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750例梅毒抗体假阳性的原因研究论文_蒋雪英

郴州市妇幼保健院 湖南省郴州市 423000

【摘 要】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的原因。方法:选取前往我院行梅毒血清检查的梅毒患者750例作为观察组,并且将同期前往我院行梅毒血清检查的75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并给予PA确诊,比较两组的假阳性率。结果:观察组假阳性率4.67%(35/750),对照组假阳性率0.95%(7/750)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后再进行PA检测,能明显提高梅毒患者血清梅毒抗体检测的准确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原因

临床常见性病传播疾病类型中,梅毒是发病率极高的一种,该病的病原体主要为梅毒螺旋体,并且临床表现呈多样化,病情十分复杂。目前,我国梅毒患者人数越来越多,以及成为临床医学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1]。临床诊断梅毒时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清检查,而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及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则为常用方法,其中PA已得到认可,并且成为美国疾控中心检测梅毒的标准方法。ELISA因为操作难度低、结果准确性高以及成本低,当前在我国得到普遍的应用,但是不少临床研究报道指出,ELISA检测梅毒抗体会出现各种程度的假阳性,影响较为严重[2]。为了分析ELISA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的原因,本文对前往我院进行梅毒血清检查的750例梅毒患者作出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9月前往我院行梅毒血清检查的梅毒患者75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50例,女400例;年龄21-79岁,平均年龄(41.28±4.24)岁。同时选择同期前往我院行梅毒血清检查的75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其中男352例,女398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41.47±4.35)岁。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具体可见表1。

如表2所示,观察组患者的假阳性率为4.67%,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假阳性率为0.95%,将两组研究对象的假阳性率进行对比,发现有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假阳性为ELISA检测梅毒抗体常见现象之一,而造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由标本、使用仪器及操作、个人及方法学四个内容构成。(1)个人原因。首先是疾病原因。某些疾病(比如淋巴肉瘤、类风湿性关节炎、丙型肝炎、螺旋体感染、糖尿病、妊娠等等)均能够致使患者体内产生治疗性抗体、嗜异性抗体、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以及甲胎蛋白等,而反应时上述提到的特殊成分会产生某种吸附作用,形成假的显色反应,最后产生假阳性结果。其次是生理机能。ELISA试剂盒主要通过对梅毒螺旋体进行检测来确定疾病,从理论方面来说,ELISA位点并不多,结果特异性较高,但是因为人体血清抗原中假阳性位点问题并不少见,从而形成假阳性结果[3]。(2)标本原因。第一是标本保存存在问题。血液标本保存时间过长较容易产生细菌,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标本保存时间过久,血清标本中的IgG会聚集成为多聚体,同时AFP还能产生二聚体,从而产生假阳性现象。第二,标本溶血。血液样本溶血后,细胞内的酶以及具有酶样活性的物质会与底物非特异性结合,同时溶血后释放出的血红蛋白存在类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能少量在孔板上吸附,并且随着溶血程度加深而提高,若出现洗板不彻底现象时,则能够致使样本的OD值上升,从而诱发假阳性。第三,标本抗凝不完全。血液标本还没有完全抗凝便进行离心,从而致使析出的纤维蛋白比较容易在孔板中生成絮状物或者白色薄膜,如果清洗不够干净,残留部分在孔板中,较容易致使吸光度值偏高,从而形成假阳性。第四,标本受细菌污染。标本采集后以及分离血清时受细菌污染,能够致使内源性辣根过氧化物酶变多,同时对应的酶标记方法会形成非特异性干扰,进而产生假阳性现象[4]。(3)方法学原因。首先是空白对照。空白对照组在很大程度上可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比如反应孔存在刮痕,能够提高测定值,就算不设定对照组也会产生误读,从而出现假阳性。其次是灰带区状况。ELISA为定性检测梅毒方法之一,阳性与阴性间存在一条分界线,也就是判定值,一般情况下在判定值附件会存在特点范围,也就是灰带区。若检测结果处在灰带区的标本则较容易产生假阳性,需要重新进行检测。(4)使用仪器及操作原因。第一是试验温度。试验温度不适当(过高或者过低)均有可能导致血清蛋白出现异常现象,从而形成假阳性结果。基于此,临床工作人员应该最好在室温为18-25℃时进行检测。第二是拖带状况。全自动家养系统能够正确及快速加样,从而预防手工误差现象的产生,顺便对加样一致性进行保障[5]。但是大年的全自动加样仪并不能完全保障一份样本一个加样头。尽管加完样后能够自动清洗3次,但是高浓度的抗体或抗原标本进行检测后,拖带污染可能致使后面或者多孔样本出现假阳性。第三是操作原因。操作时部分因素也能形成假阳性结果,比如检测底物多次使用产生被污染或者底物长时间被阳光照射,均能够诱发假阳性结果;又或者孔板洗涤时存在溢出状况,阳性标本的反应液污染接近孔板,从而产生假阳性结果;又或者洗涤时,洗涤时间不够或者洗涤次数过少,洗涤不充分从而残留酶制剂残,也能够造成假阳性结果。第四,酶标仪。酶标仪比色过程中,出现反应板存在气泡或者被污染现象时,较容易产生吸光度值上升的状况,进而诱发假阳性结果。本研究中,观察组假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该结果说明ELISA检测血清梅毒抗体还需要进一步确认。

综上所述,ELISA检测后再进行PA检测,能明显提高梅毒患者血清梅毒抗体检测的准确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孔丽蕊.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5(18):1119.

[2]蒋国瑾.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拖带阳性现象分析[J].浙江实用医学杂志,2014,9(3):375.

[3]周毅.老年梅毒螺旋体感染5l例调查与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4,6(5):7.

[4]彭明喜.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的原因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16,18(2):127-128.

[5]傅均星,周潇,曾铁兵.基因重组抗原ELISA法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评价[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2(3):305-306.

论文作者:蒋雪英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7

标签:;  ;  ;  ;  ;  ;  ;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750例梅毒抗体假阳性的原因研究论文_蒋雪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