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手术方法及疗效初步评估论文_秦君

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娄底 417000

【摘 要】目的 探究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手术方法及其临床治疗效果,以供参考。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从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期间选取于我院就诊治疗的52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采用子宫全切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26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进行治疗,运用统计学分析软件对两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中,观察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宫颈环形电切术用于治疗宫颈癌前病变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宫颈环形电切术;宫颈癌前病变;手术方法;疗效

宫颈癌前病变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指的是宫颈癌发生之前该部位发生的病变,又称宫颈不典型增生[1]。临床上常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来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实施治疗,我院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本次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从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期间选取于我院就诊治疗的52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临床上关于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标准,52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中临床表现为接触性出血的患者有23例、临床表现为白带带血的患者31例、临床表现为腰痛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26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年龄在21~5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45±10.12)岁;病程在1~9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34±1.04)年;该组患者采用子宫全切手术进行治疗。

观察组26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年龄在22~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23±9.34)岁;病程在2~8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15±1.21)年;该组患者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26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采用子宫全切手术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如下:手术时取下腹正中切口,了解患者的病变范围,随后切断韧带,剪开子宫膀胱腹膜并且反折,游离子宫体及子宫颈,用手向头侧提起子宫,切除子宫,术后将患者的切除物进行病理检查,常规抗炎等治疗3至5天。

观察组26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如下:所有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进行常规检查,例如凝血、白带等检查,术前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手术采用SURTRONR FLASH意大利萨顿妇科LEEP刀进行手术,用20%碘酊,确定患者病灶的位置及范围,手术时取患者膀胱截石位,手术操作的范围在病灶外5mm处,手术操作的深度为20~25mm,手术结束后将患者的切除物进行病理检查,标明锥顶和锥缘,评价术后是否切除干净,并指导患者服用抗生素和止血药。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愈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当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为计数资料,均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使用t检验进行比较。

2.结果

2.1两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

由数据可知,在两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宫颈癌前病变是与子宫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种子宫颈病变[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的改变,该病的病发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年龄渐渐往低龄人群发展[3]。宫颈癌是目前妇科临床上唯一一个病因明确的恶性肿瘤疾病,病发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病毒感染、性行为、月经及分娩因素、吸烟、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免疫缺陷与抑制等[4]。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有白带增多、宫颈糜烂、阴道不规则出血、脓血性白带等[5],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若患者不进行及时的治疗,会逐渐发展为原位癌和浸润癌等风险。有关资料显示,宫颈癌前病变若能及早的被发现并进行治疗,是完全可治愈的。宫颈环形电切术是一种用来诊断和治疗宫颈疾病的有效手段[6],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高频电刀经环形电极产生高频电波,因带有高频电波的电刀与病变部位接触而产生高热,从而达到切除的目的,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疼痛少的优点,且保留了年轻患者的生育功能。

在本次研究中,将使用子宫全切手术的对照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与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的观察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手术时间为(7.56±2.35)min、术中出血量为(10.21±2.24)ml、并发症发生率为7.69%(2/26),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可知,将宫颈环形电切术用于治疗宫颈癌前病变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苏月华.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2):385.

[2]杨海英.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 212例手术体会及疗效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4):458-459.

[3]李秀梅.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临床疗效研究[J].中外医疗,2013,32(34):83,85.

[4]李彩虹.LEEP术在宫颈癌前病变应用中的研究进展[J].实用肿瘤学杂志,2013,27(5):468-471.

[5]曹丽娟.子宫颈环形电切术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治疗价值[J].河北医药,2014,36(2):253-254.

[6]何金慧,汪 英.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J].贵阳医学院报,2015,40(4):420-421.

论文作者:秦君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8

标签:;  ;  ;  ;  ;  ;  ;  ;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手术方法及疗效初步评估论文_秦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