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巡检现状与智能化趋势论文_马建春,常亮

输电线路巡检现状与智能化趋势论文_马建春,常亮

(国网兴安供电公司 内蒙古兴安盟 137400)

摘要:作为一种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工作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我们的智能巡检系统模块化的软件结构设计模式能够使其不断完善和逐步升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使用,能将我公司输电线路的巡检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并能为其他运行维护单位输电线路巡检工作提供一些有用的,可供参考的经验。

关键词:输电线路;巡检现状;智能巡检趋势

1传统的输电线路巡检现状分析

1.1不利于随时掌握巡检员执勤的到位情况

无法有效地保证巡检工作人员按计划要求,按时按周期对所有的线路展开巡察,使巡检工作的质量和线路状态及设施运行数据的真实性得到保证。

1.2不利于及时掌握隐患情况及跟踪管理

很多的重大事故都因为隐患得不到及时解决或解决不彻底而造成的,缺乏有效跟踪复查隐患处理的平台,导致巡检发现输电线及设施的隐患无法有效跟踪。

1.3不利于真实掌握危及输电线和附属设施安全运行的状况及可靠的记录存档

目前,大多巡检仍在使用手写报告记录的方式记录巡检信息。抢修抢险过程以纸张手写记录,不仅信息不全面,而且随意性较大。这种方式费工、保存不便。如果录入电脑存档,又存在数据丢失,录入错误的问题,耗工费时且很难全面体现真实情况。

1.4不利于进行数字化分析管理和辅助决策的实施

巡线前,要准备巡线任务单和操作程序卡;巡线中发现设备缺陷,又要填写危险点及安全措施单据等记录单,不仅工作繁琐,而且对发现的线路隐患及故障无法进行有效的分类统计分析、线路和附属设施的运行状况,运行参数等历史数据无法有效地被利用,不易查询,对隐患类型、设备缺陷的分析,乃至具季节性、阶段性的工作重点,都无法进行有效到位的安排。

1.5不利于及时抢修任务分派和就近调度

当发生事故或抢险任务时,抢修应急反应速度无法考核,无法掌握事故处理细节,不利于产出有效的跟踪分析,提高各项应急处理效能。

1.6不利于实施巡视检修

特别是在偏远的山区,由于大多数线路设施位于群山之中,杆塔位置偏僻且路途遥远、植被淹没运行小道、野兽出没多发;如果工作人员对地形不熟悉,时常会迷失巡线方向;有时深入通讯盲区时,经常难以准确掌握巡线组方位和情况,万一遇到紧急情况,后果不堪设想。巡视人员还要攀爬铁塔,带电登高作业等,导致人工巡线劳动强度大、危险性较高、工作效率较低等。

所以,面对电网规模不断扩张,长距离跨区域输电线路增长迅速的态势和复杂地势输电线路日常运行维护、检修、故障探测及带电作业的特殊性,迫切需要发展智能巡检技术。

2未来发展的智能巡检系统的工作原理

该系统集成了全球定位系统(GPS)、掌上电脑设备(PDA)和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最新研发成果。无需在杆塔或线路上安装任何信息识别载体,配备方便携带的轻薄笔记本电脑、PDA,在无线网络可以覆盖的地区,用户即可随时随地通过无线上网技术完成线路巡视缺陷的具体规范性记录,使缺陷处理和人员考勤等工作逐步走向标准化、电子化、信息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数据服务器收集客户端电脑中的各种记录信息,完成数据信息的存储、查询、分析、汇总和报表输出,实现从缺陷发现到缺陷处理的全过程高效监管,实现缺陷从发现到处理的闭环控制,同时也体现了PDCA一个高效循环过程。

掌上电脑(PDA)可通过串口(或USB口)直接接入任何一台装有PDA同步程序的客户端电脑,既能实现编辑好的作业指导书的下载作业,又能实现作业现场记录数据的上传操作。

网络化的多级机构纵向巡检工作管理模式,上级部门可随时对其下属机构的巡检数据进行查询、分析、统计。

3智能巡检系统的技术优势与特点

本系统在开发时便考虑到系统应具较强的功能,较新的技术和较长的生命代谢周期,确保系统能够与计算机技术发展潮流同步。所以,系统开发采用了比较先进、流行和稳定成熟的技术。系统采用代表技术发展方向的B/S架构。B/S架构具有许多优点,尤其是在软件系统的改进和升级越来越频繁的情况下,B/S架构的产品明显体现出更方便的特性。无论用户的规模有多大,有多少分支机构都不会增加任何维护升级的工作量,所有的操作只需要针对服务器进行,如果是异地只需要把服务器连接上网即可立即进行维护和升级,这对人力、时间、费用的节省是相当惊人的。因此智能巡检系统采用基于WEB的企业计算机客户端(需安装IE6.0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整个系统运行在Windows 98及以上操作系统上,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上运行效果最佳,操作方便灵活。

整个软件系统采用ASP.NET(C#)技术,利用三层结构,支持SQL Server2000/2005或Oracle 9i两种大型数据库进行开发,开放的数据库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一定的设置。

在日常使用中,本系统界面比较简洁、使用方便,对计算机水平要求并不是很高,总体上讲,本系统在使用上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用户可根据工作需要设定文件所属菜单名称,分类上传存储重要的文件资料,便于用户在系统上查阅、引用,提高工作效率;

(2)缺陷从发现到上传至系统更加快捷、便利,实现后勤管理与现场巡检的无缝对接,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

(3)缺陷的具体规范性描述和记录,使现场巡检管理、缺陷处理信息化、标准化;

(4)智能巡检系统对缺陷的描述采用开放式描述方式,便于各班组结合线路缺陷的实际情况实现缺陷内容的定量描述,更加客观、准确;

(5)后勤技术人员可根据缺陷的具体情况决定采取何种处理方式,完成从线路缺陷的发现到缺陷处理再到缺陷闭环的全过程控制;

(6)各项工作的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与执行都能通过网络完成流程,便于及时处理巡视现场发现的重大或危急缺陷;

(7)计算机完成信息资料的存储、查询、分析汇总、报表打印,使输电线路的运行管理工作一目了然。

结语

传统的输电线路巡检方式存在效率低、质量差、速度慢等缺陷,将阻碍智能电网的发展,特别是环境条件恶劣的区域,巡线方式更需亟待改进。智能输电线路巡检方式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必定会给电力事业带来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毛宏斌.智能巡检管理系统在输电线路巡视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01)

[2]黄彬,付立思.移动机器人在变电站设备巡检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5(06)

论文作者:马建春,常亮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6

标签:;  ;  ;  ;  ;  ;  ;  ;  

输电线路巡检现状与智能化趋势论文_马建春,常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