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发展下军队院校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思考论文

军民融合发展下军队院校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思考论文

军民融合发展下军队院校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思考

章 阳,郑 磊,赵邵蕾

(海军潜艇学院,山东 青岛 266199)

摘 要: 知识产权是军队院校战斗力的重要体现。当前,军民融合国家战略深入推进,为有效保护军队院校科研成果,需加强军队院校的知识产权工作,提高广大科研人员对知识产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并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与服务体系,从而发挥知识产权效益,促进成果转化,激发科研创新活力。

关键词: 知识产权;军队院校;军民融合

0 引言

军队院校作为国家基础研究和国防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是众多前沿和颠覆性技术的重要源头,也必然成为军民融合的拳头力量。因此,军队院校在其科学研究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水平科研成果。这些知识产权是军队院校的无形资产,有些甚至比有形资产更为宝贵。但是由于军队院校的研究内容多为涉密技术领域,科研成果也多为团队共同成果,加之多数人员不清楚哪些知识产权需要保护,也不清楚为什么要保护知识产权,甚至不清楚应该怎么保护知识产权,造成军队院校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相对地方比较滞后。

随着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为有效保护军队院校科研成果,需要加强军队院校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这既是保持军队院校科技创新能力持续稳定增强、保护国防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重要手段,又是提升军队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更是深入推进军民融合的必然要求。

搜索子集ΘC中一个点需要6Nr次实数乘法运算,因此搜索子集ΘC共需要6Nr card{ΘC}次运算.因此Tx-SD检测的计算复杂度为CTx-SDCΘC+6Nrcard{ΘC},其中card{}表示使用给定子集和更新半径所需要搜索的总层数,

有了并肩作战的经历,柳红和苏秋琴有说有笑地往回走,却在村道口碰到了老村长张阿根。他那双白多黑少的烂眼睛就像苍蝇似地在她们身上飞来飞去。

1 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意义

1.1 知识产权是军队院校战斗力的重要体现

知识产权,是指权利人对其智力劳动所创作成果享有的财产权利。对于军队院校而言,知识产权主要包括专利权、著作权以及在技术攻关中形成的技术秘密。严格上讲,技术人员在院期间产生的跟其教学科研相关的专利、论文、数据、专著和技术秘密等成果均为职务技术成果,均应纳入到院校为权利主体的知识产权保护范围。

当前,军队院校的传统科研模式尚未完全转变,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与管理尚未深入到科研活动的决策咨询、立项论证、关键技术攻关、研制生产、试验评估等各个环节,特别是在引领技术创新,科学论证提出决策咨询报告,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依据等方面发挥作用明显不足。部分科研人员开展科学研究也只是限于查阅相关科技文献资料,不善利用专利情报指导科研工作,造成重复性的开展研究研制,这也使得技术方案缺乏创造性。

1.2 知识产权保护是落实军民融合战略的有力抓手

军队院校的知识产权工作涉及军事、科技和法律等诸多方面,对人员知识结构的复合性要求较高。与地方高校相比,军队院校知识产权的研究力量相对薄弱,缺少专业化的知识产权信息分析人才队伍,在为院校科研发展、技术研发和创新动力等方面提供的智力支撑作用还远远不够。

由于军队编制体制的约束,军队院校一般没有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知识产权管理业务只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部分职能。在管理制度方面,许多军队院校也没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对知识产权的权属认定、申请保护、转化流程、奖励办法等缺少具体规定。而且知识产权保护范围也多限于专利,对软件著作权等无形资产缺少必要监管。虽然目前新修订《装备条例》已将知识产权纳入武器研制生产全过程管理,但其效益的发挥还尚需时日。

1.3 知识产权保护是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强有力的人员保障和有效地组织体系是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基础。科学合理的管理与服务体系,对于引导科研人员重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部队的战斗力至关重要。应加强对专利申请、专利宣传、专利代理人培养、专利文献、专利成果及其转化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务,促进科研人员观念转变;对知识产权进行登记、归档和数据库管理,防范知识产权的流失,给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2 当前军队院校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分析

2.1 知识产权保护观念较为淡薄

拥有科技成果不等于拥有知识产权保护。要不断加强知识产权的宣传力度,通过定期讲座、座谈交流、橱窗宣传、产权保护案例宣讲、产权保护工作手册等多种方式,让广大科研人员了解到知识产权与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各个环节密不可分,是与单位和自己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战略问题,真正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并在应用基础研究、预先研究或型号研制等项目技术方案形成、技术途径可行或者原理样机可行后,尽早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全方位对科研技术成果进行保护,让每名技术研发人员和管理人员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2 管理体制机制尚未健全

杂种优势是指一个物种的不同品种或者物种间的杂交后代的生物量、发育速度和产量的表型值优于两个亲本的现象[1]。20世纪50年代,世界各国开始研究杂交稻,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从事杂交稻研究。

月有盈亏,花有开落,世事没有极致的完美,生活总有或多或少的不尽人意。缺陷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学会跳出缺陷的框框、缺陷的桎梏,去追求,去创造。只有这样,缺陷才会演变成生命的奇迹,散发出无与伦比的美丽。每个人的生命轨迹都是最本真的存在,而且独一无二。许多先天缺陷的身躯,往往在付出努力之后,可以抵达许多智力健全的人终其一生也难以企及的高度。

2.3 知识产权转化应用存在障碍

由于受到体制制约、技术保密等因素影响,相比于地方高校而言,军队院校在知识产权转化方式、激励机制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小的政策障碍和现实困难,致使许多国防知识产权无法及时转化。特别是在军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的背景下,由于缺乏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如知识产权转化收益分配、职务发明人奖励等政策不能落实,都导致了军队院校的知识产权转化率比较低。

2.4 知识产权在科研过程中的效益发挥不足

军队院校作为国防科技创新、武器装备研发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其产生的各类创新成果,在国防科技和装备创新发展、服务部队战斗力和促进军民融合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要把各类创新成果作为知识产权加以保护,这些知识产权也是体现军队院校战斗力的一种重要载体。

2.5 人才队伍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军民融合战略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领域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也是衡量军民融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军民融合重大战略的深入推进,民参军积极性日益高涨,军队院校与工业部门、民营企业在军事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只有对军队院校的科技创新成果加以保护,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才能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对核心技术的掌控力,提高军队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加强军队院校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科技创新的牵引作用,可有利于国防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这是落实军民融合战略的现实选择。

3 加强院校知识产权保护策略思考

3.1 提升院校人员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

当前,军队院校人员对知识产权普遍认知程度并不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而院校也大多以在权威性期刊上发表多少数量的文章、获得多少数量的成果奖励等作为评价人员工作业绩的标准,缺乏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视。这些思想的存在都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技术成果在产生之后,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及时,有些甚至因已发表或发布受不到应有的保护。

3.2 建立科学的知识产权管理与服务体系

知识产权保护是技术创新的前提和根本保证,是科技创新的助推器。国防科技创新能力,代表着军队院校的科研能力水平。在科技兴军的新形势下,加强军队院校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保护军队院校的科研成果,并能促进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研院所、工业部门等科研密集型单位都普遍较为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已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和服务体系,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移和转化,很多研究成果通过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营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军事效益,极大地促进了优质科研成果的产出,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科研人员研发的积极性,科技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3.3 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

武器装备技术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只有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才能够为院校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应持续加强专利代理人培养,邀请专家来院讲学,开展相关学术研讨活动,派人员参加国防知识产权培训,通过多种方式,为军队院校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且实践操作能力强、熟知知识产权工作的高水平国防知识产权人才。

3.4 开展专利信息分析研究工作

在现有技术文献中,专利文献占60%,论文文献占30%,其他文献占10%,专利文献远大于其他文献。为发挥专利的作用,应加强专利信息分析研究力度,通过专利信息分析研究,为科研人员在项目立项论证、关键技术攻关、研制生产等过程中提供帮助,用以深入全面了解国内外装备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相关技术专利布局、技术变化、已解决的问题,跟踪相关技术专利动向,并且在吸收现有技术、避免重复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发明创造。

3.5 鼓励专利成果推广应用

对于军队院校来说,一方面要加强专利申请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强专利成果的推广应用。应在科研管理过程中,分析科研成果哪些可以进行专利保护,并注重整理分析现有专利成果,哪些成果可以进行转化应用,在不泄密的前提下,哪些成果可以进行军转民,促进专利成果的军民融合发展,提高院校装备技术和服务的影响力。

4 结语

加强军队院校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完善科研创新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具体措施,是当今知识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科技创新不可忽略的环节。当前,军民融合深入推进,民参军、军转民等合作不断深化,加强对院校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不仅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也有利于增强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在军民融合的进程中保持军队院校的核心竞争优势。

“那是,我不喜欢的工作我都干五年了,人一辈子有几个五年?我想过得幸福点,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儿,过自己喜欢过的日子,这要求过分吗?”

参考文献:

[1]傅瀚宵.论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对于国家技术创新的重要性[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34-37.

[2]黄金花.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1):61-62.

[3]秦亚杰,陆毅.高校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J].教研资料 ,2006(4):534-535.

中图分类号: D923.4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9727/j.cnki.cbwzysc.2019.10.034

[引用格式] 章阳,郑磊,赵邵蕾.军民融合发展下军队院校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思考[J].船舶物资与市场,2019(10):92-93.

收稿日期: 2019-08-04

作者简介: 章阳(1981-),男,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科研学术管理工作。

标签:;  ;  ;  ;  

军民融合发展下军队院校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