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论文_许尚德

(甘肃省永昌县人民医院内二科 甘肃 永昌 737200)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纳入时间为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将其分为2组:常规药物治疗38例作为对照组,胃复春治疗38例作为试验组,评定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78.9%;治疗后,两组患者腹胀、嗳气、上腹痛评分明显降低,且试验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试验组、对照组1年复发率分别为5.3%、10.5%,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胃复春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各项症状,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复春;症状评分;复发率

【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5-0095-02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发病后症状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乏力消瘦等,危害身心健康。在所有胃镜受检病例中,该疾病占比13.8%,在发病原因上,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成[1]。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早期确诊并积极治疗,能够抑制病情进展,降低胃癌发生风险。基于此,本文对我院76例患者进行研究,探讨了胃复春的临床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例76例,时间段为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将76例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38例,包括男性16例(42.1%),女性22例(57.9%);年龄位于24~67岁,平均(45.8±5.7)岁;胃镜病理分级:轻度18例、中度14例、重度6例。试验组38例,包括男性15例(39.5%),女性23例(60.5%);年龄位于23~69岁,平均(46.4±5.5)岁;胃镜病理分级:轻度20例、中度13例、重度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依据《现代消化病学》[2],纳入标准:

(1)经胃镜检查后确诊;

(2)2周内未使用消化系统药物;

(3)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1)排除精神病史患者;

(2)排除胃部癌变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 实施常规治疗,药物选用阿莫西林片,由石家庄制药集团生产,规格0.1g,批号H13020994,每日3次、每次剂量为0.5g;果胶铋胶囊由贵州同济堂制药公司生产,规格50mg,批号H20003195,每日3次、每次剂量为100mg。治疗时间共计3个月。

1.3.2试验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胃复春片,由杭州胡庆余堂药业生产,规格0.35g,批号Z20090697,每日3次,每次剂量为4片,治疗时间共计3个月。治疗期间,根据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调整用药剂量,指导饮食和作息,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疏导负面情绪。

1.4 观察指标

(1)观察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如下[3]: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病理检查显示萎缩、增生、肠上皮化生基本消失;好转:临床症状减轻,病理检查可见病变面积明显缩小;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或加重;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2)分别在治疗前后,评估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腹胀、嗳气、上腹痛为代表,采用5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表明越严重。

(3)随访1年时间,观察疾病复发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借助于SPSS 18.0软件包,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属于计数类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症状评分属于计量类资料,用(x-±s)表示、t检验。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9%。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 (n,%)

 

注:和治疗前相比,#P<0.05;和对照组相比,*P<0.05。

2.3 复发情况比较

随访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复发2例,复发率为5.3%;对照组患者复发4例,复发率为10.5%。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χ2=0.723,P=0.394)。

3.讨论

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显示,患者的胃黏膜遭受损伤,导致固有腺体萎缩或消失,由于胃蠕动失调,降低了消化功能,部分患者还伴有肠上皮化增生。分析其发病原因,除了免疫遗传因素以外,还和Hp感染、不良饮食、放射、药物等密切相关[4]。其中,炎性反应贯穿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如何消除炎性因子,成为临床治疗的关键。

就目前而言,治疗主要采用抗生素,同时辅助应用胃肠保护药物。其中,阿莫西林是一种广谱抗生素,药物成分经水解生成肽键,不仅杀菌作用强,而且能够穿透细胞壁,针对多数革兰氏菌具有杀菌、抑菌功效。果胶铋属于一种复合物,能够在胃黏膜上形成保护膜,一方面杀灭Hp,促使炎症消除;另一方面可以刺激上皮细胞,生成更多黏液来保护胃黏膜。而胃复春属于中成药制剂,主要成分是三七、菱角、枳壳等,其中三七散瘀止血、消肿定痛,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菱角健胃、止痢、抗癌。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5],菱角不仅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够消除炎性反应,有利于胃肠黏膜再生。患者使用胃复春后,可有效抑制Hp感染,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继而改善身心状态,实现治疗目标。

本文研究中,以76例患者分组对照,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7%VS78.9%),治疗后各项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和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另外,在疾病复发情况上,两组患者的差异不大,说明复发率会受到生活、饮食、作息规律的影响,提示患者多加注意。综上,慢性萎缩性胃炎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胃复春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各项症状,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罗晓霞.莫沙比利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24例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0):3452-3453.

[2]许国铭,李石.现代消化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01(05):42.

[3]王春微.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8例[J].中国药业,2013,22(16):101-102.

[4]金雪华.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2,24(7):171-172.

[5]陈佳,李守英,徐红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4):3540-3542

论文作者:许尚德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  ;  ;  ;  ;  ;  ;  ;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论文_许尚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