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开发与应用_企业竞争力论文

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开发与应用_企业竞争力论文

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开发与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标体系论文,企业竞争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研究开发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意义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综合的企业竞争力。一国的民族工业企业的竞争力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起着决定性作用。《世界经济论坛》1985年《关于竞争力的报告》指出,国际竞争力是“企业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中以比他们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更有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进行设计、生产并销售货物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我国1994、1995和1996年企业管理国际竞争力在世界46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见表1。

表1中国企业管理国际竞争力排名

1994 1995 1996

企业管理国际竞争力45

41

30

构成:生产率 33

30

36

劳动成本与劳动报酬 15

13

12

公司运营44

41

28

管理效率44

44

41

从表1可以看出,虽然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了较大提高, 但仍很落后。1999年中国企业联合会组织的千家企业经营者问卷调查中,在调查“本企业是否具备国际竞争的能力”时,有44.49 %的经营者回答“不具备”,回答“具备”的仅占8.25%。

从国内来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及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间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企业竞争力最终是要由企业的市场表现来衡量和检验的。同时,竞争力也是一个通过比较而得到的相对的概念。目前占我国经济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不容乐观。1997年500 家国有企业管理现状调查显示,生产运行正常的企业占75.1%,开工不足的企业占22.5%,停产半停产的企业占2.5%; 主导产品市场供不应求的企业占9%,供需平衡的企业占71.65%,产品积压的企业占19.4%;营销环节薄弱,已建立起完善的营销网络的企业只占33.8%;企业产品总体水平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装备水平低、科技开发投入少,1996年只有15%的企业主要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只有23%的企业的主要装备水平相当于90年代的先进水平。

为了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中国企业联合会从1996年就开始专门组织力量研究开发全国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并于今年年初完成。今年上半年又运用这套指标体系对钢铁、石化、烟草、玻璃四个行业的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获得了企业等有关方面的肯定。运用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对我国企业的竞争力进行评价,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现实意义。首先,有助于我国企业挖掘自身潜力,提高经济效益。我国企业发展潜力很大,一方面,我国是一个经济增长很快、对外开放的发展中国家,市场潜力很大;另一方面,长期计划经济束缚的各种生产要素能量尚未充分释放,只有稍加努力,企业竞争力及经济效益就可以得到显著提高。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寻找市场潜力和生产潜力,通过自身的经济指标与行业及全国平均水平、先进水平的比较,指导企业挖掘这些潜力变可能为现实,成为企业自我诊断、自我完善的有力工具。其次,有利于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涉及企业制度、生产、销售、设计开发、技术创新、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各个方面,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竞争力的发挥,通过与本行业内先进水平的比较,找出差距,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再次,可以帮助优势企业决策。目前,政府在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方面,鼓励企业兼并、承包、租赁等,实行资产重组。优势企业可以通过竞争力评价结果选择兼并、承包、租赁对象,避免背上发展潜力不大的企业包袱。

二、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成

为了客观科学地评价企业的竞争能力,观察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处的位置,探索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途径,需要设计一套科学、完整、能够从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企业竞争能力的指标体系。根据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指标体系按性质划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种,其中定量指标62个,由企业填报,如:企业重大决策有无科学程序和检查调整规定、企业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营销网络等。这一评价体系满分为1000分,定量指标占72%,定性指标占28%。按指标内容划分为:经济效益、财务状况、管理水平、科技进步、职工素质、对外开放程度和社会效益七个部分。经济效益主要包括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指标;财务状况主要包括净资产、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等指标;管理水平主要包括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产销率等指标;科技进步主要包括设备新度、技术改造收益率、科研成果转化率等;职工素质主要包括企业职称构成、学历构成、职工教育费用及时间等;对外开放主要包括利用外资情况、出口创汇情况等;社会效益主要包括环保设施的投入、企业为当地提供的就业人数、交纳国税、地税情况等指标。这些指标综合反映了企业的可持续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市场占有能力、销售能力、产品创新能力、技术开发能力、人财物利用能力及对社会贡献能力等综合素质。

三、钢铁、石化、玻璃、烟草四个行业企业竞争力的特点

课题组利用上述指标体系于今年上半年对钢铁、石化、玻璃、烟草四个行业的部分企业进行了竞争力评价。钢铁行业的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首钢总公司,石化行业的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桥石化公司、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玻璃制造行业的江苏华润集团公司、秦皇岛北方玻璃集团公司、河北晶牛集团公司,烟草行业的云南玉溪红塔集团有限公司、长沙卷烟厂、昆明卷烟厂分别获得本行业前三名。我们对这四个行业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后,认为企业竞争力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企业生存和抵抗经营风险是企业竞争力的立足点

企业的销售收入、利润及税金、全员劳动生产率、市场占有率、投资收益率、资产利税率、销售利润率等指标反映出一个企业的生存能力,而资产负债率和应收帐款周转率等指标反映了企业对经营风险的抵抗能力。在参加评价的四个行业部分企业中,分别获得各行业排名第一位的企业在这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大部分指标都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见表2)。以钢铁行业企业竞争力排名第一位的宝钢集团为例, 其销售收入、利润总额、交税总额、全员劳动生产率、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均大大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分别是行业平均水平的5.61、9.04、4.77、11.31、3.8倍;其资产负债率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50%;应收帐款周转率为行业平均水平的3.61倍,反映出该企业较强的竞争能力。

表2 行业第一名与行业平均水平比较的倍数

单位 宝钢集团镇海炼化华润集团红塔集团

销售收入 5.611.752.676.15

利润总额 9.046.1310.00

10.25

交税总额 4.771.883.286.23

全员劳产率11.31

2.385.265.41

市场占有率3.800.980.983.69

资产贡献率1.191.198.401.01

销售利润率1.963.6913.23.73

资产负债率0.460.570.680.28

应收帐款周转率3.160.401.680.30

2.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是企业竞争力的制高点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取代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到首要地位。与此同时,在生产要素的投入中科技投入、知识投入的比例越来越大,产品科技含量日益高密化,并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制高点。仍以宝钢集团为例,其“从事科研开发人员占企业全部职工的比重”是钢铁行业平均水平的2.43倍,“近三年新产品销

售额占销售总额的比重”是行业平均水平的2.26倍,“近三年科研成果转化率”为行业平均水平的1.85倍,企业拥有的专利数量为行业平均水平的9.78倍。

3.一定规模是企业竞争力的支撑点

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客观规律,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国内竞争不断加剧,国外形成了很多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大集团,保持一定的规模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保障和支撑。从这次竞争力平均情况来看,钢铁、石化、烟草行业排在行业前三名的企业规模都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如:玉溪红塔集团其资产总额为行业平均水平的6.92倍,销售收入为行业平均水平的10.25倍; 宝钢集团的两项指标分别为行业平均水平的7.33倍和5.61倍。

4.企业后劲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竞争力评价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企业的发展潜力。企业的资产增值率,设备新度,环保设施的投入,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的价值,对外开放的程度等指标,都是反映企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镇海炼化股份有限公司与石化行业平均水平比较,资产增值率为1.06倍,设备新度为1.14倍,职工中具有中高级职称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重为1.5倍, 近三年企业利用外资金额为3.03倍,近三年环保设施投资占技改投资的比重为2.71倍。

四、我国企业竞争力水平亟待提高

从我们对四个行业的评价结果来看,虽然每个行业中都有一些优势企业,但从行业整体水平看,我国企业的竞争力与国际上还有一定差距。在世界经济论坛1997年排出的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排名榜上,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最薄弱的两方面是生产率竞争力和管理效率竞争力(见表 1)。生产率反映了企业劳动力、资金、原材料和能源的综合利用情况,直接决定着企业的产品在竞争中是否具有成本和价格方面的优势;企业的管理效率决定着企业内部各方面、各环节能否有效协同,快速适应市场的变化,对企业的整体经营水平和竞争力起着关键作用。在此次四行业部分企业竞争力评价中,主要反映出我国企业在以下三方面亟待提高。

1.盈利能力不强。经济效益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就行业而言,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普遍偏低,并呈下降趋势,有的行业甚至出现全行业亏损,经济效益成为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以钢铁行业为例,1993年钢铁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9.93%,1994年为5.42%,1997 年仅为1.52%。从竞争力调查结果看,钢铁、石化、玻璃行业的利润率近三年都出现了负增长。成本费用偏高,石化行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只有2%。另据资料统计, 我国石化集团公司所产的原油的完全成本价平均为808元,约合13.5美元, 而目前国际大石油公司的平均完全成本为每桶10美元,中东地区只有3美元。不仅如此, 人工成本也是影响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石化行业1998年全员人工成本为2600亿元,占总成本的10%,高出同类国际公司的近一倍。这些都反映了我国企业在基本的生存能力和盈利能力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2.缺乏发展潜力。企业要注重自身的发展潜力,才能保证具有长期的竞争能力。虽然与同行业中其他企业相比,有些企业当期的经济效益比较突出,但在企业发展潜力方面却有很大欠缺,反映出企业后劲不足。在近三年出口创汇指标中,很多企业都出现了负增长。仍以钢铁行业为例,1985~1994年10年间,我国共出口钢材1360万吨,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不足1%,居世界第24位; “技术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这项指标,发达国家的企业一般都在5%以上, 在这次评价的四个行业都不足1%。因此,我国企业亟待加大技术开发的投入力度。

3.企业规模偏小。保持适度的产业集中度和企业规模,是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之一。近几十年来,世界经济趋向于跨国发展,国家间经济实力的较量主要表现为大企业间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国家大公司的数量与水平已经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虽然在此次评价中各行业排名前列的企业都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但相对于国际同行业的企业的规模还相去甚远。如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为:美国6大钢铁公司的产量占全国产量的50%;日本5大钢铁公司的钢产量占全国的80%;相比之下,我国1997年国内前5 大钢铁企业的集中度为32.7%。我国宝钢集团1995年年产量为823万吨,集中度为8.6%;日本新日铁产量为2684万吨,集中度为26.4%;韩国浦项产量为2343万吨,集中度为63.7%。由于我国一些行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造成很多企业“大而全”、“小而全”,因而无力参与国际竞争,甚至连国内的市场份额都难以保全。因此,企业要强化市场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同时,国家的产业政策也要进行相应调整。

标签:;  ;  

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开发与应用_企业竞争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