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效果观察论文_汪宏钰

伊春市第一医院 153000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2016年2月-2017年9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急诊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急诊分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卧床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急诊分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卧床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8.33% VS 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护理路径可以显著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时间,取得显著的抢救效果,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具有大力推广应用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急诊护理路径;传统急诊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所致,患者会发生胸闷、心律不齐、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血清心肌酶增高等一系列改变,如果抢救不及时,甚至会造成死亡。急诊护理路径的开展,不仅能够改善抢救效果及康复效果,还能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有效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和相关的医疗费用[1]。本文观察了急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科2016年2月-2017年9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38-81岁,平均年龄(59.4±8.4)岁。对照组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34-80岁,平均年龄(59.0±8.7)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急诊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路径,具体方法如下:①成立急诊护理路径小组。首先科室成立急诊护理路径小组,护士长带领小组征询科内专家意见,广泛查阅资料结合本院实际情况,运用护理程序评估,计划并分析和运用收集的资料。采用等级责任制专职化急救护理模式,根据每天患者数量、护理工作量、难易程度增减上班时数,护士长上行政班,每日保证有1名二线护士上白班,1名二线护士上全夜班,11:00,17:00主班有30 min的就餐时间。定期对其进行考核检查,落实质量与安全管理核心制度。②组织人员培训。在急诊护理路径实施前对小组成员进行教育和培训,内容包括路径实施内容、急救技能培训、模拟实训,规范护理行为,使护士熟练掌握路径的实施步骤,详细记录、描述。③急诊护理路径的实施。患者到达医院后经过急诊分诊护士按照初评、早期检查、评估的顺序,在刚接诊的时间内边看、边问、边分诊,对病情进行快速评估,立即进入急诊护理路径。先抢救、后登记挂号,同时开放绿色通道。分诊护士接诊后立即用平车送人抢救室,通知医师抢救。作出病情评估以后,由护士长统一指挥、调度、抢救。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观察指标比较

如表1所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急诊分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卧床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时间比较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如表2所示,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8.33% VS 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传统护理模式在抢救中的效果并不明显,难以适应当今患者数量多、病情危急的状况。急诊护理路径是为进一步提高现代医学护理服务的计划性和预见性,用以达到降低住院时间及费用、改善护理效率以及护患关系的一种优质护理制度[2]。急诊护理路径按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流程制定一个护理服务预期计划表,使护理有针对性地进行。在后期护理过程中,患者什么时候应该进行什么样的检查、治疗及护理,或者患者病情如何,又或者治疗进度怎么样、什么时候出院为宜等,均有预见性阐述、记录和指导。护理服务不再盲目进行,而是非常科学且有计划、预见性地进行[3]。同时,患者及家属也可以全面掌握治疗或护理计划,并积极主动参与整个治疗护理过程,强化患者及家属自主护理,从而形成护患促进协同护理。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急诊分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卧床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急诊护理路径可以显著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时间,取得显著的抢救效果,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具有大力推广应用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韩彦辉,王素梅,李海霞.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3):25-26.

[2]孟晓杰,郝君华.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5):557-559.

[3]苏娟娟,陈玉芬.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效果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15):2398-2400.

论文作者:汪宏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8

标签:;  ;  ;  ;  ;  ;  ;  ;  

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效果观察论文_汪宏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