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类药物致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分析论文_古丽娜尔·肯加拜1,阿依古丽·托列吾汗2

1.新疆哈巴河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新疆哈巴河 836700;2.新疆哈巴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新疆哈巴河 836700

【摘 要】目的:对青霉素药物导致的泌尿系统不良反应情况予以分析及判定。方法:笔者为探讨青霉素类药物致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分析,选取本院收治的青霉素类药物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泌尿系统不良反应现象,并对其给药剂型、给药方式及泌尿系统分布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本研究50例患者中,主要为患者经口服给药途径治疗的不良反应占比(44.00%)较多,且以片剂为主要占比,占比率为68.18%,其肾功能衰竭为主要泌尿系统损害,占比66.00%。结论:给药方式、剂型均会影响到青霉素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且在不良反应所致的泌尿系统损害中以肾功能衰竭为主要不良反应,故临床中需在予以青霉素治疗的同时,需对其肾功能予以必要的监测,还需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以此提高临床效果,降低不良反应。

【关键词】泌尿系统;青霉素;不良反应;剂型;给药方式

青霉素为临床中常见的抗菌药物类型,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对Ge+、Ge阴性具有抑制效用[1],青霉素可分广谱、窄谱及耐酶青霉素等,但临床中应用青霉素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易产生较多的不良反应,其中以泌尿系统不良反应较为常见[2]。本研究为探讨青霉素类药物致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分析,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予以青霉素治疗所致的泌尿系统不良反应患者的青霉素使用情况,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资料

笔者为探讨青霉素类药物致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分析,选取本院收治的青霉素类药物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泌尿系统不良反应现象,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上限值70岁,下限值18岁,年龄平均值(40.25±10.33)岁。

1.2 方法

本研究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采取青霉素类治疗导致泌尿系统不良反应的,并分析相关因素。

1.3 观察指标

观察本院收治的青霉素类药物治疗的50例患者所致不良反应情况的结果,并予以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用“%”的形式,表示本院收治的青霉素类药物治疗的50例患者所致不良反应情况的结果为计数数据,并用卡方值检验,在用SPSS20.0软件核对后,当本院收治的青霉素类药物治疗的50例患者所致不良反应情况的结果表现有差别时,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对比给药方式所致的不良反应情况

本文研究中,行青霉素治疗的泌尿系统不良反应50例患者中,其口服用药22例,静脉注射15例,经口服给药、静脉注射的不良反应占比均较高,见表1:

2.3 比较2组的给药剂型所致的不良反应情况

本文研究中,在青霉素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分布的情况下,肾功能衰竭占比65.00%,均较其它泌尿系统的不良反应占比高,见表3:

3 讨论

青霉素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虽青霉素所致的毒性较低,但发生过敏反应的现象仍然存在,例如血管神神经性水肿、药物热及过敏性哮喘等[3],严重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对患者注射青霉素前需进行皮试测验,除青霉素所致的不良反应外,抗生素所致的不良反应发生部位为泌尿系统,故临床中需加强对服用青霉素患者的泌尿系统进行监测,以此降低不良反应。

本文研究中,本文研究中,行青霉素治疗的泌尿系统不良反应50例患者中,其口服用药22例,静脉注射15例,经口服给药、静脉注射的不良反应占比均较高,提示了关于青霉素的给药方式,主要以口服为主,但并非口服给药易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4-5]。本文研究亦显示,本文研究中,22例口服用药患者中,其片剂发生的占比率为68.18%,且在青霉素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分布的情况下,肾功能衰竭占比65.00%,均较其它泌尿系统的不良反应占比高,P值在0.05以下,表明片剂所致的不良反应较多,因素与其崩解速率相关,故临床中将青霉素类药物多制成为胶囊,可降低不良反应[6-7],与此同时,以肾功能衰竭为主要泌尿系统损害,有研究表明,青霉素本身或降解物质可生成半抗原[7],可在血清蛋白质、红细胞下生成抗原,知识红细胞坏死,其溶血产物可导致肾小管阻塞、坏死,故导致肾脏毒性增加,导致肾功能衰竭。其蛋白尿主要为肾小球、小管的率过滤急剧增大,促使肾小球阳离子破坏出现蛋白尿[8-9]。白保国学者[10]亦在《青霉素类药物致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分析》一文中,表明剂型、给药方式均会对药物的不良反应产生影响,且以肾功能衰竭为主要泌尿系统损伤部位,故临床中需在予以患者青霉素治疗时,加强对肾功能的检测,合理规划用药方案,将不良反应将至最低,其结论与本文研究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给药方式、剂型均会影响到青霉素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且在不良反应所致的泌尿系统损害中以肾功能衰竭为主要不良反应,故临床中需在予以青霉素治疗的同时,需对其肾功能予以必要的监测,还需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以此提高临床效果,降低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刘兆明.浅论青霉素在临床应用中所导致的特殊不良反应[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6):68-70.

[2]沈翠娥,潘会君.大剂量青霉素在驱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策略[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7,26(5):335-337.

[3]宁俊凯,陈清.临床药师干预前后苄星青霉素致严重不良反应的实例分析[J].中国药房,2015,26(5):699-701.

[4]李晓波.青霉素类抗生素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以及规律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23):173-174.

[5]崔冬梅.262例青霉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4,27(4):888-890.

[6]李翠娴.哌拉西林舒巴坦钠与苄星青霉素联合治疗一、二期梅毒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J].北方药学,2017,14(10):152-153.

[7]胡秀萍.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561例青霉素致不良反应[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17(1):119-120.

[8]高淑芳.空腹静脉滴注氨苄青霉素发生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J].上海医药,2014,35(23):30-30.

[9]林彩侠.青霉素类药物致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7,4(51):10057-10058.

[10]白保国.青霉素类药物致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7,4(33):6487-6487.

论文作者:古丽娜尔·肯加拜1,阿依古丽·托列吾汗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青霉素类药物致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分析论文_古丽娜尔·肯加拜1,阿依古丽·托列吾汗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