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干扰素α1论文_叶华

重组人干扰素α1论文_叶华

叶华

(重庆市合川区妇幼保健院 重庆 401520)

【摘要】 目的:研究重组人干扰素α1 b 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4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n=32例),观察组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喘憋、咳嗽、哮鸣音消失时间分别为96.9%、(2.6±1.5)d、(5.6±1.7)d、(4.2±1.2)d,同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 b 雾化吸入措施可有效改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临床症状。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1 b 雾化吸入;常规治疗措施;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4-0066-02

临床上,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为一种常见呼吸道感染疾病,咳嗽、喘憋和呼吸困难等为其主要临床症状,给患者健康和正常生活带来一定影响。常规临床治疗措施包含纠正患者缺氧症状,确保呼吸道通畅和减少气道阻塞、分泌物等,进而改善患者肺通气和换气功能,但其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1]。现对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展开研究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4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2例,男女分别为21例、11例;最高/低年龄分别为6岁/0.3岁,平均年龄(3.1±1.5)岁;对照组32例,男女分别为20例、12例;最高/低年龄分别为7岁/0.4岁,平均年龄(3.3±1.4)岁。本次研究选取对象基本资料相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治疗措施,患者每日雾化吸入2次复方异丙托溴铵气雾剂(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20130205、铝罐装,每瓶10毫升,每瓶总揿次为200揿)+布地奈德混悬液(AstraZeneca Pty Ltd、20140309、2ml:0.5mg*5支),剂量分别为1.25mL、0.5mg,持续治疗7d。

1.2.2观察组: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以重组人干扰素α1 b (长春长生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140627、2ml管制抗生素玻璃瓶,100万国际单位/支)雾化吸入治疗,患者每日雾化吸入2次,4μg/次,持续治疗7d。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不同组别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临床症状(喘憋、咳嗽和哮鸣音)消失时间。

1.4 判定标准[2]

显效:治疗后,喘憋、咳嗽和哮鸣音等临床症状消失,通过X线检查显示均正常;有效:治疗后,喘憋、咳嗽和哮鸣音等临床症状好转,通过X线检查显示病情得到控制;无效:治疗后,喘憋、咳嗽和哮鸣音等临床症状没有改善。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x-±s),t检验;计数资料百分比,χ2检验。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统计分析不同组别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9%(31/32),其中,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21例、10例、1例;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0%(24/32),其中,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1例、13例、8例。两组患者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2.2 统计分析不同组别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观察组患者喘憋、咳嗽和哮鸣音消失时间分别为(2.6±1.5)d、(5.6±1.7)d、(4.2±1.2)d;对照组患者喘憋、咳嗽和哮鸣音消失时间分别为(3.7±1.2)d、(7.3±1.2)d、(5.4±1.4)d。两组患者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上,毛细支气管炎为一种常见疾病,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症状。目前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主要通过预防感染和对症措施进行治疗。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和调节免疫作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重组人干扰素α1b为一种抗病毒药物,其具有增强细胞吞噬功能和增加激发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其对嗜酸粒细胞、CD4聚集和T淋巴细胞具有一定抑制作用,通过气道上皮细胞抗炎症细胞,调节患者气道平滑肌对异丙肾上腺素的敏感性。除此之外,重组人干扰素α1b能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喘憋、咳嗽、哮鸣音等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因此,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措施能有效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和抵抗病毒能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3]。重组人干扰素α1b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喘憋、咳嗽、哮鸣音消失时间分别为96.9%、(2.6±1.5)d、(5.6±1.7)d、(4.2±1.2)d,对照组患者分别为75.0%、(3.7±1.2)d、(7.3±1.2)d、(5.4±1.4)d,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治疗时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措施临床效果较佳。

【参考文献】

[1]尚云晓,黄英,刘恩梅等.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多中心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4,29(11):840-844.

[2]兰常肇,王红,马少杰.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4(16):1339-1341.

[3]赵晓芳.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6):1947-1948.

论文作者:叶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0

标签:;  ;  ;  ;  ;  ;  ;  ;  

重组人干扰素α1论文_叶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