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市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新探_市场经济论文

论新市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新探_市场经济论文

再论新市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新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市场经济论文,新市场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新市场社会主义与“兰格式”的传统市场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并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对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二者之间关系的认识上,基本停留在“兰格式”的传统市场社会主义的水平,因此不能很好地指导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基于这一认识,作者提出,应当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推进到新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只有以此为指导,才能进行彻底的市场化改革,从而取得社会主义改革的胜利。本文还根据新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关于市场经济功能的资源和制度“双重配置论”,从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来认识和规定社会主义,给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以新的解答。

对于今日之中国而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它对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在日益强大的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高度集权型的计划经济体制已崩溃了,并且极大地震撼乃至改革了原来那种清一色的公有制格局,公有制本身的性质和形式也发生了大的改变。可以说,自从社会主义学说问世以来,特别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以来,“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从来没有变得如今天这般如此复杂,使人困惑,难于认识。在西方,民主社会主义、伦理社会主义的口号喊得更响了,①而在中国,由于大多数国有企业效率低下、活力不足的状况未能得以根本改变,有人便寄希望于私有制,试图以私有制来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为此,他们提出,“私有经济也有社会主义”,还有人则说,社会主义可以以私有经济为主体;更有人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将最后把中国导向资本主义,预言市场经济的大潮将淹没社会主义。②由此可见,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进一步弄清楚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是理论界的当务之急。

但是,必须站在市场经济的角度去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是唯一科学的方法。如果离开市场经济、离开市场经济的主体现代企业制度去认识和构造社会主义制度,势必陷于主观主义和空想。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已雄辩地证明,市场经济是最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生产力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组织形式。这就决定如果社会主义真正是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比资本主义更先进的社会经济制度,它就必须与市场经济有着内在的关系与联系,比资本主义更适应市场经济的性质。这样,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更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这种与市场经济有着内在的关系与联系的社会主义,就是市场社会主义。我国的市场化改革的结果,应当以市场社会主义取代原来的计划社会主义。

但是,为了把本文所说的这种市场社会主义与兰格和西方学者所提出,并为南斯拉夫所实行的那种市场社会主义区别开来,因而在它前面冠以一个“新”字,称之为“新市场社会主义”。新市场社会主义与兰格等人所倡导的传统的市场社会主义的重要区别是以下几点:

1.二者对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认识的角度不同

新市场社会主义与传统的市场社会主义认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关系的角度不同。新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是根据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站在市场经济的角度去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探索和确定社会主义的经济必然性、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因此,新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财产关系是完全市场化,同市场经济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和关系。这样,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是外在结合,而是内在融合为一体,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为社会主义提供产生的“土壤”、发展的动力与道路;而与此相反,兰格等人的传统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却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必然性不是来自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没有自觉地探索和论证市场经济、现代企业制度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本质联系,而只是设想把社会主义公有制同市场机制结合起来,以便利用市场经济来调节社会生产,刺激技术进步,改善社会主义企业的管理。由此可见,传统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对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是外部结合论;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与市场经济本身无关。因此,在兰格等市场社会主义者看来,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只是改革原来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管理方式和经济运行机制。由此决定,以传统市场社会主义为指导的经济改革,只能是半市场化的改革,其结果则只是半市场社会主义,而不是完全的、真正的市场社会主义,只有以新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经济改革,才是彻底市场化的改革,从而才有可能建立完全的、真正的市场社会主义。就是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内在制度要求的社会主义。为了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上给二者以区分,我把前者称之为结合型市场社会主义,后者为基础型市场社会主义。

2.对于市场经济功能的认识和规定不同

新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认为,市场经济不仅具有资源配置功能,而且有制度配置、创新功能。市场经济本身也是一种经济制度。因此,这里所说的制度配置、创新功能,是指它能配置、创新“制度环境”,即生产资料所有制等基本经济制度。新市场社会主义认为,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功能与制度配置、创新、选择功能,都是市场经济本质属性的表现表式。因此,我们应当承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社会主义传统的经济运行方式、管理体制和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将会发生变化,而且公有制本身也将或迟或早、或明或暗发生质的变化,转变为符合市场经济性质的新的公有制。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市场经济之所以同时具有资源和制度两种配置功能,是因为资源配置与制度配置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后者是前者的条件和动力。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功能,使资源得以优化配置,必须使经济资源的所有者与占有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动力。而这要求资源的所有主体拥有剩余索取权。因此,社会经济资源的产权必须明晰。市场经济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之所以能够使千千万万的市场主体服从自己的调遣,关键就是由于经济资源有明晰而合理的产权制度,使市场竞争对他们施加的“外部压力”转化为强大的“内在动力”,从而使资源得以优化配置。所以说,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和制度配置功能密不可分,并且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要想尽可能发挥市场机制的制度创新、选择功能,也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但是,传统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却只是承认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功能。早在本世纪30年代初,正是由于兰格把市场机制视为纯粹的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的方式,所以他设计了“兰格模式”,试图在公有制基础上模拟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完全竞争市场来合理配置资源。但是,因为兰格不了解市场机制的制度创新和选择功能,所以,他设想以原有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同市场经济结合。令人遗憾的是,直到今天,西方的市场社会主义经济学家仍然未能超越兰格,没有跳出市场经济“唯资源配置论”的泥坑。例如,美国的格雷戈里、斯图尔特和林德希洛姆等人虽然在60年代否定了“市场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核心,是资本主义本质”的传统观点,但认为市场和计划一样,仅仅是资源配置的手段与“工具”。据此,他们提出,前南斯拉夫经济改革的特点之一是“资源配置过程转向‘中性’的市场机制”,“经济体制的机制能够从一种环境转移到另一种环境中。”③英国市场社会主义学派在80年代提出的“联姻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一样,也可以与市场经济结合。④这也意味着,在他们看来,市场经济是谁也可以利用的“工具”。

3.所有制形式不同

由于新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认识并承认市场经济的制度配置、创新功能,因此,它认为,必须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去确定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性质。在新市场社会主义看来,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内的人类全部经济生活的历史表明,无论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财产关系本身所具有的约束力是有限的,只有在市场竞争机制所产生的无比强大的“外部压力”的作用下,生产者才有强大的经济动力去改进技术装备,提高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可以说,市场竞争机制、优胜劣汰的规则所具有的动力生成机制和约束机制,是其它任何激励和约束机制不能取代的。而从资源配置、组织功能和经济运行方式的角度来看,市场经济属于生产力范畴。这样,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规律,具体表现为生产关系适应市场经济性质规律。这就决定,人们必须站在市场经济的角度,根据市场经济的运动规律的要求和它的性质去探索、构造生产关系、产权制度;如果无视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离开市场经济去讲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这是没有意义的。因为那种非市场化的生产关系产权制度不可能真正符合生产力的性质,从而不可能有利于生产的发展。这点已经为社会主义经济生活的大量事实所证明。基于这种新的认识,所以新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要求根据市场经济的性质,彻底改造传统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探索和构造与市场经济的主体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适应的新的公有制。但是,由于兰格等人所提出的传统的市场社会主义只是片面地把市场机制视为资源配置的手段,而未能肯定其制度配置功能,因而不能自觉地去探索适应市场经济性质的新型的公有制,只是力求让原有的国家所有制同市场经济“联姻”,即进行结合。而新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认为,传统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难以同市场经济很好地结合,从而不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推动生产发展的杠杆作用。因此,由于公有制形式不同,新市场社会主义与传统市场社会主义实行市场化改革,二者将有不同的结果和命运。这也就要求把新市场社会主义与传统的市场社会主义区别开来。

新市场社会主义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有着重大的区别。弄清二者的根本区别,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我看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同兰格等人的传统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实质是相同的。这表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于市场经济功能的认识和规定上。同传统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一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只是片面地肯定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功能,从而把它视为一种“经济手段”。正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只是把市场经济看作为一种由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方式,而未能认识它具有制度要求,对生产资料所有制有创新功能,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正式提出来以后,人们仍然囿于传统的公有制,没有花大力气去探索新的公有制。总之,对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基本上仍然停留在兰格等人的传统的市场社会主义水平。所以说,本文所提出的这种新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根本不同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它超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及传统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在市场经济功能、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关系认识上的单纯的资源配置论、“工具论”、“联姻论”,即外部结合论,提出新的资源、制度“双重配置论”、“内在联系论”。这样,使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的界定科学化,符合客观规律。

既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上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市场社会主义水平,从而在理论上有重大缺陷,那么,就应当以新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取代它,以新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来指导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一步提高到新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有着重大的理想与实际意义:

1.以新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将使社会主义真正完成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必须具有恩格斯所说的“经济必然性”。这种“经济必然性”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义要有合理的产权制度、有效的经济运行方式,从而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私有制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只有这样,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才能从根本上战胜资本主义,得以巩固和发展,具有生命力。因此,关于空想社会主义,或在具有浓厚的空想因素的社会主义,就不能局限于圣西门、欧文的理论。凡是使生产力发展缓慢,同资本主义相比缺乏优越性的社会主义模式,都是空想社会主义。它们只会败坏社会主义的名声,因此不能称作真正的社会主义。列宁当年在社会主义建设遭到挫折以后曾深刻地指出:“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⑤列宁之所以提出实践社会主义观,就是因为在他看来,书本上的社会主义具有空想因素。邓小平也曾强调说:“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滞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⑥他还多次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在这里明确指出,导致“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群众生活长期贫困的社会主义“不能叫社会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也即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显然,这种社会主义是属于空想社会主义。列宁和邓小平所否认的是处于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条件下,从而排斥市场机制的社会主义,即计划社会主义。

要想使社会主义真正完成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不致从一种空想又陷入另一种空想,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因为只有当我们全面认识市场经济的功能,承认它的制度配置、创新功能,从而肯定和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市场经济的性质,彻底改造传统的公有制,建立和发展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崭新的公有制,由此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社会主义生产的促进作用,使社会主义企业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企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只是片面地肯定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功能,仅仅把它看作是一种“经济手段”,未能了解它的制度配置、选择功能,因而不能认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由此便不能自觉地在发展市场经济、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过程中探索新的公有制,建设符合市场经济本质要求的产权制度。这样一来,在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方面不能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应有的优越性。毫无疑义,这种所谓的社会主义迟早会被人民群众所抛弃,在同资本主义的竞争中遭致失败。前南斯拉夫及前苏联、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之所以遭到失败,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在理论上未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因此在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同时,未能自觉地及时改造传统的公有制,根据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探索和构造新的公有制,从而没有很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对生产的促进作用。例如,前南斯拉夫虽然在50年代初便提出和实行“社会所有制”。但是,这种公有制的设计者不是立足于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而是极力从经典著作中寻找理论依据。因而社会所有制这种产权制度并不明晰合理。这表现在前南斯拉夫的宪法规定,社会所有制企业的财产在法律上仍然为国家所有。由于企业资产的法律所有制为国家所有,因此,职工不关心企业的发展,不愿意把企业利润用于积累,在分配中一味要求增加工资,倾向于分光用光,而由国家负担亏损之责。由此可见,前南斯拉夫、前苏东国家发生剧变,那不能说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胜利,而只能是资本主义对兰格式的、传统的市场社会主义和计划社会主义的胜利。这两种社会主义使这些国家生产发展缓慢,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长期停滞,甚至处于贫困中。所以说,它们并不是真正的、科学的社会主义。这一惨痛的历史教训告诉人们,不仅那种试图脱离市场经济的计划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而且这种不能认识和肯定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和关系,从而不能根据市场经济的性质、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改造传统的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试图将传统的公有制同市场经济结合的兰格式市场社会主义,同样是一种空想社会主义。

因此,在此有必要指出,我国的经济改革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个大的失误,即在发展市场经济、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过程中,未能自觉地花大力气从根本上改造原有的国家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以一种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符合市场经济性质的新的公有制来取代它们,而是把国家所有制等同于社会主义,千方百计力求把它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而国家所有制本性排斥市场经济,因而不可能有效地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它的发展,结果使它惨淡经营,日益萎缩,而与此同时,各种私有制经济乘机迅猛发展,致使在一些地方已占据主体地位。经济学界和实际部门一些有识之士指出,如果继续照目前的势头发展下去,私有经济将由次变主,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体,而到那时,社会主义也就不复存在了。所以,必须以新市场社会主义为指导,正确地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从而彻底消除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空想因素。

由此看来,当前工作和改革的重点,应当根据市场经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把现有的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改造为新的公有制,并谋求它的发展和壮大。浙江东阳市以横店模式著称的横店集团公司在这方面开了个好头。该公司在经济改革过程中,有目的地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革传统的集体所有制,逐步形成崭新的“社团所有产权制度”。这种新型的社团所有制规定,公司的自有资产是社团成员共同创造的,是企业自我积累形成的,属于社团成员共同所有,“社团范围内的个人,只能在社团经济组织范围内按条件享有务工权、按劳分配权和福利待遇权,离开社团组织,就失去一切享有权,更没有继承权。”⑦这是一种以劳动为纽带和基础的公有制,而不是以身份为基础的公有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社团所有制是较为合理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横店集团公司在改革开发初期,只是一个小丝厂,而到今日,已成为一个产值逾10亿元,有“世界磁都”之称的大型企业。该企业之所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能够迅速崛起,关键是由于这种新型的公有制企业能够完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从而企业具有强大的约束力和追求发展与效率的内在动力,并且使企业得以向现代大工业生产和多样化集团经营发展,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社团所有制使横店集团公司获得巨大发展这一事实表明,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有着内在联系,可以找到比资本主义私有制更适应市场经济性质,从而更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因此,我们应当把这种社团所有制进一步完善,让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展起来,以保证社会主义经济改革获得最后胜利。

2.以新市场社会主义为指导,才能彻底完成市场化改革

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后,我国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已形成了这一共识: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应以市场化为导向。但是,对于市场化改革的对象、内容和目标,却存在分歧:一种观念认为,所谓市场化改革,是改掉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市场运行机制;另一种观点却认为,市场化改革不仅要改造传统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而且进而要改造作为旧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基础的旧的产权制度,即所谓“改到深处是产权”。这才称得上彻底完成市场化改革。我以为,第二种观点才是符合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要求。市场化改革应当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所进行的改革,其结果使经济生活各个方面都打上市场的“烙印”,符合市场经济的性质。这就意味着不仅原有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要彻底改革,而且要进而改造传统的产权制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我们进行市场化改革的目的:第一种观点实际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依据,因此,易为人们所接受。而第二种观点,未能得到多数人,特别是实际工作部门的认可。所以说,只有以新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取代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才能进行彻底的市场化改革。而只有当我们进行彻底的市场化改革时,才能使社会主义经济改革这场“第二次革命”达到预定目的。由此可见,以新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取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超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取代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意义。

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推进到新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这就科学地回答了邓小平向我们多次提出的要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新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由于认识和肯定了市场经济的制度配置、创新功能,看到了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因而找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正确方法和角度:站在现代市场经济的立场上,根据它的本质要求来探索和构筑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样,就为正确地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也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因为我国改革以来的大量事实表明,什么地方的经济体制适应市场经济的性质,那里的生产就发展得快,经济效益就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就比较高。而这些东西是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基本要求。所以说,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群众一个世纪所追求的社会主义,应当是符合国情的新市场社会主义。积几十年的经验,总的结论是:必须尊重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站在市场经济的角度讲什么是社会主义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最后还要指出,以新市场社会主义取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规律,因而是一种正常现象。我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等问题的认识,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只有经过反复实践,不断的深入认识,不断的扬弃,不断的创新,才能使我们的认识符合实际,进入“自由王国”。改革以来,我们国家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的认识上,已发生了由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对立论”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的“板块论”,再进而由“板块论”到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论三次大的理论转换。每一次理论转换,都使我们的认识更接近真理。这一次必将也是如此。因此,当笔者行文至此,颇有信心地期待着,新市场社会主义将会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从而使我们对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的认识,再一次发生大的飞跃,即第4次理论转换,而我国的经济改革由此也将进入一个胜利发展的新阶段。

注释:

①参见戈尔巴乔夫·勃兰特等著:《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2、451页。

②参见郭才:《国企改革不能以私有化为方向》,《生产力之声》,1994年第12期。

③参见林德希洛姆:《政治与市场》,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33,139页。

④参见埃斯特林等:《市场社会主义》,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第14、144页。

⑤《列宁全集》第27卷第480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2页。

⑦参见徐文荣:《横店集团产权模式的探索》,中国农村经济1994年第10期。

标签:;  ;  ;  ;  ;  ;  ;  ;  ;  ;  ;  ;  ;  ;  ;  

论新市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新探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