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应注重教学策略的应用论文_罗晓梅

语文课堂教学应注重教学策略的应用论文_罗晓梅

罗晓梅 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浦贝中学 653100

第一次走上讲台,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就告诉我:“上语文课很容易,但要上好却非常难,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必须要有激情。”语文可以说是众多课程中最丰富多彩的一门学科,语文课本处处蕴含着美,但很多学生却对语文课不感兴趣,究其原因还是教师缺乏激情。也有教师认为语文教学是“读读课文,讲讲常识,分析课文内容,练习巩固”,有现成的模式可用。很显然,这是错误的。新课程改革就必须打破这一模式,才会有新的发展。但也有部分教师因新教法驾驭不够熟练,新课程教学理念理解不够透彻,以至又回到了传统教学的原点,学生很难从课堂教学中体验到快乐。事实上,语文教学不单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还要通过语文学科中特有的素材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因此教学策略很重要。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内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并让学生在上语文课时激情飞扬,下面就我近几年教学体验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不拘一格的导入,提升课堂教学的“人气”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堂课的好坏,是与新课导入的方式相联系的。导入时可以讲一个小故事,放一段相关的影片,或播放一小段与课文内相关的音乐等,其实还有许多方法,它虽然只是整堂课教学的一小部分,但对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人气”是十分奏效的。如 我在教学九年级下册第五课《藤野先生》时,我特意模仿藤野的动作进入课堂,令学生惊讶不已,自然很快进入课文意境;教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九课鲁迅的《雪》时,我特地播放一段与文章主题相似的《我爱你,塞北的雪》的歌词,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至于上课时的导语我总是仔细琢磨,改了又改,一直到会令学生耳目一新为止。新课导入的方法有很多,要不拘一格,常用常新。

当然一堂课的结束语也很重要,它是一堂课的精华,是对一堂课的总结,俗话说的好“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好的语文课需要好的结束语。好的结束语也需要教师们用心地对待。

二、活动激发兴趣,让学生在课堂神采飞扬

当然要上好一堂语文课,仅讲究导入是不够的。要维持高涨的“人气”,需要营造一种有民主、有竞争的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自由地表达,乐意发表“自主的见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当设置一些灵活多样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独立思考,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反省和总结自己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表现他们的情感、价值观和各种情绪体验。

怎样设置让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呢?我们可以从电影、电视、网络中受到启发,如仿名著阅读《西游记》,精心设计提纲,风趣解答给人启示;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三峡》时,不妨结合图片及学生所学的地理知识,来一个《话说三峡》,变枯燥乏味的文言文为生动有趣的白话文;教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课《范进中举》时,让学生来一场“疯走上集”的表演;上九年级下册第一课《威尼斯商人》时,让学生分角色并有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充分体会人物性格,感受戏剧冲突;教学九年级上册第十八课《与朱元思书》时,教师可以把繁杂的文言文词翻译成解说词,并配上优美的图画,让学生享受美景的同时也记住课文的内容。总之要让语文课成为学生喜欢的“快乐大本营”。

三、竞争创新,快乐自信

现代社会是个竞争的社会,语文教学就应当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让学生从竞争中感受快乐。如教自读课文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问,看谁提得多,看谁提的有价值;看谁答得好,看谁答得妙,分组竞赛。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再加上老师的指点与鼓励,学生的自信心会更足。

要想在竞争中取胜,自然离不开创新。现在时兴写话题作文,拟题却是关键,一篇文章的好坏与文题关系密切。一个好的文题或能提纲挈领地提示文意,或达到曲径通幽的效果,或更能产生吸引力。如作文以“桥”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如果不当一回事,随便拟个题,将桥讲清楚就行了。但我却“小题大做”,来一个拟题比赛,看谁拟得好,短短十分钟,有的就拟出了二十多个题目,然后大家拣最好的在全班交流,评出最优秀的五个文题,供大家品味。再鼓励大家继续探索,超越他人。题拟得好,学生的写作兴致自然就高,快快乐乐就结束了一堂课。

四、动手又动脑,主动探究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让学生被动地掌握知识,它忽视了人的主体意识,学生未参与教学过程,未获得快乐,大脑皮层怎么会留下记忆呢?何况人的记忆有个特点,随着岁月的流失,它会自动筛选,常常只留一些快乐有趣的事情。语文教学就应针对这一特点主动教学,多让学动手动脑。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文言文毕竟离我们的生活较远,学生一般有种陌生感,再加上字词的音义多变,让学生有点无所适从。学生学习费时多,效果差,尤其是翻译句子。这种情况下教法不可能和现代文教法等同,我们可借鉴现代文教学的成功经验,如采用合作、探究、开放的教学方式,个性化教学等,结合文言文特点,形成高效的、灵活实用的教学方法体系。我的做法是“读→议→评→改”四步走。“读”文言文,力求语言、断句正确,能整体把握文意;“议”就是大家讨论分析;“评”就是参考书下面的注释,查找工具书进行评判;“改”就是改正错误的地方。我开始实施时,有点费时费力,试用两周后,效果显现出来了:大家主动探究,既灵活掌握了知识,又充分享受了成功的快乐。

总之,课堂教学中充分地把握好教学策略的应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近几年来,经过我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不断地探究和应用相关的教学策略,有了一定的收获。实践证明,课堂教学应该注重教学策略的应用。

论文作者:罗晓梅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2月总第19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1

标签:;  ;  ;  ;  ;  ;  ;  ;  

语文课堂教学应注重教学策略的应用论文_罗晓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