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物理实验与探索课题复习策略_高考论文

2009年新课程高考“物理实验与探究”专题复习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论文,物理实验论文,策略论文,专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福建省2009年将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同时实行包括理科综合在内的全面自主命题。物理学科在理科综合试卷中所占分值仍为120分,其中实验与探究题仍将以专有题型出现,约占全卷的15%。在强调探究能力培养的新课程理念下,高考如何考查考生的实验能力,我们如何进行专题复习,对全体师生而言都是一个新挑战,笔者梳理了此专题复习的特点,提出粗浅建议,供参考。

一、领会新课程理念,解读新课程对物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要求

1.领会新课程考试大纲中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的新内涵,明确复习新重点

2008年新课程考试大纲将旧课程考试大纲中的“实验能力”改为“实验与探究能力”,在解释中增加了“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设计简单的实验”三点内容。同时,新课程考试大纲还增加了说明内容:“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同时,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也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这句话充分体现五种能力考查的统一性和相互交融的特点,同时表明实验题的探究法和非实验题的解法将互相渗透。

2.对比新、旧课程考试大纲中所列实验考试内容,解读高考实验考查的具体要求

新课程考试大纲中所列的实验包括必考实验11个,选考实验5个,我省将选修3-4也列为必考内容,因此必考实验12个,选考实验4个。旧课程高考共考查19个实验,相比之下,新课程高考要求的实验内容有较大的调整,因此在实验专题复习中应深入研究、解读每个实验的具体要求并把握新课程对其进行调整的实际意图。

二、新课程高考物理实验与探究试题的特点

1.2007年、2008年新课程高考物理实验与探究试题考点

表1 物理实验与探究试题考点分布

2.此类试题特点

(1)创新性。通过表1可以看出,新课程高考实验与探究试题充分体现创新性,试题素材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多数是在教材实验基础上的拓展和提高,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的实验原理、方法解决新问题。

(2)综合性。从新课程试卷可看出,实验与探究题一般不是考查单一的实验内容,而是由2~3个基本实验综合而成的。如山东2007年高考理综卷第23题、江苏2008年高考物理卷第11题。

(3)探究性。试题充分体现考试大纲中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要求,各先行实验省的试题均重视对探究能力的考查。如广东2007年高考物理卷第13题和第15题、海南2008年高考物理卷第14题。

(4)设计能力。设计能力是新课程实验与探究试题考查的重点,试题均不直接考查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而是注重考查考生对基本实验方法的迁移能力,考查考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水平,考查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解决问题及分析、评价结果的能力。

三、2009年高考“物理实验与探究”专题命题趋势与复习建议

1.2009年高考物理实验与探究试题命题趋势分析

2009年高考物理实验与探究试题的命制依然会坚持全面考查实验能力的原则,但考查和设问的层次可能会更加丰富、更有梯度,以增加对不同层次考生的区分度。

必考模块的实验应是考查的重点。其中基本仪器的使用是实验考核的基础内容,无论是实验设计,还是原理分析,往往都涉及基本仪器的使用,所以一些基本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读数等,在近年的高考试题中不断出现,长度、电路中量的测量以及相关仪器的使用是出题最频繁的点。设计型探究实验仍是可能考查的方向,应还是以力学综合和电学综合的形式为主,出现力电综合实验的可能较小。

选考模块的实验也不能掉以轻心。因选考部分内容从知识体系上看较为孤立、不易与必考模块或其他选考模块结合,加之在难度上要求不高,故不排除通过实验进行考查。如2008年高考宁夏理综卷第33题第(2)小题。此外,选考模块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也可能被应用于非实验题考查中,如上海2008年高考物理卷第21题就将“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面积计算方法应用于速度一时间图像的位移计算中。

2.掌握考试大纲中实验与探究内容调整的内涵

表2 物理实验与探究部分调整内容解读

3.加强基本实验思想方法的复习

新课程高考注重考查考生对基本实验方法的迁移和应用能力,这就要求加强物理学基本实验思想方法的复习,注意不同实验类型的物理思想和处理方法的对比,特别是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对比。对于探究性实验,应注意是探究未知结论,应经历较完整的探究思维过程,同时应根据不同探究实验的特点,各有侧重地进行物理思想和能力的培养。如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应将重点放在数据分析与论证的过程上,将所测量的数据在坐标图中进行描点,再根据各点的分布走向尝试进行一次拟合、二次拟合等。对于验证性实验,则是对已知结论的实际验证、体验过程,但同样要让学生体会如何进行理论与实验数据的验证,如“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中,应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控制变量法的意义,领会验证加速度与物体质量成反比时,不是通过a-m图,而是通过图得出结论。

表3 新课程考试大纲所作的实验分类

4.加强对实验基本原理的复习和对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

新课程高考实验试题比以往更加强调动手操作、分析推理,强调实验思想和方法的理解与应用,考查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因此,在实验复习过程中一方面要强化基本实验原理的复习,如力学实验中纸带分析与计算,电学实验中的器材选择、测量电路选择和供电电路选择等;另一方面要注意掌握各种基本仪器的使用技能,把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要以动手做实验带动复习。

5.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探索创新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实验复习时教师要注意设置一些新情境,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去处理问题,以提升其实验创新设计能力。实验设计先要明确实验目的,如果是测定性实验,还应根据实验仪器的功能和一定的物理规律,将被测物理量与实验仪器所能测的物理量联系起来。近年来考得较多的电学设计实验有:电表的量程选择,电流表、电压表的内外接法的选择,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分压接法的选择,电表的另用(作待测电阻,电流表作电压表使用)。复习中,教师可结合具体例题进行必要的归类分析和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分类能力,开阔其视野。

标签:;  ;  

2009年高考物理实验与探索课题复习策略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