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思路_通信论文

国家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思路_通信论文

建设国家通信与信息基础设施的总体设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础设施论文,总体论文,通信论文,国家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正在世界各地相继提出并大力推进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是现代通信与计算机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现代社会由工业化向信息化过渡的总趋势。这些计划的实施,反过来又将加快科技进步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对促进各国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也必须面向21世纪,迎接信息化的挑战,加速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一、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应当与国家通信网的建设结合起来进行

建设我国的信息基础设施必须从中国的具体情况出发。当前我国还处在建设基础通信网、普及基本电信服务的前期阶段。我国的电话普及率还很低;计算机联机应用还很不普遍;面向公众的各类公共信息库基本上还没有建立起来。但是,由于通信与计算机技术进步和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我国社会对电话以外的信息业务的需求已日趋迫切。因此,我国当前同时面临两个方面的紧迫任务:一方面要继续大力向全国城乡的家庭和办公室普及电话服务,电话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仍将占据通信网信息流量的绝大部分;另一方面还要满足社会各方面对计算机数据通信、图像通信等高层次信息通信业务的需求。众所周知,在通信走向大容量、数字化的今天,这种兼顾在技术上、在经济上都是不难做到的。我们完全有可能避免走别的国家先将电话、电脑和电视分别建立许多独立的网络,然后再试图将它们综合起来的老路,从一开始就应该规划建设一个完整、统一、先进的国家通信与信息基础设施。

我国正在加速建设以光缆为主体、以数字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助手段的大容量数字干线传输网,本地中继网和用户接入网也正在逐步实现光缆化。在上述基础传输网的基础上,建设了全国城乡自动电话网、公用数据通信网、无线移动通信网等公用通信业务网,提供各种新业务的智能通信网和提供综合通信服务的ISDN网也正在加紧建设。支撑上述传输网络和业务网络的信令网、同步网以及监控管理网也即将建成。以上传输网、业务网和支撑网构成了我国的国家公用通信网。

在中央和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政策扶持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下,最近十几年来,我国的国家公用通信网有了很大发展。

“八五”期间我国新建干线光缆近十万公里,大型卫星通信地面站19座,干线长途电路数达到90万条,为1990年的8倍。 五年净增局用电话交换机5700万线,年均增长40%,其中1995年新增2000万线,使电话网容量达到7000万线。5年新增电话主线3500万线,年均增长45%左右,其中1995年新增电话用户1500万户。到1995年底,全国电话主线普及率达到3.5%左右,话机普及率达到4.5%,其中城市17%。电话网数字程控化比重达到98%,长途传输数字化比重达到85%左右,一些发达地区已实现了光缆到乡镇,到社区或到大楼。

“八五” 期间我国移动通信发展迅速。移动电话用户由1990年的1.8万户增加到1995年的350万户,年均增长186%。其中1995年新增 200万户。目前大部分县以上城市已开办无线移动电话,并初步实现了全国联网漫游。GSM系统也已在十几个城市开通使用。 无线寻呼业务发展很快,1995年新增1000万户左右,达到2500万户以上(其中“中国电信”占2/3)。

“八五”期间我国开始建设公用数据通信网,包括公用分组交换网,数字数据网和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等三大骨干网络,现已覆盖2000多个城市,联通世界主要国际信息网络,共有各类用户端口15万左右,用户超过5万户。 国内各部门现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基本上都是在这个公用数据通信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在上述国家公用通信网的基础上,全国已陆续开办了电子信箱、电子数据交换、数据库检索、增值传真、会议电视、虚拟专用网、帧中继、800号、200号等许多增值电信业务和增强性电信业务。最近我国还通过公用通信网正式开办了Internet国际联网业务。

到1995年底国家公用通信网拥有固定资产2600亿元,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信网络之一。网络技术水平和通信服务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国家公用通信网不仅仅是为传送电话信息而设计和建设的。由于自动化、数字化和高速传输的实现,它同时也为国民经济各部门传递包括计算机数据和电视图像在内的各种形式、各种速率的信息提供了一个覆盖全国的公共信息通信网络平台。事实上国家公用通信网就是现阶段我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主体结构。国家公用通信网是国家资源,离开这个网络,再去建什么“信息国道”,只能是低水平重复建设,浪费国家资源。

今后我国国民经济许多部门都将陆续建立各自的专用信息系统。国家公用通信网容量大,覆盖广,技术新,传递质量高,完全可满足各部门信息传递的要求。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和国家资源浪费,除确有特殊要求者外,各部门建立专用信息系统要尽量利用已有的国家公用通信网络资源,不应片面强调“特殊性”,各自单独建网。

公用通信企业有义务向各类信息系统提供性能可靠、价格合理的网络服务,要提高服务质量,不断降低成本,努力满足各部门的通信需要。

二、我国通信与信息基础设施的中近期发展预测

为满足社会对通信与信息流通的需要,“九五”期间直至下个世纪初,中国还要继续进行大规模的通信网路建设。我们预测,到2000年我国通信建设将达到以下主要目标:

——建成八纵八横的网格状光缆干线网,辅助以通信卫星和数字微波,使长途传输能力达到现在的3倍左右。

——继续建设全国自动电话交换网,电话网容量达到1.7%亿线, 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10%,其中城市达到30%~40%以上,平均每户拥有一部电话。行政村基本做到村村通电话。

——继续扩建完善公用数据通信网,覆盖90%以上的县以上城市,基本做到凡有需求的地方都能提供服务。

——加速发展移动通信业务,蜂窝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服务要覆盖全国绝大部分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农村,用户数分别达到3000万和8000万户左右。

——基本建成信令网、同步网和监控管理网,提高网路运行效率和通信可靠性,逐步实现国家公用通信网运行管理现代化。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服务和电信增值业务;发展智能通信业务、综合数字网业务、个人通信和图像通信等高级电信业务。

与此同时,还要积极进行宽带传输、宽带交换、宽带接入和多媒体终端的开发和实验,建立宽带网络试验区,试开多媒体通信业务,为现行网络在下世纪初向宽带综合网过渡做好准备。

到2010年要在继续大力普及电话业务的同时,初步建成省会以上城市宽带综合业务网,在经济发达地区实现光缆到路边、光缆到大楼,部分实现光缆到户,开办视像自选服务、远程教育、远程诊断、电视购物、家庭办公和计算机会议等多媒体通信业务,为我国社会向信息化过渡打下基础。

三、大力发展信息服务,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我国政府从中国信息化实际发展水平出发,适时地提出了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战略任务。这是一项关系到全社会的跨世纪系统工程,不是任何一个单位或部门可以单独完成的,必须组织各有关方面的力量,共同行动。

建设国家公用通信网,为信息传递与交流提供方便可靠的通信网路,对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没有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和各种专业信息系统的建立,没有计算机硬件、软件和通信设备等信息工业的支撑,没有高素质的通信信息技术人才,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任务也就无法实现。

当前首先要在主要经济运行与宏观管理部门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建立各种专用信息通信系统,以改进管理、提高运行效率和工作质量。目前金融、外贸、财税、科研教育、邮政及政府经济管理等十几个部门都已在国家公用通信网的基础上建立或正在建立全国性的信息通信系统,有的已发挥作用。

面向公众的电子信息服务业,是另一个尚待大力发展的信息部门。当前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鼓励从事各类有价值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经营在线信息服务。要逐步推进现有文字、声像制品等传统媒体的电子化、网络化,建立各类公共数据库,使在线信息服务与信息咨询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社会性服务行业。中国的现行电信政策鼓励国内各有关方面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经营电信增值业务,提供在线信息服务。

我们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在信息网络、信息设备、信息资源开发应用以及信息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尽快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为此必须加强领导,搞好通信与信息产业规划,制订必要的信息政策与法规,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既有竞争、又有联合,共同推动我国的信息化进程。

标签:;  ;  ;  ;  ;  ;  ;  ;  

国家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思路_通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