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_激励模式论文

激励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_激励模式论文

激励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业和品行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一些学校,特别是非重点学校,解决这一问题,无疑对于大面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我们试图在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出一条帮助学校解决学生学业和品行问题的路子,以下是我们有过的思考和作过的探索。

一、激励教育的理论思考

(一)激励教育的内涵

激励,从字面上看是激发鼓励之意。它所强调的是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挖掘人的内在潜能,从而促使人们在学业上、事业上取得成就。激励教育就是创造一种教育上的合适环境,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潜能,促使他们在学业、品行和个性方面的主动、健康发展。

学生的健康发展是目的,而激励只是手段,但激励的对象不仅仅是学生。学校的活动主体包括了学校领导者、教师和学生。他们的交互作用是学校教育活动运行的基础。学生学校生活积极性的激励要靠教师自觉、主动和富于创造性的劳动;而教师的这种积极性又有赖于学校领导者通过科学的管理予以激励;教师以及学校领导者的激励又有赖于教育行政机关乃至全社会的支持和理解。因此,激励教育的激励对象既包括了被教育者,又包括了教育者,而激励主体既有教育者又有社会各界。从更广的意义来说,激励教育的最终成果除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之外,还有教师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

(二)激励的机制

激励机制之一:个体行为与其结果互为因果,一定的行为引起相应的结果,而结果的反馈则可影响以后的行为,这种反馈作用以情感因素为中介。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主要是情感性因素,如期望水平、自信心、成败体验等。情绪的认知理论认为,引起某种情绪的主要不是环境或事件本身,而是人对环境或事件的评价。对于一个分数,如果给予消极性的评价,则会引起学习者消极性的情感体验。由于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是在有目的状态下运动的,人在潜意识中对成功或失败的预期,往往左右着人的行为,所以消极的情感体验会使个体对行为的调控不由自主地指向失败,于是又导致不良的结果,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对于同一分数,如果给予积极性的评价,则学习者会激发起自尊、自信、自强等情感,促进追求成功的行为。因此,教师要考虑:一要创造使学生成功的环境或事件;二要引导学生对环境或事件作积极性的评价,引发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学生的原因与结果之间的良性循环。

激励机制之二:学生、教师、家长的情感性因素交互作用,并影响到各自的行为。学生的活动不仅处于自身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系统之中,还处于与教师、家长交互作用的更为复杂的系统之中。其中情感性因素的交互作用尤为突出,这主要体现在三者情感的依赖性上。学生对进步的向往,对成功的喜悦,对自我的欣赏,依赖于教师、家长对其抱有的赞赏、期望、鼓励等积极的情感态度: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热诚、对教育对象的挚爱、对教育成果的欣赏,既有赖于学生对学习的热忱、对教师的信赖、对自身的尊重,也有赖于家长对教师的理解、尊重和赞赏;而家长对子女的喜爱、欣赏和对教师的信赖、感激,则有赖于其子女和教师有如上述的积极情感。三者相互激起的某种情感会反复交互作用而越来越强烈,形成情感共振状态。上述的积极情感所形成的是良性共振。反之,则是恶性共振。当学生、教师、家长三者互相失望、互相埋怨、互不顺眼时,教育的力量也就变得不和谐、不协调了;而一旦三者失去了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教育也就失去了获得成功的支柱。因此,要注意从形成积极情感的良性共振入手,营造起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气氛。

(三)激励教育的理论基础

1、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其结果不仅受智力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非智力因素,诸如情绪、态度、兴趣、动机的影响。非智力因素构成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系统。普通学校的学生都是智力发展正常者,亦即能力系统处于完好状态,因而其学习活动的效果更多地取决于动力系统的状态。著名心理学家特尔曼从1921年开始对一千多名超常儿童进行的延续了几十年的追踪研究表明,高成就者与低成就者在心理素质方面的显著差异是在理想、进取心、自信心、坚持性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因此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以促进他们各方面的发展。

2、教育心理学关于教师期望的研究认为,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有力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罗森塔尔和杰克逊1968年在其实验中发现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伯鲁菲和古德1970年提出了教师期望实现的一般模型:教师对不同学生的行为和成就抱有不同的期望;由于期望不同,教师对不同学生的态度有不同;教师的态度告诉了学生,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如何。这影响着学生的自我概念,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学生的以上方面塑造着他们的成就和行为,使之越来越接近先前教师对他们所期望的。上述学者在其研究中发现,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优生多于差生;对学生的表扬,优生多于差生;对学生反馈,优生多于差生。在我国学者的一些研究中也有同样的发现。这些是造成优差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

3、美国心理学家赞德和福华特关于成就动机同角色模式及社会身份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人们的成就动机是随着社会身份的变化而改变的,在合适的关系和情况下,人们都可以被诱发出高成就动机和相应的行为模式。任何一种角色都有着相应的角色标准或规范,它是行为赖以产生的依据,例如,好学生应该是怎么样,差生应该是怎么样等。一旦个人具有某种角色身份,他人会以相应的标准要求他、期待他,他也以相应的标准要求自己。差生或者后进生的标签一旦贴到某学生的头上,这一卑微的角色身份就会使他承受他人的冷眼,陷入无可奈何、自暴自弃的消沉情绪之中,进而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并影响到成就动机水平。因此,反对把学业上、行为上暂时困难的学生叫做差生或后进生成为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呼声。

4、美国心理学家韦纳的归因理论认为,个人往往会有意无意地把事情的成败归于某种原因,或者是个人的努力程度,或者是个人能力的高低,或者是工作任务的难易,或者是外部的偶然因素等。学生的归因方式影响着他以后的行为。如果学生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外部的、不可控制的以及不稳定的因素时,就会得过且过,不思努力。因为他觉得自己对学业的结果难以左右。如果学生把失败归结为内部的不可控制的、而又稳定的因素(如能力)时,他会由于感到对改变现实状况无能为力而放弃努力。学业上常遭失败的学生往往采取上述不正确的归因,并进而形成其错误的归因图式。这种归因图式是造成他们在放弃努力与学业失败之间的因果恶性循环的重要原因。因此,学校应不断创造机会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并引导他们作正确的成败归因,从而形成和巩固其正确的归因图式,改变其错误的归因图式,实现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良性循环。

5、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60年代提出来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百分之九十五学生的能力倾向差异只是学习速度的差异,而不是水平差异,因此,教师只要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与适当的学习帮助,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能学好每一门学科,达到确定的全部教学目标,获得优异的学生成绩。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激励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实施概况

80年代中,中山市杨仙逸中学开展了以激励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实验,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与此同时,韶关市南雄中学莫名高老师也在该校开展了激励教育实验,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为了找到一条改变处境不利学校现状的路子,1992年中,我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并先在江滨中学和启发中学开展了新的激励教育实验。实验开展不久,便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接着,中山市其它一些学校,如小揽中学、东凤中学等也闻讯而来学习,自发地开展了激励教育。到1995年中,全中山市已有70多所中小学吸收了激励教育的一些成功做法,改进对困难学生的教育工作。

在实验中我们坚持以下原则:一是自愿性原则。不靠行政命令推行实验,而是由学校自愿开展。许多学校都是知道了实验学校的显著效果之后而自发开展实验的。二是创造性原则。我们主张在总的实验思路的指导下,各学校、各教师在具体的教育变量设置方面,发挥各自的创造性。做法不求划一,但求有效,因而在实践中,学校和教师不是被动的执行者,而是主动的研究者、改革者。

实验采取行动研究法。它不追求严密的控制和测量。因为在事实上,一旦实验在一个学校里开展,整个学校便设置了一个实验环境,而所谓对比班也不可避免地处于这一环境中,因而难以有严格的实验设计中的那种实验班与对比班的比较。它追求的是历史的比较,是学校实实在在的变化。

(二)实验目标

实验目标包含几个具体方面:1、激发学生参与学校生活的积极性,增进他们对学校、老师的情感,从而奠定“留得住”、“坐得下”的情感基础。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尊、自信,促使学生从“厌学”向“乐学”、“学好”转化。3、引导学生在以上情感的推动下,积极上进,争取学业和品行方面的成功。4、寻找减少“流失生”、“差生”的可行途径,提高教师做好新时期德育工作的能力。

(三)教育变量的设置

教育变量是实验中的自变量,它是实验的关键。整个实验的过程,实质上是设置教育变量,并发挥这一变量的作用的过程。在实验中,许多学校创造性地设置了一些教育变量,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1、学校与班级学生管理制度的调整。在学生管理上实行多奖励少惩罚,使各个层次上的学生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奖励。例如东凤二中制定的“学生奖励条例”设立了13项奖项,其中包括了只要差生改正一个方面的缺点就可得到的“单项进步奖”。

2、教师教育行为的调整。教师在教育行为上实行多鼓励少批评,使长期处于批评阴影下的学生看到希望的和光明,激发起进步的勇气和信心。例如东凤中学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不准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训斥,不准随便让学生写检讨、写保证书,不准罚学生抄书、扫地,该校一位班主任在帮助一位受过留校察看的学生时向他保证:“一不赶,二不罚,三不向学校和家长告状,四不在公众场合批评”。这使该学生既感动又触动,以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3、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教育从本质上是一种活动,但这里的教育活动更强调的是让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参与到其中,它强调在活动中进行教育,具有发生作用的潜移默化性、非强迫性,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因而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并受学生欢迎。在该实验中,老师们设计与组织了多样多样的教育活动。例如江滨中学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十佳活动”,让大部分学生都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在自己所具特长的领域取得成功,从而改变差生的失败心态。启发中学一位班主任开展了另一种“十佳活动”:每学期两次评选十个方面之一最突出的同学,如班级工作最突出的同学、改正错误最坚决的同学、勤学好问最主动的同学等。小榄一中开展“全班之最”活动。黄圃镇中学开展了“我为学校做好事”、“我为同学做好事”活动。

4、教学处理上的改进。在教学处理上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分层次,多反馈”的原则。在具体做法上有:(1)分层次留作业,即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基础选择难度不同的作业。(2)测验的优惠政策,即允许学习困难的学生测两次,取其最高分。学生第一次测验不好,经老师辅导后在第二次测验中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3)学习评估上的鼓励政策,即让学生明确“提高一分也是进步”的观念,学生成绩每提高一档次(例如5分)就给予表扬,从而减少不及格阴影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干扰,促使他们通过一分分的努力和一分分的自我激励去取得更大的成功。(4)学习目标上的细要求,即把对学生学习活动上的要求分解为较小的目标,让学生通过逐个目标的实现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设立学习良好表现的积分制度,每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良好的表现时,如课堂回答问题正确、作业端正等,便可得奖励分,以后根据累积分评优。

5、家庭教育的协调。教师变以前常向家长告状的做法为常向家长报喜,从而增加家长对子女的积极影响。每当学生获得表彰或奖励时,便及时以表扬信、报喜书、电话联系等形式向家长报喜。另外还通过家长会、家访与家长分析学生的进步,辅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方法。例如江滨中学向家长宣传,在教育子女中要“多一点指导,少一点指责;多一点锻炼,少一点包办;多一点商量,少一点限制;多一点信任,少一点放任”,得到了家长的普遍接收和赞许。

6、学校教师的激励。学校领导者注意引导教师从学生的点滴进步中感受教育成功的喜悦,摆脱以前那种教育失败阴影的困扰,增加教育成功的信心。学校领导还得注意引导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研究学生,研究教学,研究德育工作,从而在学生成长的同时获得教师自身的成长。

以上的教育变量的设置都围绕着实现上述两个激励机制中所包含的两个良性循环。

三、实验的初期效果

经过三年实验,取得以下的初步效果:

1、学生的学校生活积极性提高,学校的吸引力增强,非正常流动学生减少。江滨中学实验前后三年比较,非正常流动学生减少了将近一半,1994年只有1人。东凤二中以往每学期都有40—50人流出去,现在流出去的学生又倒流回来,甚至连进了镇重点中学的一些学生也流回来。

2、学生的品行有较大的进步。首先是学生违法违纪率大幅度下降。江滨中学在实验开展以来,学生违法记录为零;中区中学、东凤二中的学生违法率也为零。学生违纪率总体水平降到百分之一以下。其次是后进生转化率提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有的学校达百分之九十以上。另外,以往“逢二必乱”(即初二时学生问题最多,出现发展上的马鞍型)的规律得到了改写。江滨中学近年来坚持开展学雷锋活动,每年都接到两百来封表扬信。

3、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热情有明显的提高,例如江滨中学三年来学生的学习成绩呈向上发展趋势,在全市的成绩排位从较后变为中上。毕业生报考高中的比率从1993年的不到一半提高到现在的百分之九十五。

4、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改变,教育能力有了提高。江滨中学开展实验几年来坚持不增加课时,不补课,让学生有时间参加课外活动,取得生动活泼的发展。教师普遍注意以爱心、关心、热心去引导和帮助学生,并在实践中探索教育的新路子。教师搞研究、写论文的热情高了,许多教师写了质量较好的研究论文,班主任的论文百分之八十是关于激励教育方面的。

5、家长对学校的态度变了,学校的社会声誉高了。以前,“进江滨中学念书”曾被家长作为吓唬不听话的小孩的话,现在家长对小孩在该学校念书放心了,并称赞说,学生到江滨后变好了。现在许多家长都常主动为学校的教育活动出力、捐款、捐物。社会各界对激励教育予以了认可:中山市电视台拍制和播放了江滨中学开展激励教育的专题节目,该校还一再受到各级领导的表彰,被评为先进单位、文明单位。开展激励教育较先的杨仙逸中学现在成为了该市较有名气的学校之一,其经验在全国性的教育理论刊物得到了介绍。这在实际上又形成了学校与社会之间交互作用的良性循环:学校的工作得到了社会的理解、支持、认可、赞赏,这又会激起学校更强的社会责任感、职业荣誉感而导致更为卓有成效的教育行为。

总的来说,三年来,实验所追求的学生自身行为结果之间的良性循环,学生、教师、家长三者交互作用的良性循环,学校与社会交互作用的良性循环已初步形成,它们所构成的合适的教育环境已经并将继续促进着教育的成功。

* 施铁如、莫名高参加了课题计划的制定和指导工作;伍柳亭、陈渡疑、张镇鎏、罗鸿均、何富雄、刘传沛、严锦亨参加了课题实施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彭立新参加了课题的测试工作;各实验学校的领导主持了本校的实验工作;中山市教委对实验予以了关心、支持和指导。

标签:;  ;  ;  

激励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_激励模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