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随着城市的发展,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已遍及各个城市道路的施工,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有效地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做为一名施工现场技术人员,从施工准备到沥青摊捕碾压成型中的每一步施工艺都必须做到位,下面就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一、施工工艺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施工前平整路基→路面清扫及喷洒粘层油→设置自动找平基线→沥青混凝土摊铺→碾压→质量检测→交工验收。整个工艺流程方面需要衔接到位,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将有着较大的提高。下面就施工现场的几个重要关键点质量控制进行详述。
1、施工准备阶段:
(1)技术准备:组织全体人员学习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指导意见,进行岗位技术培训,建立健全了管理组织网络和质量保证体系,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做好充分的准备。
(2)机械准备:对施工机械进行全面的清洁、保养、调试、检查和维修。保证各类机械运转处于良好状态。
(3)材料准备:摊铺前7天对沥青混凝土备料数量进行现场核实确认,原材料的采用需经项目部自检及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把好材料的源头关。
(4)运输车辆:落实运输车辆30辆,车辆外观整齐,性能良好,车厢清洁。同时制定十不准以加强驾驶人员的督导,按正确的操作程序进行装料、运输、卸料,为提高摊铺质量创造良好条件。
(5)现场准备
①在铺筑下面层的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前应清洁水泥稳定基层表面,浇洒下封层后再施工。
②确保做好路面原地面测量,宽度放样,架设好钢丝绳。摊铺点的松铺系数按试铺段确定的数值进行控制。
2、路面清扫及喷洒粘层油
(1)沥青材料的洒布应均匀,洒铺后不产生滑移和泛油。当采用乳化沥青时,应使乳化沥青中的水和沥青得到充分分裂。
(2)在洒布机无法洒到的地方,应采用人工洒布。
(3)沥青材料洒布之后,并不得扰动,使透层沥青渗入基层。
(4)在洒布沥青材料时,所有结构物、护栏、路缘石和其它附属结构物的表面,都必须采用方法加以保护,以防溅上沥青材料。
3、沥青摊铺
(1)每次摊铺前,摊铺机应调整到最佳状态,调试好螺旋布料器两端的自动料位器,并使料门开关、链板送料器的转速相匹配。螺旋布料器的料量以略高于螺旋布料器的中心为度,使熨板的档料板前后混合料在全宽范围内均匀分布,避免摊铺出现离析现象,并随时分析、调整粗细集料是否均匀,检测松铺厚度是否符合规定,以便随时进行上述各项调整。摊铺混合料前,应预热熨板到规定温度(不低于85℃),摊铺时熨平板初始压实度不小于85%,摊铺机熨平板必须拼接紧密,不许存有缝隙,防止卡入料将路面拉出条痕。
(2)上面层摊铺厚度和平整度由平衡梁控制,不用钢轨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密切注意平衡梁的粘料情况,发现粘料及时清除,防止产生拉痕。摊铺机行走前,应严格按松铺标高用木板将熨平板垫好,确保起始摊铺厚度满足要求。
(3)摊铺采用全幅路面摊铺,以避免纵向施工接缝,如单机摊铺宽度不够而采用两台以上摊铺机时,应以梯形交错排列方式连续进行摊铺,前后两台摊铺机距离一般为10~30m,两台摊铺机轨道应重叠5~10cm。
(4)连续稳定的摊铺,是提高路面平整度的最主要措施,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应根据拌和机的产量、施工机械配套情况及摊铺厚度按2.5m/min左右予以调整选择,做到缓慢、均匀不间断摊铺,不应以快速摊铺几分钟,然后再停下来等下一车料,午饭应分批轮换进行,切忌停铺用餐,做到每天收工停机一次。
(5)摊铺的混合料未压实前,施工人员不得进入踩踏。一般不得用人工整修,只有在特殊情况下,需在现场技术人员指导下,允许用人工找补或更换混合料,缺陷严重时予以铲除,并调整摊铺机或改进摊铺工艺。
(6)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测调整松铺厚度,确保松铺厚度偏差在0~3㎜内。
(7)要注意摊铺机接斗的操作程序,以减少粗集料离析。摊铺机集料斗应在刮板尚未露出,尚有约10㎝厚的热料时扰料,这是在运料车刚退出时进行,而且应该做到料斗两翼才恢复原位时,下一辆运料车即可开始卸料,做到连续供料,并避免粗集料集中。
(8)严禁料车撞击摊铺机,料车应在离摊铺机前沿20㎝处停下来,调为空档,由摊铺机靠上并推动料车前进。随时观测摊铺质量,发现离析或其它不正常现象及时分析原因,予以处理。料车在摊铺区洒落的散料必须及时清除。
(9)遇到机器故障、下雨等原因不能连续摊铺时,及时将情况通知拌和组并报告项目总工程师。摊铺遇雨时,立即停止施工,并清除未压实成型的混合料,遭雨淋的混合料应废弃,不得卸入摊铺机摊铺,雨后在下承层未充分干前,不得继续摊铺。
4、碾压成型质量控制
(1)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是保证沥青面层质量的重要原则,碾压按"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进行。
(2)压实应分成初压、复压和终压。压路机应以均匀速度行驶,压路机速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表2-1 压路机碾压速度
(3)碾压作业应在混合料处于能获得最大密实度的温度下进行,一般初压不低于120℃,复压不低于90℃,终压不低于70℃。
(4)碾压必须均衡、连续进行,防止温度变化导致压实度变化,影响压实度和平整度。碾压应从人行道边缘向内30~40㎝处开始,以防止沥青混合料挤出,同时允许外侧边缘沥青冷却产生稳定的剪切区,以利于压实。
(5)碾压应纵向进行,并由材料摊铺的低边向着高边慢速均匀进行,相邻碾压至少重叠宽度为:双轮30cm。
(6)在碾压期间,压路机不得中途停留、转向或制动。当压路机来回交替碾压时,前后两次停留地点应相距10m以上,并应驶出压实起始线3m以外。
(7)对压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调整施工工艺。
(8)在碾压中,应先起步后振动,先停振后停机,换向缓慢平稳,为避免碾压时混合料摊挤产生拥包,碾压时应将驱动轮朝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方向不应突然改变;压路机折返应呈阶梯形,不应在同一断面上,初压时不得使用轮胎压路机。
(9)开始碾压前,应加满水;在水箱的水喷完前,应及时加水,加水应在已冷却的成型路面上进行,切忌由于缺水而发生粘轮现象,粘轮导致的拉痕严重影响路面的外观和质量。
(10)碾压作业段的起始点应有标志,最好插旗表示,以避免出现漏压现象。
(11)在压实时,如接缝处(包括纵缝、横缝或因其它原因形成的施工缝)的混合料温度已不能满足压实温度要求,应采用加热器提高混合料的温度达到要求的压实温度,再压实到无缝迹为止。否则,必须切割混合料并重新铺筑,立即共同碾压到无缝迹为止。
(12)在沿着立缘石、平缘石或压路机压不到的其它地方,应采用机夯把混合料充分压实,已经完成碾压的路面,不得修补表皮。
(13)碾压后的路面在冷却前,任何车辆机械不得在路面上停放(包括加油、加水的压路机),并防止矿料、杂物、油料等落在新铺的路面上。路面冷却至50℃才能开放交通。
5、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缝的处理措施
沥青混凝土的摊铺应尽量一次施工完毕,如果一次性不能施工完毕的,必然会出现施工缝,施工缝做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行车的舒适性。因此,如果不能一次性完成施工的话,在当天施工后,沥青尚未冷却时,进行切缝的处理,具体做法如下:
将3m直尺沿路线纵向靠在已施工段的端部,伸出端部的直尺呈悬臂状;以已施工路面与直尺脱离点定出接缝位置,用锯缝机割齐后产除废料,并用水将接缝处清洗干净;在下一次施工搭接前,涂刷粘层油,再接下去铺筑混合料。
在施工现场的管理过程中,每一步的质量控制都会影响到后续施工的质量问题,有效地提高现场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将对我们的城市道路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保证。
论文作者:余跃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沥青论文; 路面论文; 混凝土论文; 压路机论文; 压实论文; 摊铺机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