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及技术研究论文_金少秋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及技术研究论文_金少秋

(东台市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 江苏省东台 224200)

摘要:电能在社会前进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功能,用电的安全性已是社会各界都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输配电以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和这个问题存在着直接的关联性,其从业者唯有持续提升本身的专业素质,才可以做好线路的问题剖析,找到妨碍线路稳定运行的要素,而且第一时间扫除,如此才可以确保用户电能使用的安全性,推动社会经济平稳增长。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同时也是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因此要注重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质量及安全。近年来,我国电网建设规模日益扩大,电力系统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供电效果要求也相应提高,然而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引发了一些配电及用电的安全问题,给电力施工和用电线路的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线路安全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确保区域经济和人民生活的稳定发展。

1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影响要素探析

1.1人为因素

有部分输配电工程位于人口密集的地方,在此前提下就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破坏。人为因素的破坏,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即直接性破坏、生活垃圾污染。直接性的破坏主要是指某些有心或无心的人为举动,直接的对工程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例如撞车等等,从而使得工程受到一定的损伤,这些损伤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逐渐扩大至一定程度后爆发。而生活垃圾污染,主要指塑料袋等污染,因为处于人口密集区,此类生活垃圾很容易与工程接触,在不清理的前提下,生活垃圾会慢慢腐化,从而使工程产生各种不可预测的影响。

1.2环境因素

输配电及用电线路一般所处的环境都是自然环境,因此在架设和维护时受到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有时往往因为山体、植被、河流、风沙、雨雪的影响而导至输配电线路发生故障,如:短路、跳闸、倒杆等,并且还容易引发一些火灾事故从而给供电和配电带来严重的影响。

1.3设备老化

输配电工程以及线路的使用时间都是很长的,而且在大量的需求下使用的频率也几乎不断,在此现状下就容易造成相关设备的老化,如无人处理就会形成故障,而老化现象带来的影响大小,主要是通过老化设施的功能来决定,如是核心设备出现老化,那么同样也可能造成整体线路的瘫痪。

2输配电防护措施与安全运行对策

2.1提高人员素质

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施工和维护时,要注重电力技术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这会对电网建设及日后的安全维护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把人员素质提高放到首位,笔者认为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岗前培训,无论是施工前还是线路维护前都要对基础知识、岗位工作内容、技术标准进行详细的培训。其次,加强新技术与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因配电和用电工程中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使用较多,所以要加强这方面内容的学习,以此促进送配电技术发展。最后,注重施工人才和维护人才的培养,强化技术力量的扶持与补充。

2.2自然因素的防护安全措施

关于自然因素的影响通常都不是突然性,而是通过长年累月的生长等产生的,因此对于此类因素的防护相对比较容易,具体需要加强人工的巡查,对周边环境及线路外部的状态进行修理,具体例如对周边树枝的生长进行修建,使其无法接触到输配电工程以及线路;对于鸟类的巢穴进行迁移或者清除,避免其对运行造成影响,以此保证运行的安全。

2.3天气因素的防护安全措施

对于天气因素的防护主要依赖于人工作业、天气预判、设备质量等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是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加强人工对输配电工程以及线路进行实时的监察,对其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与此同时还要实时监控天气的变化,一旦预判到即将发生恶劣的天气,应当根据天气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例如大风天气应当加固输配电工程以及线路,以此避免断裂类型的故障,此外在初步建设与设备跟姑寒的时候,必须要保证所用的材料质量能够过关,因材料的质量决定了输配电工程以及线路的抵抗能力。

2.4设备老化因素防护措施

对于设备老化因素的防护,主要需建立在两个层面,即设备状态检测、设备更换。首先需要人工定期的对设备进行检测,确认设备当前的各项功能状态,如果存在功能退化的现象,则说明设备可能存在老化,基于此就需要将设备更换,将疑似老化的设备拆卸,之后对其进行全面检测,如确认没有问题则作为维修储备材料。此外基于设备的更换需要一定的成本,在发现设备老化现象时,需要报备以此便于设备的管理。

2.5科学运用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技术

2.5.1线路绝缘子防污技术的运用

在一般的电力系统中,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线路的绝缘子起着不可取代的功能。然而,因为绝缘子长时间裸露在外部环境中,其表层会有很多的灰尘与杂物,假如无法第一时间清理,在下雨时,较易产生绝缘子导电和电流漏泄等问题。为此,及时清理绝缘子是特别关键的。另外,可设定有关的电流泄露监视体系与预测体系,当产生电流泄露问题时,能够报警,有助于问题的及时解决。此外,运用在绝缘子表层涂上一层硅油与地蜡,有助于提高线路的防水性能,进而减小事故产生可能性。

2.5.2线路防雷技术的运用

输配电和用电项目的线路防雷是较为关键的技术举措,另外还是一个比较繁杂的技术问题,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在防雷技术的措施中,需要把握好两个指标:①耐雷水平;②发生雷击时的跳闸率。要想能够更加有效的保证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安全,必须要能够从根源上做好防雷技术的处理,通常情况下,主要是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入手分析:①在架设线路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避雷的电线,这样可以降低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使被雷击中的感应电压和概率将至最低,并起到耦合和分流作用。②需要对接地电阻值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接地电阻值符合相应电压等级的相关要求。这样可以有效的预防雷电,使其防雷能力可以得到提高,全面地减少雷电的反击。

2.6强化检修与维护的效率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检修与维护至关重要,这是确保配电和用电安全的重要措施,因此要注重配电与用电线路的检修与维护工作。检修与维护的工作方法要以定时、定期、定位的方式开展检修与维护,其过程要考虑到线路潜在的安全风险,细致的检测线路的老化情况和传导性能,以便日后规划线路维护方案。同时,还要注重线路的检修与维护的标准,检修与维护的模式要与线路环境和经济情况相适应,并且要把具体的工作内容及相关责任落实到人,这有助于工作质量的提升,也有利于整体线路检修效率的提升。

3结语

电力资源在现代已经被社会各个层面的运行所依赖,一旦电力资源的输配出现问题,那么就会影响到社会的运行,而电力的输配主要依赖于输配电工程以及线路,因此为了保证电力输配、社会运行的稳定性,就必须加强对输配电工程以及线路的安全做出保障。对输配电工程以及线路的安全保障,首先要明确故障的导致因素例如天气、自然环境、人为、设备老化等进行深刻的了解,根据不同的因素采取相应的完善措施进行处理,以此才能够保证输配电工程以及线路的运行安全,同时对社会的稳定运行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曾贞敏.浅谈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的问题及其技术[J].信息系统工程,2016(04).

[2]谢国仁.试论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安全管理[J].河南科技,2015(23).

[3]何纳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研究[J].科技展望,2016(04).

论文作者:金少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  ;  ;  ;  ;  ;  ;  ;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及技术研究论文_金少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