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创新教育与习题设计_长城论文

历史学科创新教育与习题设计_长城论文

历史学科创造教育与习题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习题论文,学科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历史学科中进行创造教育是让学生在发现史事、诠释史事、评论史事中有所突破,有自己的新见解,其关键在于教师对习题的精心设计。习题的设计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提供必要的背景材料下,使学生经过一番思考之后能顺利地回答出来。下列习题是经过北京市部分中学历史教师教学实践之后选录出来的,现略加分类,以供参照。

一、从文物图中发现新的信息

教科书中的形象性插图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想像图,系现代人绘制,在再造历史形象上有直观作用,但无史料价值;另一类是文物图,有史料价值,史学信息的内涵往往超过文字史料。从文物图中引发出教材行文中没有提供的史料,发现新的信息,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

例,山顶洞人的骨针和钻孔兽骨、兽牙、石珠、海蚶壳做成的装饰品的文物图,能说明哪些问题?

1.掌握了磨制技术和钻孔技术。

2.有了骨针,已会用兽皮缝制衣服。

3.做成装饰品用来打扮自己,说明已有爱美的观念。

4.用来缝衣服和串联装饰品的线或细绳也是一项发明。

5.从钻透石珠推论,山顶洞人可能是用“钻木取火”的方法获得火种的。

上述答案中的4、5两点,教材上没有直说,是在教师的启导下由学生自己发现的“新信息”。

例,师:同学们看宋人《农耕图》,这幅图反映的是宋代江南地区田庄里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从图上显示,农民当时在播种什么农作物?

生;水稻。

师:农民们各在干什么农活?

生:犁地、车水、挑送、插秧、扬场、舂米、磨粉,等等。

师:扬场和插秧的场面为什么同时出现呢,这能证实什么问题?

生:扬场收获的是早稻,插秧种的是晚稻,证明宋代已有双季稻了。两茬比一茬收获要多。

师:唐代在南方已种植早稻。宋代的双季稻种植更为普遍,收获量大增,所以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农耕图》显示了夏收季节,在田庄里农民们边收割边插秧的情景。这个“双季稻”的信息,图上直观地显示出来了,补充了教材行文的不足。江南农村的学生很容易看懂这幅插图,北方城市的学生要答出“双季稻”问题,需有教师的适当引导。若仔细观察,图上的翻车是用四个人踩动转柄的,与马钧改制的用两人踩动的翻车不同,这是为什么?也可作为一个问题问学生(翻车的车身长而宽,刮上来的水量大,所以需用四人起动)。

观察文物图要注意细节,并通过想像把图上显示的细节与当时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有可能把图上的潜在信息统统挖掘出来。也就是说,挖掘信息,一得靠观察力,二得靠想像力,只有看得细、想得深,才能有所获。很多教师用插图来印证教材行文,这当然是对的,但不应忘记,还要用插图来拓宽教材行文,发掘出新的历史内容,这才算踏进创造教育的门槛。

二、诠释新的史料

教师提供一段史料,让学生做出解释。这是考查学生整理史料、诠释史料的能力。学生有了这种能力,才能掌握学习历史的主动权。历史学科的创造教育,应该从培养学生对史料的诠释能力起步。教材上用花边加框的黑体字史料,已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这里说的是由教师临场提出的史料,对学生来说,这比教材提供的更富有新鲜感,能在争相解答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思路的快慢、析理的清浊、智力的高下,更容易测定学生的实际水平。

例,在讲两汉的铜镜时,教师把课前在小黑板上写好的如下三条材料挂出来:

1.《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山西、山东、江南、塞北的特产,“皆中国人民所喜好”。

2.东汉有一青铜镜上铸有铭文:“青盖作镜四夷服,多贺中国人民富,云雨时节五谷熟。”

3.还有一些铜镜铭文与此基本相同,只是第二句铸为“多贺国家人民息”。

教师诵读了以上材料以后,向学生发问:根据以上三条材料,你认为当时所说的“中国”与今天我们所说的“中国”在词义上有什么区别?你认为“中国人民”当作何解释?

生:根据1、2两条材料,“中国”是相对四夷而说的,是一个地域概念。今天我们所说的“中国”是祖国的简称,是一个国家概念。

根据2、3两条材料,“中国人民”与“国家人民”的意思相同。

师:“中国人民”四字,由司马迁首创,东汉再用,说明这一词义的内涵已被一般群众理解。阅读历史材料时要注意材料的时代性,称谓相同的名称,不同时代可能产生不同的含义。

诠释史料的能力,在教学上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对教材上以各种形式提供的史料,学生经分类整理后,能作出恰如其分的解释。第二步,对教师提供的新史料,学生能做出合理的解释。第三步,学生能自己去搜集、整理材料,经鉴别后能用来说明教材上提出的历史问题。这个工作,要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做起,并随年级的递升而逐步加强难度。这个工作的着眼点,不在于学生能搜集到多么有价值的新史料,而在于掌握这个方法,锻炼这种能力,养成自己动手做学问的习惯。一个人有自己动手做学问的习惯,才可能激发出创造力,可谓苦学一时,得益终身。一个人只能依教材照猫画虎,最多只能做个画匠,永远不会成为大师。呆笨者大多不是天生的,是教学不得其法造成的祸害。

三、判断设置历史情境的是非真假

教师特意设置某一历史情境,让学生进行辨认和判断,指出哪些是真,哪些是假。此类习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史实是否具有灵活运用的能力。近几年放映的历史电视剧,经常出现违背历史事实的镜头,如三国戏上的人物,坐在高脚椅子上,洪秀全参加革命以后,脑后仍然拖着一条长辫之类。即使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对上述现象也应能区别出错误所在。为什么堂堂导演,如此缺乏文化修养,犯这类常识性错误呢?追根寻源,与学校历史教学长期以来的死记硬背、食而不化多少有点关系。所以,教学中应做一些如何把历史知识运用于具体设置的情境中的训练。下面是一个辨认情境真假的习题。

例,在哥伦布出世以前,法国巴黎的一家饭馆里,厨师开了如下一张菜单,你认为是真的还是假的,请说明理由。菜单是:

蕃茄汤 炸牛仔带煎泽芋(泽芋指土豆)四季豆 什锦面包(小麦、玉米、裸麦)凉拌波罗蜜 可可、牛奶加糖

答:假的。番茄、四季豆、泽芋、玉米、波罗蜜、可可全是打“新大陆”来的,哥伦布出世以前,欧洲没有人知道这些东西。糖在当时欧洲也没有,甜食用的是蜂蜜。

鉴别不清史料比没有史料还危险,没有史料最多是得不出结论,错误的史料却能把人引入歧途。因此,中学生也得掌握一点鉴别史料的常识。

四、在改变视角或改变教材结构中深化看法

历史教材按一定的结构编排,打破这种定格化的程序,换一个视角或换一种结构来综合史料,就能拓宽学生的思路,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正像幼儿玩积木,不同方式的组合可以排列出不同形状的东西一样。如教材上明代的科举考试是在加强君主专制统治中提及的,《醒世恒言》的小说是在讲资本主义萌芽中提及的,西方传教士东来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是在讲明代的对外交流中提及的,东林党和东林书院是在讲宦官专权时提及的,其实这些都是明代文化史的内容,讲明代文化时把上述内容概括进去,就能极大地充实文化史的内涵,加深和拓宽对明代文化的理解。

例,元朝的大统一,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什么深远的意义?这个问题,教材上没有现成的答案。需在教师的启导下,经学生集体讨论,列出下列提纲,然后由每个学生分别充实内容。

1.它结束了从唐末以来国内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政治局面,从而奠定了元、明、清六百多年国家长期统一的形势。

2.它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进一步加速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3.它为祖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没有国家的统一,元朝的天文、地理等科学,就不可能达到如此高度水平。

4.元朝的统一,还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发展。

创造教育要着重训练学生的思路,力求全面地提出问题的论点。在论据的充实上可多可少,即使丢掉一二点,也不必过于计较。因为即使史学专家,也无法穷尽每个问题上的历史论据。

五、在改变价值观中对教材做出新的理解

历史事实和历史规律是客观存在,不能改变。价值观则不同,它可根据主体的需要而改变,可根据时代的需要而改变。如在哥伦布首航美洲的500周年纪念时,有人提出哥伦布是英雄还是恶棍的问题。因为哥伦布首航美洲后,一方面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欧洲资本主义崛起,给历史带来进步;另一方面欧洲殖民者残酷地征服土著,摧毁美洲原有文化,屠杀印第安人。因此,带着不同民族感情和价值取向的史学家就会对哥伦布做出截然不同的评价。中学历史教学中涉及的诸多历史问题应该采用什么样的价值取向,这个问题值得研究。举例说,公元前613年7月,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已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讲到此已十分清楚,但有的教师画蛇添足,补充一句“这比英国人哈雷发现此星早2294年”,意在弘扬我国科学的先进性,殊不知此星由哈雷在1682年首先确定它的运行轨道,因此而得名。发现此星的运行轨道与发现此星的最早记录有区别,两者不能混淆。又如教材对僧一行测定子午线的说法,应该怎样讲才实事求是,也值得探讨。教材上有一注释说:“子午线,地球上通过南北极的假想线,测量子午线的长度,对测知地球的大小很有关系。”对不知道地球是球形,而只知道天圆地方的僧一行来说,看了教材上的这个注释会有怎样的想法呢?为了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我们要充分挖掘历史上的精华,但不能把本身不具有的价值拿来弘扬,这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但是,教材对有些历史问题的价值,又没有讲够讲透,如万里长城和大运河,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两项工程,到底起过什么作用,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什么价值,教材语焉不详。以万里长城来说,如何引发学生认识其价值呢?举一教例如下:

例,问:秦朝把战国时的秦、赵、燕长城连接起来,再向东西延伸筑成万里长城,秦始皇为什么要建筑工程如此浩大的万里长城?

答:中原地区,农业和手工业发达,城市商业繁荣,北方匈奴等游牧民族善长骑马,流动性大,行动快速,经常越过黄河进行骚扰,建筑长城是为了防止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南下掠夺。

问:唐朝诗人胡曾咏《长城》诗说:“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你同意诗人的这个看法吗?

答:秦朝被农民起义推翻,祸起萧墙内(长城以内),并没有被长城外的匈奴所灭。就这一点说,秦筑长城不仅白白苦了“苍生”,还因此而过度役使劳力,加速了自身的灭亡。但不能由此否定秦筑长城的作用。假如不修筑长城,没有蒙恬三十万大军戍守城防,秦的统一事业是随时会遭受匈奴威胁的。

问:汉代继续修筑长城,长达二万里,北魏、北齐、北周、隋、唐以及时朝也都修筑长城。明朝的长城长达一万三千里,修得最坚固,沿途碉堡、烽火台林立。明朝为什么要修筑长城?

答:明朝是灭掉元朝建立起来的。元亡后蒙古骑兵被迫退回漠北,但仍然有相当的势力,随时企图卷土重来。明代长城主要是为防止蒙古骑兵南下骚扰而修筑的。特别是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后,国防上的需要更为迫切。土木堡之变,明军被瓦剌打败,萨尔浒之战,明军又败于后金,说明北方游牧民族始终是明政府的心腹之患。长城在明代曾经起过重要的护卫作用。

问:长城是否可以看做是分割农耕民族的农业文明和骑马民族的游牧文明之间的一条边墙呢?

答:不能这样看。长城矗立了二千年,二千年中战争时间少,和平时间长。中原地区的各民族和长城以北的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始终没有中断,丝绸之路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长城是为预防战争的骚扰,是卫护中原先进的农业文明的需要而存在的。

问:今天你参观座落在北京八达岭的古长城之后,有什么感想?

答:建筑雄伟、坚固,历史古老、深沉,它像一条飞动的巨龙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它是中华民族坚毅、刚强、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答:长城能防护骑兵的突袭,但不能泯灭贪婪者的食欲。只有用民族大团结凝聚起来的“心的长城”,才能捍卫祖国的独立。今天,长城内外的中国人民已在民族大团结的主旋律中觉醒过来了。

答:陈毅元帅曾赋诗:“八达岭上望天缈,长城逶迤万峰小,如此江山真美好。”长城崭新的风貌已成为中外游客观光的景点,成为中国人民和外国朋友友好交流的纽带。

答:长城上吹来的风,夹带着无数孟姜女的哭声,长城边上裸露的石头莫不是筑城者留下的白骨,满山遍野的花朵莫不是筑城者点点的血滴。长城是古代无数劳动人民血和泪的结晶。

教师小结:历史由后人评说。同学们对长城的看法各抒己见,又各有高见。只要说得在理,各种见解都可并存。今天我们来一个“兼容并包”,给每个人打一个满分。

启发式教学——发现式教学——创造教育,是新教育的三个台阶,我主张创造教育。在电脑已可替代人脑用来储存大量信息的时代,教育应该侧重于方法论上的启示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不要把重点放在大量史实的记忆上。一个人能否做出成绩,不在于他能记住多少东西,而在于他能否解决现实中提出的问题。出奇制胜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创造力。创造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这种创造力。

标签:;  ;  

历史学科创新教育与习题设计_长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