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中期早期孕妇血清中β-HCG、PlGF水平及比值变化预测重度子痫前期诊断价值论文_聂保国

冷水江市妇幼保健院 湖南冷水江 417500

【摘 要】目的:分析孕中期早期孕妇血清中β-HCG、PlGF水平及比值变化预测重度子痫前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前往我院分娩的重度子痫前期产妇50例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前往我院分娩的正常妊娠产妇50例设为对照组,采取ELISA方法对两组产妇血清中β-HCG、PlGF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比。结果:两组产妇血清中β-HCG、PlGF水平及比值变化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检测孕中期早期孕妇血清中的β-HCG、PlGF水平并对比两者比值变,能够预测重度子痫前期,值得推广。

【关键词】孕中期早期;孕妇血清中β-HCG、PlGF水平;比值变化;重度子痫前期;价值

产科常见并发症中,子痫前期为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同时还是致使孕产妇及围产儿患病甚至死亡的首要因素。而重度子痫前期通常会伴发更加严重的母儿不良结局,该病情况过于严重时,还能诱发昏迷、抽搐及全身多器官损害等临床综合征严重威胁到母婴的健康[1]。重度子痫前期临床表现呈现多样化,并且该病的临床机制十分复杂,无法应用一元论进行解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属于一种早期妊娠标志物,能将胎盘功能变化反映出来;胎盘生长因子(PlGF)则是一种能调节胎盘形成早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及功能的物质;最近几年,越来越多临床研究报道指出β-HCG与PlGF与子痫前期的形成存在一定的关联[2]。为了分析孕中期早期孕妇血清中β-HCG、PlGF水平及比值变化预测重度子痫前期的诊断价值,本文对前往我院分娩的100例孕产妇作出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前往我院分娩的重度子痫前期产妇50例作为观察组,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31.26±2.72)岁;孕周35-39周,平均孕周(36.17±1.05)周;其中初产妇27例,经产妇23例。同时将同期前往我院分娩的正常妊娠产妇50例设为对照组,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31.13±2.61)岁;孕周35-40周,平均孕周(36.24±1.16)周;其中初产妇28例,经产妇22例。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产妇均在15-20周进行中期唐氏筛查过程中,留取2ml外周肘静脉血,并放置在含有EDTA的抗凝剂试管内,储存在-80。C环境中待测。两组产妇的全部标本集中后,检测前1d放置在4。C冰箱中融化,应用ELISA方法对两组产妇的β-HCG、PlGF水平进行检测,其中ELISA检测时选择不知道妊娠结局的技术人员根据ELISA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3观察指标

详细观察及记录两组产妇血清中的β-HCG、PlGF水平及比值变化,并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两组产妇的临床数据资料处理分析均使用专业医学软件SPSS12.0以及excel软件进行,其中计数资料使用率方式来表示,并进行X2检验;患者计数资料含量应用( )方式来表示,并进行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孕妇血清中的β-HCG、PlGF水平对比

如表2所示,观察组孕妇血清中的β-HCG/PlGF比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孕妇血清中的β-HCG/PlGF比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痫前期主要值得是以妊娠高血压为基础的前提下产生尿蛋白,同时伴发头晕、恶心、头痛、上腹不适及眼花等临床症状,该情况预示着子即将出现。按照流行病学统计数据显示,围产医学诊断与治疗难点中,子痫前期占据极大的一部分,并且该病全球发病大概接近8%,但是我国的发病率却偏高,接近10%。子痫前期的基本病历生理变化在于全身小血管痉挛,局部缺血以及内皮损伤,从而造成产妇全身各脏器及各系统的灌流变少,威胁到母儿的健康;情况过于严重时,还能够诱发昏迷及抽搐等,甚至并发胎儿窘迫、胎死宫内、胎儿生长受限、胎盘早剥、早产、产后出血甚至母儿死亡的情况[3]。若妇女为子痫前期妇女,再次生育时面临的风险会更大,同时也可能诱发多种严重的母儿并发症。基于此,对当前临床诊断重度子痫前期的方法进行探究是妇科临床工作人员重点关注的内容。

PlGF为人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之一,普遍分布在患者体内;而β-HCG则为全部人类激素糖蛋白激素中,含有最高碳水化合物的糖蛋白激素;两种物质均能够对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进行调节,并且在正常妊娠胎盘的产生及发育时起到无可取代的作用[4]。最近几年,妇科临床工作人员越来越重视β-HCG、PlGF应用在子痫前期的早期预测及病情监测中的作用,不少专家们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子痫前期临床症状产生前,β-HCG与PlGF已经发生变化,其中患者的PlGF水平相对于正常妊娠孕妇来说,会较低;而β-HCG水平相对于正常妊娠孕妇来说,则会较高;这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此外,β-HCG和PlGF均与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存在关联,究其原因可能在于,β-HCG和PlGF可能通过将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降低的方式,对滋养细胞的增殖及分化产生影响,并对滋养细胞的侵蚀功能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进行调节等,参与到子痫前期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5]。因此,对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中的,β-HCG与PlGF水平进行检测便能够测定子痫前期。本研究中,分别采取ELISA方法对正常妊娠产妇及重度子痫前期产妇的β-HCG与PlGF水平变化进行检测,并且检测了孕妇血清中的β-HCG/PlGF比值变化,结果发现两组孕产妇的血清中的β-HCG、PlGF水平及比值变化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该结果充分说明了早期孕妇血清中的β-HCG、PlGF水平及比值变化与产妇度子痫前期发生存在一定的关联。

由上可知,检测孕中期早期孕妇血清中的β-HCG、PlGF水平并对比两者比值变化,能有效预测到重度子痫前期发生,值得各级医院的推广。

参考文献:

[1]顾玮,林婧,侯燕燕.妊娠早中期孕妇血清中β-hCG、PAPP-A、AFP及uE3水平检测在联合预测子痫前期中的价值[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2):101-107.

[2]彭兰,戴建荣,柴利强等.胎盘蛋白13与胎盘生长因子在子痫前期高危人群中的表达及预测意义[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5,17(1):26-29.

[3]袁小松,张一鸣,蒋雅琴,蒋丽霞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胎盘生长因子比值作为预测子痫前期患病风险的价值[J].检验医学杂志,2014,18(56):106-109.

[4]张东妹,颜林元.妊娠中、晚期血清痩素、及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子痫前期发生的关系[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3,25(12):226-229.

[5]滕红,程春花,邱玲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胎盘生长因子在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4,18(21):527-528.

论文作者:聂保国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4

标签:;  ;  ;  ;  ;  ;  ;  ;  

孕中期早期孕妇血清中β-HCG、PlGF水平及比值变化预测重度子痫前期诊断价值论文_聂保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