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住宅工程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原因及控制论文_张万国

张万国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310024

摘要:现在住宅工程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裂缝既会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同时还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本文主要分析了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形成的原因和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大步伐紧追其后,形形色色住宅小区也陆续建成,在批量住宅工程出现,同时其安全质量也深受人们关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房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结构的裂缝,是目前住宅工程出现最多的质量通病之一。作为技术人员的我们应该对其进行思考,如何才能有效地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及防治措施。

大量的工程实践分析表明,大多数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都是带裂缝工作的,只是有些裂缝属于微观裂缝,当外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时,一般对结构的使用无大的危害,根据规范允许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有些裂缝在长期的荷载或外界物理及化学因素作用下不断产生和发展,引起混凝土保护层剥落及钢筋锈蚀,使钢筋混凝土强度和刚度削弱、耐久性降低,甚至会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此时控制混凝土裂缝开展是非常必要的。以下主要对一些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进行分析,并于此提出相关的控制措施及弥补处理。

2、施工原因产生的楼板裂缝形式

工程实践表明,有相当一部分施工原因产生的楼板裂缝与设计原因产生的楼板裂缝在形式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其主要原因无论是设计失误还是施工失误都将导致楼板承载能力的不足,当作用在楼板荷载超过其承载能力时,就将引起楼板开裂,如当设计配置负弯矩钢筋不足时可能产生板面四角斜裂缝,当施工时将负弯矩钢筋踩落在板底也可能产生板面四角斜裂缝。当然施工原因产生的楼板裂缝与设计原因产生的楼板裂缝在形式上有些不同的地方,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以下是施工原因产生的楼板裂缝形式:

2.1板面四角斜裂缝。这种裂缝出现在板面的四个角,裂缝方向与板边几乎成45°角。

2.2板底跨中裂缝。这种裂缝出现在板底,垂直于受力钢筋。如图一所示。

图一 图二 图三

2.3板底平行于短跨受力钢筋方向的裂缝。这种裂缝出现在板底,平行于短跨受力钢筋方向,如图二所示。

2.4板底对角线处裂缝,这种裂缝出现在板底,沿着板的对角线方向。

2.5板底不规则裂缝。这种裂缝出现在板底,呈现不规则,且没有规律性。如图三所示。

2.6预埋管线处的裂缝。这种裂缝出现在预埋管线的下面或上面,即板底或板面。

2.7板面四周裂缝。这种裂缝出现在板面,沿板的四边近墙或梁处。

上述各种裂缝,严重者出现贯穿现象,轻者影响美观,重者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如沿着混凝土楼板施工缝处出现的裂缝一般是施工处理不规范引起的。下面就着重分析造成裂缝的主要的施工原因。

3、产生上述裂缝的施工原因

3.1模板工程施工原因

(1)模板支撑未经计算或水平、竖向连系杆设置不合理,造成支撑刚度不够,当混凝土强度尚未达到一定值时,由于楼面荷载的作用。然而模板相互重叠导致板厚度不够,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现象普遍存在使得板厚与设计要求不相符。模板支撑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支撑立杆的间距一般不大于900㎜。另外,板厚不足,楼板刚度减小,从而加大了其的变形程度,导致大跨度板脚裂现象容易发生。

(2)由于工期短,施工单位又不想多花钱,拆摸过早或者在砼未达到终凝时间就上荷载,这些因素都可能直接造成砼楼面早期强度低或无强度,在承受弯、压、拉应力时,导致楼板产生内伤或断裂

(3)当模板支撑支承在回填土上时,回填土既未夯实,也未采取其他措施。混凝土浇捣后填土沉陷,模板支撑随着下沉,使混凝土楼板产生超值挠曲,引起开裂。

(4)因为在楼层组装后,荷载传至底部,将上几层的荷载通过坚向支撑传到二层楼面,而二层楼板支撑又已经拆除,致使二层楼板超载,引起二层楼板开裂。

3.2钢筋工程施工原因

(1)偷工减料,在板的四周支座处未按设计图纸要求放置板的负弯矩钢筋,未按设计图纸要求主要是指未放置或少放置;同时在板的四角未按设计图纸要求放置射筋或在板的四角纵横向负弯矩钢筋未重叠放置。

(2)板的负弯矩钢筋特别是四角处负弯矩钢筋的绑扎位置因未设置小支架将其牢固固定,在浇筑混凝土时,操作人员随意距踩踏筋,破坏了原来结构,混凝土浇捣后此处保护层变大,板的计算厚度减小,楼板受力后出现裂缝。

3.3混凝土工程施工原因

l)楼板混凝土浇筑时,既无控制板厚的工具,也未做有效的标高标记,而是凭操作人员的经验和感觉,因此很难保证板的厚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从而降低了楼板的承载能力,当荷载超过此时的承载能力极限时,引起开裂。

2)对砖混结构的多层住宅,砖墙标高不准,常高于模板面3-4cm,这就导致楼板在支承处的厚度少了30-40mm,降低了楼板的承载能力,使得楼板容易在支撑边产生裂缝。

3)混凝土浇筑后,没有及时浇水养护,并没有保证一定的养护期,使混凝土保持湿润状态,也没有采用其他有效措施,夏季暴晒,冬季受冻,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也降低了混凝土的承载力和抗拉能力,容易导致楼板开裂。

4)混凝土浇筑后,没有经过一定的养护期,混凝土尚未达到一定的值时(规范要求1.2Mpa),就安排后续工序施工,甚至吊运重物冲击楼板,使楼板出现不规则裂缝。针对裂缝形成的不同原因有目的性的采取预防处理办法,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管理,完善施工监管及质量验收手段,可以有效的缓解现浇钢筋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5)在板的任意留施工缝,不按要求处理施工缝,使新旧混凝土结合较差,容易产生沿施工缝的裂缝。

四、在施工中防治裂缝的措施

4.1模板工程措施

表一

l)保证模板的刚度。模板支撑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首选钢管作支撑立杆,立杆间距一般不大于900mm。如果选用圆木支撑,圆木尾径不小于70mm,立杆间距不大于500mm,中间要加设水平拉杆,圆木支撑尽可能不要搭接,两端要锯平,立杆安装要垂直。

2)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拆模不能过早。现浇混凝土结构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为了能准确地反映现浇楼板混凝土的强度(如表一),浇筑混凝土时可制作多组混凝土试块,与现浇楼板混凝土同条件养护,分别测出不同龄期的试块强度,从而判断何时拆模较为合适,不造成工程质量隐患。

3)在回填土上的模板支撑,填土应夯实,支撑下应加设足够厚度的垫板,并有较好的排水措施。

4)及时清理变形、变质严重的模板和支撑,以免造成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隐患。

4.2钢筋工程措施

l)对于板周边支座处的负弯矩钢筋、板四角的放射形钢筋,绑扎时位置应正确,为保证浇筑时这类钢筋不下落,必须设置钢筋支架,将这类钢筋牢固架设,支架的间距小于1000mm.

2)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在板周边支座处的负弯矩钢筋、板四角的放射形钢筋范围处设操作跳板,供操作人员站立。如果是现场拌制,还要搭设运输通道。

3)严格保证钢筋位置,严格控制钢筋的保护层。预制垫块厚度应控制在20mm左右,强度不小于C20。操作人员不得踩踏在上述钢筋上作业。

4)保证钢筋下料准确无误。平法标注的板周边支座处的负弯矩钢筋、板四角的放射形钢筋长度不包括 弯钩长度。

4.3混凝土工程措施

l)保证楼板厚度,在浇筑混凝土前应设置标示板厚的三脚标架,操作人员必须严格依据三脚标架控制板厚。

2)严格控制各材料用量,工地必须配备称量工具,做到专人专用,拌制混凝土时,必须严格按配合比下料,严禁贪图方便,任意加料加水,影响强度。

3)混凝土养护应充分、规范。浇筑完后,12h内应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养护时间一般不得少于7d,对掺终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施工现场必须安装供浇水养护的水管。高层建筑尚应设计有足够扬程的临时用的水泵和水源。

4)在养护期内,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进行后续工序的施工。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楼板上不得吊运堆放重物,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大于10Mpa的情况下,吊运重物时,重物堆放位置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对楼板的冲击影响。

五、结语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结构的裂缝,是目前多高层住宅工程出现最多的质量通病之一,要做到人员调配合理、材料供用充足、施工方案科学、施工进度适当,将裂缝尽可能消除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 黄兴.住宅现浇板裂缝产生的原因与防治[j].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05(04)

[2] 陈少聪.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j]. 山西建筑. 2006(11)

论文作者:张万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7

标签:;  ;  ;  ;  ;  ;  ;  ;  

浅析住宅工程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原因及控制论文_张万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