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础灌浆施工技术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中的基础施工环节之一,其在不同结构层面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结构整体的抗渗性能和力学性能,还能减少后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隐患,确保整体施工质量,做好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中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灌浆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总结水利工程中常用的灌浆施工技术,以高压喷射灌浆为例,从工程概况及设计要求、施工工艺流程、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和灌浆效果检查等方面,分析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水利水电;灌浆;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V5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做好前期基础准备工作对于整体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由于在大坝施工过程中所面临的地质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必须采用相关的技术对地基基础和坝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裂缝和孔隙进行科学处理,从而保持坝体的结构稳定性,达到防渗漏等要求。在基础灌浆施工过程中,必须依照施工的实际条件,做好相应的技术控制,从而保证施工的质量。
2 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稳步发展,中国的水利工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利工程具有快速发展的特点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我们需要关注中国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可用于建设水利工程的自然和良好的基础越来越少,对基础处理的方法和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除了应用于大坝的基岩处理外,基本灌浆技术还广泛应用于水下隧道墙体加固,衬砌回填,高级支护,混凝土坝体接缝和建筑物加固和堵塞。因此,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基于灌浆施工技术和地质条件的优势,该技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水利工程的基本问题。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由于水利工程要求严格的防渗功能,防渗基础必须在水利建设初期采用防渗处理。因此,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整个水利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水利工程施工现状以及基础灌浆技术分析
当前的水利工程项目早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随着时代的发展正在不断进步。水利工程的规模正在不断的扩大,水利工程的相关施工技术也正在不断改善。在实际水利施工项目中还存在很多缺陷,首先是水利项目在施工管理上不够严格,所以在材料管理和关注不高,造成施工过程中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其次及时很多施中的工程师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没有重视水利工程的后期检查和维修,如果缺乏维修会直接影响项目工程的寿命,降低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第三就是现存的很多树立工程项目,建成的时间较短,所以还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没有跟上新时期的发展脚步。比如在发生洪水时,没有发挥出实际的效用,所以在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用基础灌浆技术至关重要。由于水利工程的整个施工环节相对较多而且非常复杂,所以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有很多相关的部门和涉及的工程人员较多,而且施工的地质条件也是比较难的,所以水利工程在进行施工时,需要相关得到施工人员直接进行现场监察[2],和分析,从而根据施工的环境和地质 采取相应的水利施工技术。采用基础灌浆技术进行水利施工考虑地质结构时,首先是熔岩地形的施工建筑在建设中没有良好的填充物;其次就是施工中填充物的情况,这两种种类的施工技术进行应用前需要结合熔岩本身的大小以及熔岩的内在深度进行深入了解,从而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
4 灌浆技术的具体应用
4.1工程概况
某二级水电站工程等别为Ⅳ等,工程规模为小(Ⅰ)型,主要建筑物等级为4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临时性水工建筑物级别为5级。围堰堰址附近河道宽为98m,现代河床宽为64m,河床高程在1348m左右。河床漂石分布连续,厚度15~19m,中等密实。
4.2设计要求
一是围堰防渗体0+000~0+130段采用高压旋喷防渗墙深入基岩0.5m,防渗体顶高程与围堰顶高程一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二是底高程1340m,底宽1.25m,内外坡比1∶0.75,防渗墙直径(宽)1m。三是子堰采用结构60cm塑性砼防渗墙进行防渗四是喷射灌浆柱的直径可通过从喷射灌浆柱外缘取芯样品进行验证,也可通过现场进行测量。
4.3 施工技术的应用
4.3.1预备工作
灌浆施工过程对于施工范围内的地质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为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形,在进行简单的灌浆工程之前,技术人员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实地开展地质勘探工作,对现场施工的水文、地质和天气情况等方面的数据进行深入了解,减少外界因素对施工过程造成的影响。如果灌浆施工的工作面是地基部分,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岩石和地下水情况的勘察[3]。在大规模的灌浆施工工程中,要对灌浆材料的配比、作业深度、灌浆压力和预测用量等方面的数据进行科学计算,一方面可以控制施工的进展速度,减少资源浪费及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约施工成本,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整体效益。
4.3.2钻孔
钻孔工作开始前,要对钻机的垂直度与位置进行校核。钻进施工中,也要定期对钻孔机的位置与垂直状况进行检查。当钻进深度每增加3m时,都要利用水平尺进行一次测量工作,以免钻机出现角度与位置的偏差。此外,钻孔间的距离对于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要对钻孔间距进行合理的布设。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现场地质状况进行分析,同时还要考虑到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使用效果。一般来说,在应用该技术进行施工时,直径主要控制在1.8m左右,并且摆角控制在15°左右,钻孔的间距控制在2m上下。
4.3.3插管
钻孔工作结束后,就要着手进行注浆管的插入工作[4]。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经验表明,钻孔期间进行插管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同时可以减少时间的浪费。插管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先将岩芯管拔出,之后才能插入到钻孔中。为了确保插管工作的顺利开展,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射水的方式与插管工作同步进行。这一过程中,要将水压力控制在1MPa 以内,如果压力过大将造成孔壁射塌等问题,进而对施工质量与进度造成影响。
4.3.4 喷浆
喷浆施工时,需要对现场的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尤其要对现场的土质状况以及地下水引起关注。由于现场的状况不同,因而喷浆过程中所设置的压力也不同,并且其他参数数据的设定也会出现较大的差异。需要注意的是,喷浆工作要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如果顺序打乱将可能导致喷浆工作无法进行。如果施工需要,可以根据要求开展第二次喷射施工[5]。但是,由于第二次喷浆施工的阻力相对较小,因而可以适当增大固结体的直径,以求达到更高的施工效果。
5 结束语
对基础灌浆的施工技术和应用方法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分析了基础灌浆在水利工程应用的重要性,并以高压喷射灌浆为例分析了基础灌浆的工艺流程,阐述了高压喷射灌浆的施工技术,为更好的完成水利工程相关建设,更有效地实施该技术,减少对运营的负面影响,推进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理念,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苏小伟.水利水电工程的灌浆施工技术探究[J].建设科技,2018(07):139.
[2] 龚剑.水利水电工程中灌浆施工的过程控制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09):164.
[3] 邵铁男,沈亚威.浅谈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8(08):121-122.
[4] 夏利丰.水利工程中帷幕灌浆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09):287-288.
[5] 李垒.刍议水利施工技术及灌浆施工应用[J].低碳世界,2018(01):98.
论文作者:殷志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5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础论文; 过程中论文; 钻孔论文; 技术论文; 地质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