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周生伟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周生伟

滕州市工程建设监理技术服务中心 山东滕州 277500

摘要:建筑是人们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运用所拥有的物质,并且按照科学的规律和一定的美学原理所创造的非自然环境。在现代建筑中,尤其是大城市的商业用楼和居民用楼,其建筑高度往往高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建筑物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人们是否能安全正常的进行各种生产生活活动,因此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及其财产安全,在建筑物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往往运用多种方法及其技术保证其质量。在现代通用的施工中,后浇带因为能够有效防止建筑项目因为自身沉降或收缩的不均匀而出现裂缝,致使建筑物的质量出现安全问题,所以在建筑项目的施工中被广泛应用。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功能作用;施工技术

1后浇带技术

根据相关的国家标准,针对后浇带技术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后浇带技术就是在建筑工程中,为了有效避免现浇筑钢筋混凝土,因为自身结构收缩不均或者沉降不均而产生裂缝问题的处理方案,并且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或者设计要求,在建筑基础底板、墙梁结构中预先留下一定宽度的临时施工缝。作为全新的施工技术,后浇带技术能够很好的解决钢筋混凝土结构因为自身弊端,对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所以可以有效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与水平。

2后浇带在建筑施工中所发挥的功能

2.1有效控制混凝土构件因温度变化引发的有害裂缝

混凝土浇筑施工是房建工程中的主要作业内容。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成型会受到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浇筑的混凝土结构之间或者是不同的位置的温度不同,会使得混凝土出现裂缝。而后浇带施工技术正好弥补了混凝土施工的这种缺陷,增强了混凝土构件之间的紧密度,从而使混凝土浑然一体,坚固耐用。

2.2有效控制混凝土构件沉降变化引发的有害裂缝

在房建工程施工中,高层建筑与裙带建筑之间,主体建筑和从建筑之间,往往要为钢筋混凝土的施工预留出一定的变形缝,以保证整体式的钢筋混凝土的施工结构得到全面的完善。然而,这也因收缩等问题出现有害裂缝。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浇筑,合理地预留工缝,待沉降稳定,主从建筑体、高层裙带建筑体之间受沉降影响不大时,重新实施混凝土浇筑,使新旧浇筑构件紧密结合,浑然一体。

3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后浇带的技术

3.1规划好合理的宽度等内容

受到不同用途建筑的影响,后浇带的宽度也有不同的限制,在现行的施工标准中,后浇带的宽度为80cm、100cm以及120cm这三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后浇带宽度大多在70cm到100cm之间。而后浇带的缝隙形式也有平直、槽口、阶梯等多种接缝形式,对于后浇带内部必不可少的钢筋,目前主要采用全部切断再搭建的方式或者是采用不用切断而另行搭设的方式,除此之外,对于后浇带所需要的混凝土,也有着严格的要求,通常采用比建筑物更高等级的微膨胀混凝土。

3.2规划好合理的建筑断面构造和后浇带的施工时间

在后浇带的施工中,其建筑断面构造的选择至关重要,合理的断面构造可以有效地减少甚至是避免其建筑构造因为建筑自身压力的问题而出现的变形状况,在规划好合适的后浇带之后,要避免后浇带内部因为垃圾、踩踏、建材等多种原因出现变形的情况,不利于后面后浇带的施工和保养。在现阶段,为了保证后浇带能够有效且稳定的发挥作用,且施工时间通常选择在两个月之内,具体情况视建筑物的环境、建设状况而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关于建筑混凝土相关材料选取

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会遭受出现裂缝等问题,主要原因是因为材料受温度影响而产生热胀冷缩。所以在材料的选择中,温度影响就是必须优先考虑的要素之一了。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应该优先选择随气温变化伸缩性变化不大的材料,这种材料至少可以保证能降低些气温的影响。当然混凝土的硬度也是材料选择中需要考虑的环节之一,作为建筑物建起的要材,建筑物的坚固性可以说都是由混凝土和钢筋在中间起着大的作用,混凝土的硬度越高,建筑物则会更加坚固,当然硬度和韧性都是建材的性质,两者是截然相对的两种性质,硬度要是越好,则韧性会越差,两者不可兼得。但是混凝土正是只需要优良的硬度,而不需要韧性的材料。所以一定要按照相关比例来配置混凝土,否则混凝土的性质可能会有很大的改变。混凝土的使用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要点,混凝土具有很强的收缩性,所以再有混凝土进行两物体之间的衔接时要充分将接触处填满,必要时也应该使用类似膨化剂作用的辅助,以防止混凝土收缩之后产生的裂缝。在混凝土使用过程中也要利用机器一直进行搅拌,以防止混凝土凝结而导致性能变差。

3.4模板支设

后浇带技术的应用质量,对于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在对其引起应有重视的同时,严格依照有关的施工标准以及流程对其进行应用。其中,在对混凝土建筑工程进行层面划分操作时,应严格依照相应施工图纸中的设计进行,并通过合理应用模板支设技术的方式,确保所实施的施工操作可以具有较高的质量。同时,在对建筑工程实施具体的后浇带施工时,应依照所设计施工方案的每一个流程进行施工,并应确保每一个环节以及项目均可以具有较高的施工质量,对其中不合理的施工手段以及肆意变更设计方案的行为进行严格制止和管理,对于后期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实施具有积极意义。

3.5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技术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是保障建筑施工质量的基础,在浇筑工作开始之前,需要对杂物进行全面清理,并排除混凝土结构、施工区域的杂质。后浇带浇筑过程中,要保障两侧构件表面的湿润程度,保障其可维持一天以上的湿润度。针对后浇带施工中的钢丝网,要对其进行积水、杂质的清理工作,避免其出现锈蚀情况,导致后浇带质量受到影响。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要清除周围松散的混凝土,避免其出现连接裂缝,影响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科学连接。若浇筑类型属于水平后浇带,需要控制钢丝网承受的侧压力,在保障钢丝网稳定基础上,实行后浇带混凝土的振捣作业。在振捣过程中,要利用振捣器,控制与模板之间的距离,避免出现混凝土浆流失情况。

3.6后浇带垂直缝控制施工技术

在后浇带垂直缝施工中,要利用钢钎振捣施工裂缝,保障后浇带混凝土的紧实度。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安排专门人员对冲洗工作进行全面检验,并重视检验人员的责任心,制定相关的施工检验标准。在后浇带温度控制上,要科学控制混凝土浇筑的温度,理顺混凝土浇筑的工序,保障后浇带与原混凝土结构之间结合的有效性。通常情况下,10摄氏度是最科学的混凝土施工温度,可保障混凝土具有很强的膨胀、收缩结合度。在后浇带施工中,需要科学控制其时间,保障其工期在三天之内结束,防止混凝土出现干裂问题。

4结语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整个建筑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在建筑行业中,使用这种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热胀冷缩而产生的裂缝现象,为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通过使用后浇带技术,可以使建筑行业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金龙.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30):138.

[2]朱炳芳.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的后浇带设置与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18(2):87-88.

[3]金向向.浅谈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6):125-126.

[4]刘晓凤.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对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影响及其技术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3):202.

论文作者:周生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8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周生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