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论文_徐守学

徐守学 江苏沭阳中山医院 江苏 沭阳 223600

【摘要】 目的 观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应用与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中抽出6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情况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情况和膝关节功能恢复评分情况没有明显差异P>0.05,经过不同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疼痛情况得分为(2.83±0.78)分,功能得分为(36.52±9.27)分,膝评分为(37.89±10.21)分;对照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得分为(4.76±1.02)分,功能得分为(28.23±8.32)分,膝评分为(31.52±8.79)分,两组各方面对比均有差异(P<0.05).结论: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膝关节疼痛,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骨关节炎; 疗效【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385-01

膝关节骨关节炎在临床上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也称之为骨关节病,其主要好发人群为老年人[1].有研究显示,膝关节骨关节炎在在疾病发生早期其关节软骨的病变并不是很明显,通常在关节镜下进行关节腔的清理就可以达到较理想的效果,但这样治疗方式对晚期或是严重病变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是没有效果的.淡然也有在疾病初期再用药物治疗的方式,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加施手术治疗,从而提高其治疗效果.科技的进步,临床上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首选方法就是关节置换,其治疗晚期的膝关节骨关节炎也有较理想的效果. 为此,本文以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中抽出6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30例实验组与30例对照组.实验组男18例,女12例,最小年龄50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61.8±2.7)岁,最短病程2年,最长病程20年,平均病程(10.7±0.3)年;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最小年龄51岁,最大年龄76岁,平均年龄(62.3±1.2)岁,最短病程3年,最长病程20年,平均病程(11.2±0.3)年.所有患者均符合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包含的药物有抗炎、抗感染、糖皮质激素和止痛药等.实验组患者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具体的手术操作为:对该组患者行硬膜外全麻后,取患者仰卧位,于大腿上端使用止血带,从膝正中切入, 于髌骨内侧进入骨关节,将关节腔内的髌上囊、髌下脂肪垫、滑膜和外侧半月板全部清理干净,并将十字交叉韧带切除,内外侧挛缩的软组织及后侧关节囊松解,最后将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的骨赘清除.结合髓内定位系统将股骨关节面切除,并在截骨时将股骨远端关节外翻7度左右,并外旋至3度左右的位置.结合髓外定位系统将胫骨关节面姐却,并在截骨时将厚度维持在10mm 左右,并使截骨面向后倾斜5度.运用试模调试,使各骨关节面达到正常的下肢力线、内外翻和预屈伸稳定、周边软组织平衡和正确的髌骨轨迹等.在手术过程中结合髌骨的受损情况来决定是否替换髌骨,若不用替换髌骨,则需将髌骨周围增生的骨赘清除干净.将骨质碎片全部冲洗干净之后,将大小相同的假体植入到对应受损位置,并用骨水泥进行固定.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血管和神经受到损伤,及时止血,在复位时要检查膝关节的屈伸状况,达到满意状态后再行固定. 手术结束后在下膝关节内部或外部置入负压引流管,并逐层缝合关闭. 1.3 疗效判定标准采用视觉模拟(VAS)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10分制,0分表示没有疼痛,10分表示疼痛剧烈.1-3分表示轻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10分表示重度疼痛.分数越高说明疼痛越严重.采用AKS标准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其中包括功能评分和膝评分,得分情况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成正比,分数越高说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越好[2]. 1.4 统计学方法研究统一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t 检验计量资料,计量数据用(X±s)表示,若两组对比结果显示(P<0.05),则表示数据有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情况比较经观察发现,两组治疗前,患者的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不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数据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经统计得出,两组治疗前,患者的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不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数据见表2.

3 讨论

临床骨科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就是膝关节骨关节炎,其也是一种多发病,常见与老年人,其致病机理多是由膝关节外伤、肥胖、劳损或遗传,应在早期给予科学的治疗.传统常规药物治疗虽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小,但考虑到该病患者多数是老年人,其身体恢复功能较弱,药物治疗的疗效不明显,副作用强,因此,临床治疗欠佳.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可以结合患者具体的病情和手术治疗中的变化状况帮患者植入一个适用的假体,减少假体不合适对患者造成的再次损伤, 且手术过程中的骨软组织松解和不同部位的截骨等方面操作均按照正规的操作流程进行,确保患者承受不必要的损害.由于患者多数是老年人,因此应在实施手术之前对其心肺功能进行评估,进而减少手术误差[3]. 在本研究中,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情况和膝关节功能恢复评分情况没有明显差异P>0.05,经过不同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疼痛情况得分为(2.83±0.78)分低于对照组的(4.76±1.02)分,实验组的功能得分为(36.52±9.27)分高于对照组的(28.23±8.32)分,实验组的膝评分为(37.89±10.21)分也高于对照组的(31.52±8.79)分,以上数据说明,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各方面对比均有差异(P<0.05). 综上所述,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 乔亚婷,张锦.早期功能锻炼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0(19):162-163. [2] 陈琦,鲁厚根.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膝关节病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5,02(11):208-209. [3] 朱伟民,周广福.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的疗效观察[J]. 辽宁医学杂志.2015,14(17):156-157.

论文作者:徐守学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4

标签:;  ;  ;  ;  ;  ;  ;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论文_徐守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