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郭鑫

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郭鑫

天水陆桥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741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区域间物资运输与人员交流水平不断提高,对地区交通网络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路工程施工是一项科学而系统的工作,涉及的材料物资、人员设备较多,需要多专业多工种交又协作完成。路基结构施工是保证公路工程整体质量与车辆通行安全的基拙,只有在高质量路基结构施工的前提下,才能确保公路其他施工环节质量控制的有效性,避免公路出现凹陷、渗水以及不均匀沉降的等系列问题。

关键词: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伴随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公路建设事业迅猛腾飞,公路等级水平也持续优化,导致路况指标选择伴随提升,进而会形成公路路基贯穿软土区域状况。为此,位于软土地基进行公路工程的施工修筑已极其普遍。完善软土路基处置,可有效提升公路施工建设速度,优化工程建设质量,节约工程成本投入。为此只有应用科学有效的公路施工软土路基处理技术,方能提升施工建设水平,创设显著效益。

1 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国现代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公路建设成为民生工程建设的重点,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公路施工建设对施工安全质量有较高要求。特别是对于工程软土路基施工,强调技术到位,以确保施工质量,提高公路工程的运行安全。但从实际来看,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问题比较突出,如路基沉降、滑坡等问题,影响公路的施工进度,更影响施工的安全与质量,值得足够的重视。

1.1 沉降问题:软土路基沉降,影响公路施工质量

在公路施工建设中,软土路基沉降问题十分普遍,这很大程度上在于施工工艺技术不到位,进而出现公路路基沉降问题的发生。公路路基沉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若沉降得到不到有效控制,将会对一段公路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路基沉降程度相对比较较轻,在可控的范畴之内,只要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可以对路基进行有效修复。但是,若路基沉降严重,且难以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工程施工建设是失败的,需要进行重修,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施工成本。因此,在公路软土路基的施工过程中,应切实做好路径沉降的防范工作,确保工作到位、技术到位,提高公路安全运行的效率。

1.2 滑坡问题:软土路基滑坡,影响公路工程的稳定性

在公路软土路基的施工过程,路堤滑坡问题比较常见,这也是软土路基施工难的重要原因。由于路基不稳,在公路运行中极易出现路堤滑坡,进而造成车辆安全事故的发生。当前,在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防滑坡工作比较重视,强化了施工技术的有效落实。但从实际来看,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路基稳定的保护问题。对于公路路基而言,在运行初期是比较稳固的,但随着运行时间的不断推移,公路出现滑坡问题的可能性增大;二是在路基滑坡的问题处理中,应提高填土效率。从实际来看,路基填土效率时快时慢,是造成公路路堤不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严格控制填土效率的重要性。

2 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

2.1 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在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中,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软土路基施工准备阶段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关于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内容:首先,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对软土路基中水泥搅拌桩的垂直度进行控制与调整,在施工之前,应采用吊锤悬挂的方式来调整主机上悬挂的吊锤角度;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控制好水泥搅拌桩的质量,特别是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和施工实际需求检查水泥用量;再者,基于对技术标准与规程的分析,施工人员需要对水泥搅拌桩的配合比进行合理设计;此外,对于软土路基施工而言,为了使水泥搅拌桩技术的应用效果得到保障,还需要做好“二喷四搅”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重锤夯实处理技术

重锤夯实处理技术主体应用起重机械设施,提升重锤至相应高度,并令其自由落下,重复数次操作实现地基的夯实处理。基于应力逐步扩散以及传递影响,令软土承担作用力显著提升,上层覆土在重锤落体影响下会形成垂直往下位移,该软土层将形成竖向的压缩并逐步向周围推移以及排挤。该类技术方式可显著提升公路地基整体强度,令其压缩性全面下降,因此可在实践施工中有选择的科学应用。

2.3 高压旋转处理技术

高压旋转处理技术为一类新型施工工艺,通过喷洒化学浆液,令其同土体良好的搅拌混合,进而优化软土路基。该方式应用广泛,可显著提升基础承载水平,具备良好的补强能力。主体应用钻机进行施工钻孔,在符合设计标准后,可应用脉冲泵并借助喷射装置进行化学浆液的高压喷射。钻杆则在同一时刻以相应速度进行旋转,同时向上提升。在高压流影响下,将令一定范畴土体结构形成破坏,并在化学浆液影响作用下完成硬化,构成匀称圆柱体。应用浆液材料丰富多样,应针对土质状况以及工程设计相关要求进行良好选择。并应考量其具体来源、采购价格以及对环境形成的污染问题。当前主体应用浆液多为水泥浆。在水渗水性强以及地下水流快速时,为有效预防浆液流失,可加入氧化钙速凝制剂做优化处理。软土路基之中,喷桩直径伴随土质与操作压力状况应产生适宜变化,因此应做好直径优化调整,确保其标准适宜。喷桩刚度以及强度同四周土体具有鲜明差异,因此其发挥桩作用,适用进行砂土以及黏土地质的路基施工。

2.4 机械碾压施工技术

所谓的机械碾压施工技术,主要是针对软土路基中的黏性土质而得到应用的。在公路工程土路基施工中,通过机械碾压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路基土层厚度分布的均匀性,使土质分布松散的问题得到解决,对于公路路基平整度的提升而言,该项技术无疑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与影响。

2.5 塑料套管混凝土桩技术。

塑料套管混凝土桩是一种新型的路堤工程地基处理技术,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顶部桩帽、预制桩尖、塑料套管、套管内混凝土预制桩尖、塑料套管、套管内混凝土等。在市政道路的软土路基中使用此种桩时,要求地基下部有具有一定承载力的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当采用直径为16cm的桩体时,要求最大加固深度不得大于20m,并且桩端持力层静力触探锥尖阻力不小于1000KPa。若桩端土为砾、岩等坚硬土层,则应控制加固深度以长细比不超过100为宜,其它桩端土时可控制加固深度在125以下。

2.6 双向水泥搅拌桩技术。

此成桩技术主要是对现行的水泥搅拌桩技术进行改进,采用同心双轴钻杆,在外钻杆上安装反向旋转叶片,内钻杆上设置正向旋转叶片并设喷浆口,通过正反向旋转叶片同时双向搅拌水泥土的作用以及外杆上叶片反向旋转过程中的压浆作用,阻断水泥浆上冒途径,保证搅拌均匀,提高成桩质量。双向水泥搅拌桩一般适用于处理处理软基深度不宜超过8m~12m,路基填土高度不大于6m的路段,当有机质含量大于5%、塑性指数大于25的地基时,应通过现场试验后方可采用此法;在环保要求较高路段时,必须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后方可采用。

结束语

软土路基处理方法是否恰当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在具体的施工中,一定要按实际的需要确定合理的技术方案。展望未来,相信通过不段的理论和实践积累,对于软土地基处理方面将会积累更经济合理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绍伟.软土路基施工管理工作重点的探析.路桥工程施工技术,2013(10).

[2]刘哲.关于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5,(2):171-171,174.

[3]刘冯.探讨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J].科技创业家,2013,05:31.

论文作者:郭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8

标签:;  ;  ;  ;  ;  ;  ;  ;  

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郭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