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视角下数控人才工匠精神培育论文

现代学徒制视角下数控人才工匠精神培育论文

现代学徒制视角下数控人才工匠精神培育

夏雨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摘 要: “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把“工匠精神”灌输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中,在企业能够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中的精益求精的精神,本文主要阐述通过校企一体化现代学徒制设计,“双主体”育人长效机制,以学徒技能培养为核心,以校企深度融合为基础,融合学校、企业深入教学为支撑,实现现代学徒制培养“工匠精神”。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工匠精神;数控技术;“双主体”育人

在2016 年的全国两会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从此“工匠精神”成为备受关注。[1]匠人一般是具有工匠之心,技艺突出的手工业主,在传授手艺的同时,注重耐心、专注、严谨的精神,注重匠心精神,这是一切手工艺人所必须具备的特质。如果达不到匠心精神,就不能做到精益求精,精雕细作的技术大师,所以大力加强“匠心”精神的培养,让“匠心”精神成为衡量人才的标准,尤其在职业教育中要予以被称为“工匠精神”。当前的各类职业院校,虽然已经加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但还是缺乏对学生体现。以现代学徒制为基础的深化校企合作的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学生注入“工匠精神”,具有“工匠精神”的工匠型技能人才,已成为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改革目标和方向。

一 “工匠精神”的基本定义

具有“工匠精神”的工匠们喜欢对自己的产品不断精雕细琢,改进自己的工艺,对产品的品质有着极高的追求,坚持追求产品的质量。工匠精神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很重视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才。高校在校内人才培养方面要加大在思想品质、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方面的培养为重要目标,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校外结合现代学徒制,在企业实习中接受技术创新,精益求精的企业文化的熏陶,做事严谨的工匠精神。

(一)“工匠精神”注重职业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能力、职业道德、职业品质的表现,是体现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2]“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专注、精益求精、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工匠精神”是一种通过对职业的一种素养,包括敬业、创新,现代学徒制将师傅带徒与实际岗位相结合,通过师傅的传承与工作环境相结合,为 “工匠精神”的培养提供先决条件。 作为“工匠精神”首先要做到诚实守信,要体现出个人的品行修养,数控技术人才作为从事制造业的人才,对工作更要具有思想品德修养和技术技能素质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观念和职业素养,对工作应一丝不苟,分毫不差的职业观念的遵守。制造类数控技术人才需要对产品精雕细作,对产品的质量、性能的追求永无止境,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体现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高职院校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将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渗透到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核心课程建设等方面紧密结合,体现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的品格。

(二)“工匠精神”注重职业素养

中国古代许多精湛的工艺都出自工匠之手,工匠们在打造器具的制作过程中,凭借专注的精神和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实现了产品质的提高。[3]需要大量的精力和耐心,工匠始终以专注的工匠精神,把这份“匠心”融入到自己所做的产品和器物当中,制造业中数控技术人才在生产的过程中培养这种“匠心”也是同样的道理,体现为通过培养良好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素质结构。数控技术人才主要的知识结构由工艺、编程、夹具、操作以及加工等相关理论知识,也是数控人才必备的知识体系的基本要求。能力和素质是在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结合职业环境,通过反复实践而形成的职业素养,加强数控技术人才职业素养能力,结合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全面发展是制造业数控技术人才“工匠精神”培养的主要目标。

再次,仲裁庭认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所实施的立法措施是对公众普遍适用的,而不只是针对Glamis Gold公司的投资。该立法措施并未违反美国应当保护投资者的义务,因为Glamis Gold公司的预期收益并没有得到美国政府的特别保证,Glamis Gold公司亦没有提出证据证明加州政府的这一措施是不公平地针对该公司的投资。

(三)“工匠精神”培养是永无止境的追求

学校教育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优势,但是,仅依靠学校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往往是不足的,“工匠精神”是要在具体的工作场景中完成的,通过现代学徒制这种培育形式来完善学校教育,有效培育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5]

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等学校应增加成人教育博士、硕士授权点,完善成人教育学科的专业建设,培养老年教育方向的专业人才;扩大教师的职业培训范围,对老年教育教师队伍进行覆盖,通过“国培”“省培”等多种形式提高老年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除此之外,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培养有潜力、有激情的优秀学员成为教师,通过队伍建设提升师资储备。

不过,也不能因此而走另一个极端排斥抗生素,细菌感染一定要用抗生素。即使用抗生素,能口服就口服,效果一样的,有的甚至更好。吸收达到血液峰值浓度都是很快的事情,比输液慢不了多少,不要让药物直接进入血液。除了头孢曲松之外,所知的所有β内酰胺类(青霉素、头孢)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半衰期只有1~2个小时,甚至很多小于1小时的,每天4次每6小时口服一次与每天静脉输液一次相比,能够维持更长时间的有效浓度,实际效果其实比每天只输1次液效果好。

二 学校在“工匠精神”培养方面的不足

古代工匠以“巧夺天工”为追求目标,将精益求精,精雕细刻的质量要求发挥到极致,通过对技术细致的追求,工匠的劳动价值得到了体现。[4]工匠们将精心细致的打造器物和产品,对自己的作品发挥想象,精雕细磨,追求卓越,无不处处体现出“工匠精神”,他们在长期的劳作中,对技术工艺不断改良与思考,精心打造、孜孜不倦、力求完美为核心的“匠心”精神的培育,创造性的完成劳动。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的“匠心”培养的重点在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职业意识的培育,这类职业技能需要师傅带徒一样传授职业技能主要包括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机床操作、工装夹具、工具安装、数控编程软件应用技能等。高校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过程中,应注重实训课程的培养,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一)学校无法模拟企业的真实环境

真实的企业环境有助于形成师徒关系进行实践能力的学习,也是培养“工匠精神”的职业院校重要基础和载体,尽管很多高职院校建立实训中心和模拟车间,但是和真实的企业是无法比拟的。学徒制的学习在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十分有效的。“工匠精神”正是由于师傅对图纸的指导过程中形成的,现代学徒制正是由于师傅在传授过程,企业提供实践平台,通过学徒制的培养模式使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岗位训练,使学生的实践具有针对性,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工匠精神”,实现校企合作。

从英语方言发音看,南方话和北方话明显的差别就是在发属于同一音节的清辅音[f]、[s]和[θ]之前的元音字母a时发不同的音。在南方这个音字母发成像father中的[a:];而在北方则发成像cat中的[]。

(二)学生无法按照企业标准评价

职业院校无法提供学生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学校无法培养“工匠精神”的主要问题。学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无法帮助学生“工匠精神”的职业定位,通过现代学徒制的学习,学生按照企业的标准要求自己,使学生容易找准方向,明确职业目标,向目标要求靠拢,为形成“工匠精神”的培养打下基础。开展现代学徒制,与企业深度融合,校企双方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教学标准,校企联合培养,使现代学徒制成为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学生的重要途径。

(三)企业真实环境影响学生

学生的技能水平和成绩在学校给出的分值和在企业标准是不一样的,评价的标准也不一样,企业的评价标准是良品率,所以这个产品是要100%合格,学校的标准无法按企业标准给出,学校无法按照“工匠精神”的培养模式培养合格学生,通过企业的现代学徒制为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学生提供支撑,通过校企合作,学生按照企业生产标准,生产合格零件,有利于培养“工匠精神”。

三 现代学徒制下数控技术人才“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通过职业素养的培养,如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包括高职院校培养形成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机制,如何培养高技能的是“匠心”精神,如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尽快与企业接轨,在学生在就业时已具备了“匠心”精神。

(一)积极推进“双主体四段式”职业人才育人长效机制

为高职学生注入匠心,培养未来大国工匠人才,已成为今后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中要体现“工匠精神”。首先,课程内容的设置要有体现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灌输对产品精益求精的品质,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要求学生;其次,对学生的技能培养要注重匠心精神,避免学生出现得过且过的思想,培养学生追求品质,体现对 “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学校成立组织机构,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进行统筹安排,与相关企业设计实施现代学徒制工作实施方案;分别与合作企业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形成学校与企业的会商机制及多方评价机制;制定现代学徒制办学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明确校企双方的职责与分工,推进校企紧密合作、共同育人,推进“双主体”育人机制,完成“学习培训—选拔考核—学徒实践—转正入职”四段式培养阶段,初步形成现代学徒制特色学院建制。

(二)建立和完善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制度

让现代学徒制的试点有序推进,需要找出校企双方均认可章程、制度及管理模式。制定经费保障机制、经费管理办法、议事规程,对工作目标、运作机制等提出明确要求,对共建师资队伍,师资建设、实习基地共建等做出具体规定;建立办事机构,建立长效性的信息互通机制。明确学生在企业期间,以企业管理为主,学校管理为辅;在学校期间,以学校管理为主,企业管理为辅。通过试点的推进,建立起完整的运行和管理制度,共建校企人才培养联合体。通过签订学校与三个合作企业的《校企合作协议》、《现代学徒制试点合作协议》等文件,明确建立现代学徒制试点机构、试点班的生源和招生招工计划数申报、生源资格审查、学籍管理、考核选拔与招录、学徒协议签订、毕业证书发放、总结与推广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经验的权力义务划分;校企联合负责开展招生宣传与录取,遴选和确认校企双方教师及企业老师进校指导的时问安排,根据学生在岗工作业绩支付学生相应岗位薪酬等福利。在职业素养体系建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工学交替的组织管理、职业资格认证和技术技能鉴定等方面建立“双主体”模式,学生在学校或企业由所在地承担主体的管理责任。通过协议或章程,明确企业要设立专门培训教室,实习实训场地和岗位,双方通过协商机制明确成本费用的分担比例。

(三)整合专兼职教师师资力量,提升师资水平

职业教育要实现发展,离不开师资力量的培养。优化现行的职业教师培养制度,促进教师提升素质,职业院校可以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使教师到企业去挂职锻炼,提升自身的实践技能,通过这种形式对职业教师培养,[6]不与现今新技术新材料脱节,促进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培养职业人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体现数量上,而且要求质量和素质的提升,包括对企业的忠诚度,不仅需要提升师资力量,而且要改革职业教育专业课题体系,课程改革要应用到企业案例中,以真实的案例导入到课程内容中,使职业院校的课程内容与企业生产流程对接,更接近企业人才用人需要。

参考文献

[1] 孙婷婷.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17,(02):228-229.

[2]马绍文.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工匠精神传承[J].科教导刊(下旬 ), 2018,21(07):172-173.

[3]李海洲,唐衍军.现代学徒制视域下会计人才工匠精神培育[J].职教通讯,2017,(20):36-38.

[4]莫小芳.现代学徒制下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J].轻工科技,2019,35(1):182-183.

[5]贾旭鑫,徐国庆.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8,(7):1-4.

[6]王淑涨,吕一军.产教融合市场化背景下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建设[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4):155-159.

本文引用格式: 夏雨.现代学徒制视角下数控人才工匠精神培育[J].教育现代化,2019,6(62):31-33.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62.010

基金项目: 2019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双主体四段式”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为例(课题编号:2019SCG227)、2017年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工匠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017YZD029)与2017年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数控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下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jg2017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夏雨,男,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先进制造技术与高等职业教育。

标签:;  ;  ;  ;  ;  

现代学徒制视角下数控人才工匠精神培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