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神阙穴联合缩宫素注射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论文_罗青, 伊兰花

酒泉市人民医院 甘肃 酒泉 735000

[摘要] 目的:探讨艾灸神阙穴联合缩宫素注射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经阴道分娩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78例)和对照组(7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缩宫肌内注射,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艾灸神阙, 比较两组患者2 h 和24 h 出血量,以及子宫收缩情况、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孕妇治疗后,观察组24 h 出血量少于对照组24h出血量,两组24 h 出血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且治疗后持续出血观察组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子宫收缩有效率明显增加,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艾灸神阙穴联合缩宫素注射对促进子宫收缩、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 艾灸神阙穴;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

【中图分类号】R89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9-0333-01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指胎儿娩出后 24 h 内产妇失血量超过 500 mL ,仍然是目前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及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 2%~3% [1] 。据统计全世界每7分钟就有1例产妇因PPH死亡[2],有效地防治产后出血,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对保障产妇的安全及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造成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和凝血功能障碍,在这四大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占首位,发生率为50%~75%,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2/3,因此,积极预防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是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的关键。目前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较多使用的是宫缩剂,该类药物可促进子宫收缩以达到止血之效,临床效果尚可。近年来随着中医适宜技术的大力推广,我科在中医预防产后出血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其中艾灸神阙穴为主要的防治措施之一,它是用艾叶制成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一种治疗方发。我们在临床上通常使用艾灸神阙穴辅助宫缩药治疗的办法,通过观察子宫收缩及产后2小时、24小时阴道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发现艾灸神厥穴联合缩宫素注射对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来源于2015年8月至2015年12月入住我科的孕产妇152例,均经阴道分娩,随机分为研究组(78例)和对照组(74例),排除以下几种情况:(1)排除软产道损伤、胎盘残留、凝血功能障碍者;(2)存在胃溃疡、哮喘、严重过敏体质、青光眼等禁忌证;(3)前列腺素使用禁忌证;(4)无肝脏疾患及血液系统疾病;(5)未完成临床观察者。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见表 1,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常规肌内注射缩宫素(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10 U ;研究组在胎儿娩出后,常规肌内注射缩宫素 10 U 的同时艾灸神厥穴,施灸时间20-30分钟, 施灸方法:点燃艾条一端插入单孔艾灸箱(南阳灸龙艾制品有限公司生产)内,取神阙穴(脐窝处),将艾灸箱置于穴位上温灸,调整艾条与皮肤间距离约2-4cm,保证合适温度,以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

1.3观察指标

1.3.1 产妇产后2小时内及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1)2h出血量的测量:胎儿娩出羊水流尽后,将无菌治疗盘置于产妇臀下收集阴道流出的血液,待接产完成后撤治疗盘,同时用量杯测量血液体积;接产完成后将产妇专用卫生巾、卫生垫置于产妇臀下,2 h 后称重卫生巾和卫生垫,减去卫生巾和卫生垫固有质量,之后除以1.05即为血液体积。 两次结果相加即为产后2h出血量。(2)24h出血量的测量:产后 2 h 更换卫生巾和卫生垫,同上置于产妇臀下,收集24h内所用的卫生巾和卫生垫,之后称重,同上法计算出2-24h内出血体积。 产后 24h 出血量等于产后2h内出血量与 2-24h出血量之和。

1.3.2子宫收缩情况。(1)宫缩有效:30 min内子宫收缩强,触如前额硬,阴道流血量减少>80%;(2)宫缩显效:30 min内子宫收缩中等强度,触如鼻尖硬,阴道流血量减少>50%;(3)宫缩无效:子宫柔软不收缩,阴道持续流血无减少,或子收宫缩起效时间>2 h。

1.3.3 产后出血发生例数比较。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产妇24 h内阴道出血量>500 mL。出血量测定使用称重法和容积法。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I7.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 t 检验,均数 ± 标准差用(x ± s)表示。 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两组孕妇产后2h出血量比较:研究组(157.01±5.68)mL ,对照组(248.25±10.38)mL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产后24 h出血量比较:研究组(301.13±7.56) mL ,对照组(387.56±12.59)mL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后持续出血研究组组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见表2 。

2.3 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研究组、对照组发生产后出血分别为2例、6例,发生率分别为2.56%、8.1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产后宫缩乏力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有全身因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恐惧、体质虚弱等)、产科因素(产程延长、体力消耗过多、前置胎盘、妊高症等)、子宫因素(子宫肌纤维过分伸展、子宫肌壁损伤、子宫肌肉发育不良等)[ 3 ]。目前,临床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主要是采用缩宫素注射,并辅助以子宫按摩,对病情进行有效的控制,缩宫素为多肽类激素子宫收缩药,能选择性地激发子宫平滑肌受体,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加快子宫收缩频率,增强其收缩力,肌内注射 3~5 min 起效,但是其半衰期较短,收缩子宫的作用仅持续 30~60 min ,往往在第三产程结束时已经失去其活性,临床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4 ] ,主要对宫体有效, 对子宫下段效果欠佳,且大剂量使用还可致水中毒, 冠状动脉痉挛,血压下降, 心率加快等,故为减少其不良反应, 加强子宫收缩的力度, 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我科采用艾灸神阙穴联合缩宫素注射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著。传统中医中神阙穴作为调理脏腑阴阳、调畅气血、平衡人体的要穴,在本症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产后出血中医称为“血崩”,主要是产后血气不足、气虚,多因产妇素体虚弱或产程过长、产时用力耗气,损伤冲任胞脉,或产伤出血耗损元气,以致气不摄血,冲任不固,统摄无权导致产后出。气虚影响气的正常功能即损及气机,则是宫缩乏力的主因[5]。而产后失血及气虚无力摄血,导致出血不能及时停止,这就是本症的基本病机。治则益气同脱,祛瘀止血,调理气血,同摄冲任。[6]因此,在本症治疗过程中及时调整气血十分重要,神阙穴是调节气血的重要穴位,且神阙又平带脉,可见其与冲、任、而这些经别与妇女的生殖有密切的关系。 综上所述,艾灸神阙不单影响全身机能,对产后出血而言更为适用。艾灸是传统的治疗办法,通过该措施在穴位部位进行烧灼、温熨,常用来调理气血、温经止血、逐寒化湿,从而达到促进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的作用。

本研究表明,艾灸神阙穴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后 2 h 、 24 h 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单纯采用缩宫素的对照组。说明产后使用缩宫素的同时,配合神阙穴艾灸,可作用于产后子宫收缩的不同时段和环节,不但可起到益气固脱、行血逐瘀的功效,也可弥补单纯使用缩宫素半衰期短的缺点。 本法简便易行,效果显著,患者无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1 ] 乐杰 . 妇产科学[ M ]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 205.

[ 2 ] 刘兴会,杨慧霞.产后出血预防和处理措施评价[ 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3,16(8):449-451.

[ 3 ] 张小燕,贾红梅,张运平 . 产后出血 572 例临床分析[ J ]. 中国综合临床,2011 ,27 ( 5 ): 12-15.

[ 4 ] 赵书珍.缩宫素加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J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 ( 2 ):194.

[ 5 ] 纪峰,李沛.任脉腧穴在妇科针灸临床中的应用概况[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2,29(5):69-72.

[ 6 ] 朱朝新.产后血崩的中医辩证治疗[J].中外健康文摘,2009.20(8),102—103.

论文作者:罗青, 伊兰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  ;  ;  ;  ;  ;  ;  ;  

艾灸神阙穴联合缩宫素注射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论文_罗青, 伊兰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