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护理体会论文_邓晓燕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护理体会论文_邓晓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平谷区医院,北京,101200)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32例患者进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并进行心理、术前、术后护理。结果:32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均顺利康复,无护理并发症发生,保肛率100%。 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极为重要,高质量的护理明显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可明显提高患者手术预后及生存质量。

【关键词】腹腔镜 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护理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低位直肠癌占70%,低位直肠癌是指肿瘤下缘距肛缘7㎝以下或位于直肠下1/3段的直肠癌。对于低位直肠癌的治疗传统的方法是要切除肛门,存在腹部造口、术后性功能、泌尿功能障碍以及会阴部瘢痕性疼痛等诸多问题[1]。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不仅可以避免切除肛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具有腹壁切口小,创伤轻,术后应激反应小,疼痛轻,胃肠功能恢复快,进食早,下床活动早,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随着手术方式的改进,护理工作也随之不断发展与更新。我科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了3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这些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在围手术期的护理采取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前、术后常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59.3岁,所有病例病理均证实为直肠癌,肿瘤下缘均距肛缘4-7㎝,小于6cm13例,6-7cm19例;肿瘤长度均在2.0~6.0cm,侵犯肠管未达到半圆。

1.2方法 全部病例均行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术前、术后给予常规及心理护理.

2.结果

本组32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术后无并发症,其中28例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4例术后第2天下床活动,术后住院治疗7-12天。全部病例在1-12月复诊、随访,术后3-6个月自主排便功能恢复,无操作孔种植和癌细胞转移,32例均健在。

3.护理体会

3.1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研究表明癌症患者术前的焦虑抑郁症状明显高于术后,有效的心理干预可降低其心理应激反应,有助于患者平稳度过手术期[2]。患者的心理状态极大地影响着治疗措施的顺利实施及手术预后效果。因此护士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和依从性差的问题,针对患者情况,关心体贴病人,鼓励病人说出内心的真实感受,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利用图片资料、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告知手术的必要性及麻醉方式,介绍成功案例以消除患者术前紧张和害怕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证治疗和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3.1.2 肠道准备 良好的肠道准备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组32例患者均使用25%硫酸镁进行肠道准备。术前3天进食流食,术前1天下午4点指导患者口服25%硫酸镁150ml,20分钟后将5%葡萄糖氯化钠1000ml 两小时内喝完,合并糖尿病患者可大量饮水,不少于1000ml两小时内喝完,术前1天晚12:00开始禁食水直至手术。增加活动量,体质虚弱者可顺时针按摩下腹部,促进肠蠕动,自然排便至清水样便。禁止灌肠,避免肿瘤破裂出血,造成远处种植转移[3]。

3.1.3 术前准备 术前全面检查心、肺、肾、肝等脏器功能,积极控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的技巧和方法。术前1日备皮,勿损伤皮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术后护理

3.2.1 一般护理 患者术后回病房后注意保暖,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清醒前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低流量吸氧,行心电监护严密监测神志、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尿及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保证每日补液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记录24h出入量。麻醉清醒,术后6h内宜取平卧位,以减轻腹内脏器对盆底缝合处压力,6h后改为低坡半卧位,使内脏下坠,有利于骶前引流与创口愈合,术后鼓励患者1-2h改变体位,活动四肢,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2.2加强呼吸道护理 由于患者术后害怕切口疼痛不敢深呼吸及用力咳嗽,使气管和支气管内分泌物存留,易发生肺炎和肺不张[4]。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咳嗽时注意双手按压切口,协助患者翻身拍背30min,每日2-3次,咳痰困难者可以雾化吸入3次/d,保持呼吸道畅通。

3.2.3 引流管护理 妥善固定各引流管,保持通畅,防止扭曲、打折、受压及翻身时牵拉滑脱,防止引流液逆流,以免引起腹部感染,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每周更换引流袋一次。具体护理如下:

1)骶前引流管:是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重要引流管,注意引流液颜色、性质、量的变化,注意有无活动性出血,若每小时引出鲜红色液体>100ml,视为腹腔或盆腔内活动性出血,若盆腔引流物呈粪渣样便,应怀疑有吻合口瘘发生,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5]。2)留置导尿管:妥善固定,保持导尿管通畅,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及量,每日消毒尿道口2次,术后第二天开始夹管训练膀胱功能,每3-4h或患者有尿时开放,促进自主排尿功能恢复。3)留置肛管:检查肛管是否在位通畅,肛管拔出前应避免坐位,以免肛管受压。

3.2.4 饮食护理 术后常规禁食水,第1天开始进少量流食,如藕粉、米汤等,第3天可进半流食,严密观察患者是否有腹胀、恶心、呕吐等情况,逐渐改为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少渣饮食,如各种新鲜果汁、蔬菜汤、鸡、鱼、瘦肉等,少量多餐,保持充分营养,以增强机体的能量,促进康复。避免生冷、坚硬、油腻、产气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消化不良和腹泻。

3.2.5 肛周皮肤护理 术后早期由于肛门反射和排便功能尚未完全恢复,肛门控制力差,排便次数多,粪便不成形,刺激肛周皮肤使之处于潮湿侵蚀状态,导致肛周皮肤红肿、糜烂和溃疡[6]。手术后协助患者每次便后清洗肛周,肛周皮肤擦干后涂抹造口粉或氧化锌软膏,肛周皮肤刺激症状明显减轻。为了预防术后大便次数增多,除给予一定的药物如培菲康、思密达等控制外,护士还可指导患者进行缩肛运动,可尽快恢复肛-直肠环的功能,术后一周开始进行,早晚各进行肛门收缩训练30-50次,指导患者做提肛运动,下蹲时肛门放松,站立时用力缩紧肛门,每日2-3次,开始时每次3-5下,根据病情及耐受程度逐渐增加,术后两周达到每次连续做20下,避免增加腹压,以促进肛门括约肌功能早日恢复。

3.2.6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时护士应做好饮食、运动、肛门训练、定期复查等方面的指导。患者出院后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规律,合理安排饮食、以少量多餐为原则,改正酗酒、暴饮暴食、吸烟、进食刺激性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术后可进行一定的日常活动,3个月内不可参加重体力劳动,负重应<10kg,避免做用力打喷嚏、咳嗽、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动作。要求每天持续进行5次以上的肛门括约肌锻炼,并定期按医嘱到医院进行身体指标的复查及放化疗。

4.小结 腹腔镜下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治疗目标是在保证生存期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保留良好的肛门功能,目前已成为直肠癌的首选手术方式。但术后并发症多,护理要求高。通过术前心理护理、完善的术前准备及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与护理,明显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赵建芳,金芝珏·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护理进展[J]·当代护士,2012,1月(下旬刊):3~5

[2] 徐娟,刘永忠,郑远松等·大肠癌术后心理干预[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1(1):44~45

[3] 杜秀芳·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17~318

[4] 劳贤邦·腹腔镜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应用与护理[J]·华夏医学,2013,22(3):541~543

[5] 邵蓉·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5B):59~60

[6] 袁菱·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6):1721~1723

论文作者:邓晓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9

标签:;  ;  ;  ;  ;  ;  ;  ;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护理体会论文_邓晓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