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车企布局充电桩市场论文

外资车企布局充电桩市场

文/ 靓科技

外资车企在华大范围的布局充电桩,无论对于市场,还是消费者来说都是利好的消息。

2020年底,新能源补贴便退出历史的“舞台”,中外车企皆蓄势待发,准备在未来更加激烈的新能源市场舞台上一决高下。尤其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庞大,届时将是全球巨头与本土企业真正开始交锋的一刻,用户痛点“充电难”问题无疑不能“拖后腿”。于是,各大外资车企巨头便将触角伸向了中国充电桩领域。

外资车企纷纷进军中国充电桩领域

7月11日,大众汽车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星星充电、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江苏常州宣布,由四家共同出资组建的充电桩企业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其主营业务将是星星充电提供技术支持,为大众、一汽及江淮三家股东用户提供定制化的充电产品和一站式解决方案。

随着2015年我国正式公布的工业4.0规划,其中明确指出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了制造业对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同时也提出要能够在工业制造中实现智能设备和产品的制造发展。而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自动化设备平台以其高度灵活性和编程性特点,能够满足批量化的生产需求,还可以实现批量多产品的快速更换生产制造。但是工业机器人仍是以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其运动精度和动态特性等还不能够满足当下一个工业生产线的柔性配置和制造系统,因而要求能够展开对面向现代柔性制造的工业机器人高精度技术的相关内容研究。

大众入局充电桩领域,最直接的动机是通过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用户的充电体验,带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此外大众拟借力开迈斯打造一个基础设施生态,结合车联网的发展,囊括更多附加服务。

即便宝马大批量的新能源车型还未抵达中国战场,但一年布局2万个及时充电桩,可见宝马对新能源充电设施布局的野心。

2019年6月,由戴姆勒、宝马、大众等7家德系巨头联合成立的充电基础设施平台Hubject与四家中国本土关键CPO建立了合作关系,未来将一同探索精细化城市充电网络运营的新标准和新模式。

虽然目前的充电桩保有量已经有一定的量,但充电难问题依旧困扰着消费者。尽管有一部分消费者实现了随车安桩,但还是有很多的车主因为没有固定车位、物业阻拦等问题无法安装私人充电桩,这极大的增加了用户使用新能源车的成本,也降低了新能源车主的使用体验,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站在自身品牌的角度上面来说,外资车企入局充电桩行业,也有利于自身品牌的发展和推广。

扩展自身的产业链,占领风口,以便日后掌握一定的优势和话语权是目前主机厂们的共识,大众不会成为唯一在国内充电桩领域开疆扩土的外资车企。

由图10可以看出:水处理药剂未加入前流程出水水样发黑,加热3 h后出现黄色沉淀;加入水处理药剂后流程出水水样清澈、透明,加热3 h后未出现黄色沉淀,说明水处理药剂有效去除了水中硫化物。

2019年5月,特斯拉宣布,预计今年年底V3超级充电桩将进入中国市场。随着特斯拉第三大超级工厂——上海工厂即将竣工投产,中国将成为特斯拉的主战场之一。特斯拉推出V3超级充电桩是为了解决用户充电痛点,为旗下车型大规模推广做准备。

进入2018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度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充电桩的需求已被激活,充电桩数量和充电频率都达到了一定程度。从行业数据看,截至2019年6月,我国充电桩保有量100.2万台,其中公共桩41.2万台,私人桩59.1万台。以当前344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计算,车桩比约为3.43:1,虽然距离理想状态1:1比例还有差距,但已经是全球领先的水平。

充电运营商迎来盈利喜报

尽管充电桩存在资金投入大、盈利周期长、回本慢等问题,但随着国内政策补贴的倾斜,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扩大,运营市场逐渐成熟。外资车企此时进入国内充电桩领域也适应了市场的需求。

国外车企在我国建立充电桩可谓是意味深远,照目前的局势来看,外资车企杀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是势在必行。此时是切入充电桩布局最好的时机,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2019年3月初,新能源充电行业迎来振奋人心的消息,2018年财报数据中,充电运营头部企业特来电在经历多年亏损后,终于转亏为盈。特来电的盈利让其他企业看到了希望,充电行业的春天似乎就要到来。

充电难问题依旧严峻

日前,宝马集团正在全方位的布局新能源,不仅一大堆新能源产品已经在路上,同时还覆盖了充电、品牌体验等多个方面。据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宝马集团在华已有8万多个充电桩,即时充电桩遍布全国180多个城市;预计2019年底,充电桩数量将增加至10万个。

4.1.1 游泳自救能力是游泳者在水中出现危机状况时运用自身所掌握的技能自救脱险的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水上救助能力是救助者对水中遇险者在岸上实施救助的知识和技能。

(2)游离态的SO2-4 离子结构为对称的正四面体,电荷中心位于质点中心,结构稳定,不易被破坏(O-S键不易断裂),因而难以启动TSR反应。Amrani等[20]的研究表明,离子的接触离子对(Contact ion-pair,简称CIP)相对于游离的更容易引发TSR反应。在硫酸盐接触离子对结构中,阳离子(Mg2+、Ca2+、Al3+)接近于带负电的,由于异性电荷间的静电作用离子的正四面体结构发生偏变形,电荷中心发生偏移,远离阳离子端的电子云密度降低,O-S键键能降低,更容易断裂,从而启动TSR反应。

从另一方面来说,车企参与充电运营服务也符合新的市场趋势,从简单的车辆制造商、销售商变为出行综合服务提供商。在新能源汽车即将面临完全市场化竞争的当下,车企扩展自身的产业链,无疑是想占领风口,以便后期市场爆发时处于优势地位和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1.组织边界柔性化。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对相对封闭的传统分工模式和组织结构产生颠覆性影响。以企业组织为例,互联网构建了更为广阔的行业生态系统,为了更迅速地感知市场机会并有效配置组织资源,企业成长为生态平台,与其用户、供应商、销售渠道、服务商等外部组织或个体形成开放性合作,促进价值传递和利益共享,传统企业组织相对严格的边界被打破。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产业链上下游只有解决用户痛点,让充电像加油一样“即时”,消除车主充电焦虑,把握住用户真正的需求,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接纳并试用新能源汽车。此时大众、宝马、戴姆勒在华大范围的布局充电桩,无论对于市场,还是消费者来说都是利好的消息。但对于国内自主品牌的充电桩运营商来说,有着自身品牌效应的外资巨头加入市场竞争,无疑是巨大的挑战。FlC

标签:;  ;  ;  ;  ;  ;  ;  ;  

外资车企布局充电桩市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