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提示标签在输液配药环节中的应用论文_蒋欣妍,罗雪

自制提示标签在输液配药环节中的应用论文_蒋欣妍,罗雪

蒋欣妍 罗雪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广西 南宁 530022)

【摘要】 目的:观察自制提示标签在规范输液配药时间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评估本科室病人延迟输液的常见原因,精心设计和制作提示标签,用于提示病人去向,提醒配液班护士不要盲目配药,而是根据标签提示的内容,精确选择配药时间。结果: 使用自制提示标签后,护士对病人去向一目了然,方便护士精确选择配药时间,做到个性化配制,没有出现病例配药过早的情况,也没有发生病人输液中途拔针的现象,无病例发生与配药时间有关的输液反应。结论:使用提示标签有助于护士规范掌握输液配药时间,避免盲目配药,保障输液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 提示标签;配药时间;药效;输液安全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0-0236-02

每种药物都有其药效性,一般的静脉用药加药时间不能超过两小时,否则会影响药效及无法保证药物的无菌。有些药物在配置时间要求比较严格,需要现用现配,药物会随着配置时间的延长慢慢降低药物的效能甚至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1]。在住院病房里,由于需要静脉输液治疗的病人较多,配液班护士往往将所有病人的第一瓶液体统一配制好,一些需要外出检查或治疗的病人没能及时输液,导致所配的药物过时,造成药物污染和浪费。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发生,规范输液配药的时间,我们精心设计和制作了配药相关的提示标签,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提示标签内容与制作方法

1.1 通过观察分析我科病房住院病人延迟输液的常见原因,进行归纳分类,成为选择提示标签内容的根据,使提示标签内容言简意赅,简洁明了,具有针对性。具体做法:(1)外出拍片、磁共振检查、B超、心电图等检查,归为“外出检查”;(2)外出做高压氧治疗,归为“高压氧疗”;(3)外出做血液透析,归为“外出血透”;(4)其他原因外出不在病房的,归为“见人加药”;(5)因为各种原因需要与医生或病人沟通后方可输液的,归为“暂不加药”;(6)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提示标签的内容,如前面一瓶液体为500ml,暂不需要配制下一瓶液体时,则标注为“前为50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选材要体现环保、节能、废品循环利用的理念,我们选用装药品的硬纸盒,将纸盒皮裁剪成长8cm、宽5cm大小的长方形,用粗标记笔在纸片的白色面上工整书写“外出检查”、“高压氧疗”、“外出血透”、“见人加药”、“暂不加药”、“前为500”等字样,还可根据本科室的具体情况增加其他提示内容。提示标签取材方便,制作方法简单,字样醒目,使用方便。

2.临床应用

当班护士下班前在配药间工作台上常规摆药,根据医生医嘱、病人预约等情况,确认静脉输液的病人次日上午需要外出检查或治疗的,则将“外出检查”、“高压氧疗”、“外出血透”等提示标签插在对应病人的小药框内,做好交接班,同时告知病人及家属要配合的事项,次日待病人外出返回病房,确认可以输液治疗后,责任护士及时通知配液班护士进行配药,并取下提示标签。其他情况按同样方法使用相应的提示标签进行标注,保证输液配药时间精确。每次取下来的标签,统一放在一个专用的箱子内,妥善保管,循环利用。

3.效果分析

在临床输液配药环节上,我们采用自制提示标签已有一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以其中某一天为例,分析其应用效果。2015年8月5日,骨科二病区病房共有病人数39人,当天需要输液治疗的人数为36人,在输液治疗的病人当中,需要外出14人,其中做心电图、核磁共振、拍X线片等各种检查7人,送去高压氧舱治疗3人,进行血透治疗2人,其他原因需要外出2人,这些病人的检查、治疗等均提前做好预约,上一班护士提前在这些病人的输液小药盒内插上相应的提示标签,使执行配药护士一目了然,心中有数,明白病人去向,并能根据提示标签内容估算出病人外出时数。待病人外出回来并确认可以输液后,给予配药,及时给患者输液。由于每个病人外出回来的时间不同,要求负责外送工作的护工及时向责任护士报告,避免发生输液不及时或漏给病人输液。结果显示,当天外出14个病人,全部能按标签提示,精确实施配药时间,没有发生一例配药过早或漏输现象,没有出现病人因需要外出检查或治疗而在输液中途拔针的情况,消除了病人再次穿刺的痛苦,所有病例无输液反应发生,输液质量和输液安全得到保障。

4.体会

4.1 自制提示标签,取材容易,制作方法简单。标签提示醒目,方便护士工作,有利于查对制度落实,减少输液配药环节上不必要的麻烦。

4.2 避免病人输液中途发生不必要的拔针情况,减少病人再次穿刺的痛苦,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让病人感受到医院人性化服务,提高病人治疗上的舒适度,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4.3 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因其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以及较易控制血药浓度而受到临床普遍重视[2]。配药是静脉输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存在风险隐患极高。临床上发生静脉输液药物配置时间过长、未按药物说明书规定的要求配液等都是对静脉输液缺乏风险防范意识的具体表现[3]。以往在临床上病人需要外出检查或治疗时,常因没有及时输液,造成加药时间过长,极易造成药液污染,而药液污染是导致输液发热反应发生的重要原因,这一点容易被人们忽视,成为临床输液治疗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我们推行使用提示标签,有助于规范输液配药时间,降低了输液配药环节的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志刚.静脉用药中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3.02: 837-838.

[2]张峻,钱懿轶,吴迪.规范病区静脉用药调配 提高输液成品质量[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2):17-18.

[3]张莉蓉,刘砂砂.国内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3,27(3):774-776.

论文作者:蒋欣妍,罗雪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9

标签:;  ;  ;  ;  ;  ;  ;  ;  

自制提示标签在输液配药环节中的应用论文_蒋欣妍,罗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