲西山麓,尾挂东海岸。”对燕山做了生动、形象的描绘,同时也交待了燕山的地理位置和人文内涵。雄踞于华北平原和塞外大漠之间的燕山成了北京的天然屏障,所以,如此得天独厚的一块风水宝地就成了历代都城的首选之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风水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为了正确地对待中国风水文化,中国建筑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就要批判地继承,实事求是地分析风水学说中的科学内涵和迷信成分,真正做到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发掘其科学性的精华。风水文化中的精华,可以为古今服务,如北京东单的东方广场雄踞于北京市中心,坐落于东长安街1号之绝佳位置,由巴马丹拿公司设计,它在建筑设计上巧妙地结合中国风水文化中的传统四合院概念,以现代建筑构思为主,完美再现了东方古韵,同时又与北京的城市格局、首都气度以及皇城之雄伟有着天衣无缝的配合。结合现代多学科进行最佳地理位置选择和布置,总结说有以下几个原则:

(一)整体系统原则

风水理论思想把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这个系统以人为中心,包括天地万物。环境中的每一个整体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要素。风水学的功能就是要宏观地把握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优化结构,寻求最佳组合。

(二)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即根据环境的客观性,采取适宜于自然的生活方式。中国是个务实的国家,因地制宜是务实思想的体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使人与建筑适宜于自然,回归自然,反朴归真,天人合一,这正是风水学的真谛所在。

(三)观形察势原则

《阳宅十书》指出:“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风水学重视山形地势,把小环境放入大环境考察。只要从大环境观察小环境,便可知道小环境受到的外界制约和影响,诸如水源、气候、物产、地质等。任何一块宅地表现出来的吉凶,都是由大环境所决定的,犹如中医切脉,从脉象看,就可知身体的一般状况,因为这是由心血管的机能状态所决定的。每建一座城市。每盖一栋楼房,每修一个工厂,都应当先考察山川大环境。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必无后顾之忧,而后福乃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在世界民族之林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东方文化,中华民族是靠风水起家的,炎黄祖先对风水推祟备至。可以说,中华民族的繁衍是风水休戚相关,风水为中华民族创造了一个接一个的辉煌。我们也希望所有的建筑设计者、从业者都有这样的意识,积极发扬风水有利的一面,批判抛弃消极的一面,与时俱进的态度来看待风水,通过社会实践,从理论和技术上补充、改正风水学说,让风水学说朝着有利于现实社会的方向发展,这是当代人们研究风水、推动风水学说,利用风水为现代建筑造福的主要任务。

参考文献:

[1]王育勇,《中国风水文化源流》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作,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09月版

[2]尚廓,《中国风水格局的构成、生态环境与景观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

[3]陈旭新《浅谈中国风水与建筑》北京中国科技博览,2009年1月出版

论文作者:李志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选址与风水文化论文_李志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