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资流入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_国际收支论文

80年代以来境外资本流入对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收支论文,境外论文,资本论文,状况论文,年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80年代以来我国境外资本流入的总体状况与分析

(一)我国境外资本流入的总体状况

80年代以来,我国进一步加强了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步伐,并对吸引外资采取了许多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到国内。资本流入逐年增加,呈上升势态,尤其是1992年以来资本流入急剧上升。这十几年来,我国资本流入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82—1984)我国资本净流入处于逆差状况,主要是由于短期资本净流入发生逆差造成的。在这段时间,长期资本流入量并不是很大,仅在27—41亿美元范围(见表一)。在此时期,我国刚刚开始实行改革和对外开放,投资环境正逐渐开始改善,利用外资也是处于起步阶段。在国际收支平衡政策中,主要是依靠经常项目来平衡国际收支的差额,而资本项目对国际收支的平衡不起决定作用。

表一1982—1995年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概览单位: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第二阶段(1985—1992)我国处于资本净流入状态,流入量也处于平稳发展态势,从1985年开始,我国连续下调汇率,使我国出现了持久的资本净流入。1985年以后资本流入增长很快,流入绝对额基本呈上升趋势,长期资本流入额每年保持在100亿美元左右水平,资本净流入也是保持顺差(除1992年外),其主要原因是资本流入增长速度加快,且稳步增长,尤其对外借款增长较快。而在此时间,每年外商直接投资数额低于对外借款数额。另外,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在此期间出现几次逆差状况。但由于大量资本流入,弥补了4年(1985、1986、1988、1989年)经常项目出现的逆差,也弥补了短期资本出现的逆差,平衡了国际收支的差额。因此,在这一阶段,资本流入已经成为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手段,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

第三阶段(1993—现在)资本流入急剧上升,并成倍增长,资本项目及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此期间资本流入与经常项目成为国际收支平衡的同样重要地位。首先,总资本净流入成倍增长,如1993年资本净流入是1991年的2.9倍,1994年比1993年增长130%,1995年比1994年增长106%,数额高达382亿美元;其次,长期资本流入数额成倍增长,如1993年长期资本流入数额是1991年的近4倍,是1992年的1.8倍;再次,在资本流入中外商直接投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对外借款,且投资数额也远远超过对外借款额,这也是资本流入急剧上升的原因所在。因此,这几年的资本流入状况与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较低水平的资本流入量有着重大的区别,资本项目这3年保持高流入势态的主要原因就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我国进一步加快了对外开放步伐,外国投资者看好中国的良好经济发展状态和良好的投资环境。

(二)我国境外资本流入总量趋势及结构分析

从80年代到90年代上半期的十几年中,我国的资本净流入总的发展趋势是上升的,但发展过程中,最初阶段出现资本净流出,中间阶段相对平稳,虽然也在起伏波动,最后阶段急剧直线上升态势。这十几年中只有3年净流入,但流出量很小,其余年份都呈净流入状态。从十几年的资本净流入状态来看,无规律波动,主要是因为短期资本流动不规律造成的。我国短期资本流出流入不稳定,净流出净流入交替出现,流出年份多于流入年份。因此,使整个资本净流入量发展无规律可循,存在着不稳定性。

从长期资本的流入曲线(见图一)发展来看,1982—1995年的14年间,最初阶段资本流入量规模很小,此期间正是中国开始引进外资的初期。中间阶段长期资本流入发展相对比较稳定(除1992年外),波动不大,此阶段说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稳定,外资引入稳定增长,经济发展稳定。但最后阶段长期资本流入直线上升,速度之快,流量之大是前所未有的。此阶段正是邓小平在92年之夏南巡讲话之后,中国经济对外开放进一步加深,社会主义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同时,外国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因此,大量境外资本纷纷拥进国内。

在资本流入中,短期资本流入流出自1985年以后规模较大,只是在年度间的规模变化不很规则,时高时低(见表一)。但是,无论是资本流出还是资本流入,借款所占比重较低,只是个别年份比重大些,占短期资本流入、流出比重最大的是短期资本的延期付款,这在短期资本流动的经济分析中意义不大。所以可以省略对短期资本的分析。但是应该注意短期资本流入正在发生的变化,从1992年起短期资本流入规模在缩减。

从以上的资本流入总量趋势来看(见图一),可以概括几点:首先,我国总资本净流入具有不稳定性,一是受短期资本流动不规律的影响,二是因为长期资本流入也有阶段性的变化,三是受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所致,如紧缩政策、汇率政策、经济扩张政策、宏观调控政策。其次,我国长期资本流入处于增长趋势,有一段很长时间,即从1985—1991年处于相对稳定趋势。第三,从1992年到现在资本流入发生了巨大变化,巨额外资涌入国内,资本流入直线上升,其原因是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势头和近几年的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巨额外资流入。

图一 1982~1995年中国长期资本流出

我国国际收支中资本项目长期顺差主要是源于大量境外资本流入,境外资本长期净流入,且巨额资本净流入到国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对外需求旺盛,而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普遍处于不景气之中,缺乏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而中国的经济高增长与之形成了明显的反差。

2.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陆续公布了有关吸引外资的一系列法规和各项优惠政策,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资本市场逐步开放,正是由于国内投资环境逐年改善,投资收益率提高,吸引了大量资本流入。

3.我国汇率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从人民币汇率的合理下调到实行人民币汇率并轨制以及单一人民币汇率实行浮动机制,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吸引了外商在中国投资,人民币贬值可以提高外资的购买力,提高外资在中国投资比重。

(三)我国资本项目结构的分析

我国长期资本项目中,对外借款、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占重要地位,但是在不同时期这三种资本流入起的作用不同,地位也不同。

在长期资本流入中,对外借款在1992年以前一直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其所占比重高于外商直接投资(见表二)。在1992年以前,对外借款所占比重大约在60%左右,外商直接投资所占比重大约在30%左右。可是到了1992年,我国的长期资本流入的总量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外商直接投资在总量结构中开始占主导地位,所占比重达57%以上,而对外借款的则为41%左右。此后,外商直接投资所占比重持续增长,其增幅提高到70%以上。这种结构变化说明,在直接投资和对外借款选择上,我国已趋向更多地鼓励直接投资。但是,应该注意到的是,虽然外商直接投资增长速度加快,比重上升很快,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对外借款规模有所减少。实际上,我国对外借款仍然处于增长势头,但增幅逐渐在减少。1995年,国家规范了外资外债的管理,估计1996年对外借款增长率会有所下降,此外,在此期间,外国在国内的证券投资发展也十分迅速,1993年达到36.5亿美元,比1992年猛增4倍,1994年也超过了1993年的金额,达39.2亿平均,这几年平均占我利用外资总额的6%左右。从这几年发展来看,外来证券投资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还不明显。

表二 我国利用外资中的总量结构

港台澳及外国

对外借款 外商直接投资 在华的证券投资

1979—1984 130.41 30.6 /

1985 26.88 16.61

1986 50.14 18.74

1987 58.05 23.14

1988 64.87 31.94

1989 62.86 33.92

1990 65.34 34.87

1991 68.88 43.66 5.65

1992 79.11 110.079

1993 11.98 275.15 36.5

1994 92.67 337.67 39.2

1995103.27 375.21

7.1

计 914.371331.58 97.45

资料来源:《1996年中国统计摘要》和《中国统计年鉴1995》,国家统计局出版,及《中国金融年鉴》。

综上分析可见,目前长期资本流入是以外商直接投资占主导地位,对外借款处于辅助,而证券投资占第三,这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基本相适应。从我国的长期资本流入结构中直接投资和对外借款之间地比例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已达到相当的比重,即已经超过70%。这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影响也已达到了相当的程度。如1995年外商直接投资(当年发生额)占我国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已高达16%,我国经济发展控制权不应由外资来支配。因此,外商直接投资不宜再继续增长,应当适当地加以控制,基本上保持在目前的状况上。

二、境外资本流入对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

(一)境外资本流入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关系

从理论上讲,资本流入联系着经常项目下的盈余状况,通过国际收支的总盈余影响着国外净资产的变化,从而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化,间接影响着一国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

一般来讲,资本项目顺差(即资本净流入)是为了弥补经常项目逆差。但是,从资本项目来看,很多国家向外借款,吸引外资,主要是为了进行国内建设,并非完全为了弥补对外逆差,如果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同时顺差,国际收支就会出现盈余,外汇储备就会增加,外汇占款增多,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但另一方面,资本大量流入会加剧国际收支地位不平衡,推动汇率升值,削弱了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外国资本流入对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有两方面的作用:第一是通过资本流入弥补一部分经常项目逆差,从而改善其国际收支状况。第二是一国的外国资本会导致本国的进口增加,从而使其经常项目余额向逆差方向移动。一般来说,外资的流入会吧随资本品进口的增长,以直接投资为例,外商投入的资本一般用于购买设备原材料等进口商品的支付。另外,所有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塘供信贷的前提条件是购买本冠的商品,这样,对于引进外资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项目的顺差会以经常项目的逆差为代价。因为实物投资在国际收支统计中表现为资本项目的流入,同时作为平衡项目又被海关统计为经常项目进口支出。

所以,外资流入方式不同产生的作用也不同,在资本项目(资本流入)中,直接投资与对外借款和外国证券投资对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证券投资和对外借债是以货币形态流入国内,对国际收支起着平衡差额的作用。

(二)境外资本流入对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

从80年代到90年代初,我国资本流出流入量在整个国际收支活动中的影响还不是最重要的,经常项目总额在国际收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1982年—1991年资本项目总额在国际收支中所占比重不是很大,外资流入量有限,资本项目对国际收支首先起着平衡差额的作用,填补“外汇缺口”,增加国内外汇供给,使供求矛盾趋缓,人民币汇率升值或降低贬值幅度,这与我国国际收支调节政策是有关的。

但是,从1992年下半年起,我国经济的市场化,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内外经济间联系日益加强。由于我国经济增长及国内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外来资本大量流入,并呈迅速增长态势,在大量外资流入中,直接投资增长的速度最快,对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影响较大。因而,资本项目在整个国际收支活动中的影响日益突出,国际收支差额对国内经济影响也越来越大,大量外资流入,尤其是直接投资的数量剧增,对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影响较大,直接投资中的相当部分的进口是外商投资以实物支付(机器、设备、材料等),不用购汇支付。实物投资在国际收支统计中表现为资本项目的流入,同时作为平衡项目又被海关统计为经常项目的进口支付,如扣除这部分实物进口,则外资实际投资的现汇减少,扣除这部分进口,贸易项目状况就会有所改善。

因此,我国这几年的大量直接投资的进入,对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有明显的影响,其实际上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即贸易项目顺差数量减少,或贸易项目出现逆差,如果扣除这部分直接投资中的实物进口,贸易收支就会有所改善,因而经常项目也就会有所改善,因此,不能说我国长期是依赖资本项目顺差弥补贸易逆差的。

另一方面,我们应当看到,从1992年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急剧增加以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尤其是三资企业进出口额增长较快,这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有很大的促进作用,1995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1098.2亿美元,增长25.3%,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94年的37%上升到39.1%,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净增长221.7亿美元,占全国净增总额50.1%,外商投资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不断提高。

三、80年代以来外资流入与我国国际收支调节政策

资本大量流入一国的原因,主要有利率差异,生产成本低,总体环境好及投资优惠等,即投资者有较高的预期报酬率,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外国长期资本的流入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资本大量流入的总体效果是国内需求的增加,产生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币值升高等压力。一国一方面想利用外资,另一方面又想避免资金大量流入的不利影响。因此,采取应变措施,如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逐步深入,步子逐渐加快,利用外资政策也是分步骤,逐步扩大利用外资政策。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刚刚开始实施吸引外资政策。当时,我国国内投资环境还不够完善,我国利用外资正处于探索时期,配套的吸引外资政策还未形成,经济发展刚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且经济发展还不太稳定,所以80年代初资本入量还很小。1985年以前,在国际收支中,贸易和劳务、进出口政策起主导和支配地位。在资本流入中,我国对外借款所占比重大大高于外商直接投资,如1982—1992年占资本流入的42.0%左右,高于同期直接投资29.2%的比重,说明我国在对直接投资和对外借款的选择上,更多地倾向于鼓励对外借款。对外借款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经济增长势头,如果经济增长相对平稳,就不会出现大规模借债,我国从1984年底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从1988年开始治理整顿,1989年下半年经济开始收缩,市场疲软,一直到1991年,在这段时间,对外开放政策仍在继续实施,吸引外资,仍然实行以对外借款为主,以直接投资为辅的政策。

自从1992年夏邓小平南巡讲话以来,我国又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经济体制开始了实质的转变,即向市场经济机制转变。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内外经济间联系比以前都密切,我国利用外资的政策开始逐步转入以吸引直接投资为主,间接投资为辅的政策,对外借款则以国际金融机构和政府间优惠贷款为主,商业银行短期贷款受到控制,对外债券和股票的发行都集中地管理,与此同时,外商投资者看好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所带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形势、日益开放的国内市场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因此,从1992年以来,境外资本纷纷涌入国内,且流入量之大,增速之快是前所未有的。

四、对境外资本流入的预期

从十几年我国境外资本流入情况及我国经济发展前景来看,我国仍将继续出现资本净流入状况,资本项目将长期保持较大的顺差,第一,近几年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这一趋势将进一步持续下去,虽然外商投资金额的增幅会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是今年和未来几年我国吸引外资的重点正转入基础产业,但基础产业中,一些行业的预期收益率很低,一些行业中风险较大,还有一些行业投资规模大且回收期较长,资金实力雄厚者才能承担,而一般加工业和服务业,吸引外资的规模将逐步减少。第二,我国对外借款规模将不会继续扩大,从1995年起我国开始整顿和规范对外借贷行为,但这并不意着我国对外借贷规模将缩小。根据未来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规划,估计对外借贷将继续保持这几年的规模。第三,我国证券市场将逐步规范化和法制化,市场将会进一步稳定发展。如果国内经济发展不发生变化,外国资本将会进一步积极参与证券市场交易。另一方面,从资本流出来看:(1)外商投资的利润汇出因素将逐渐增加。目前,我国正处于外商直接投资的注入期,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进入正常经营期,利润汇出的数额将逐年增加,成为新的流出因素。(2)未来几年我国外债的还本付息额将逐年上升,每年都将在100亿美元以上。(3)我国在海外的直接投资也将进一步增加,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资本流出因素。

从国际资本市场发展和国际经济情况来看,西方经济复苏加强,东欧和前苏联各国的经济逐渐稳定,来自于其它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在不断加强。从全球来看,资本重新分配的进程已经基本结束,资本流动又初步进入相对平衡阶段,因此,目前大量外资流入我国趋势虽然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不会太久。

综上因素,在近几年资本流入流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但资本净流入量增速可能会逐渐减少,因此,大量资本流入仍然对国际收支状况有很大的影响,其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1)外商投资企业的利润汇出对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将会有一定的影响。(2)外资进一步加大流入规模将会导致人民币汇率升值,进而会对国际收支平衡产生影响,因为大量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必然会增加我国的外汇供给,导致人民币汇率上升,而汇率的变动是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因素。(3)外商直接投资的进一步扩大将继续对我国贸易项目有较大的影响,即存在贸易逆差的潜在危险,因为外商直接投资通常以实物方式投资为多,而以货币方式投资占少部分,因此在投资初期其进口数量要大于出口。(4)资本项目将与经常项目同样起着调节国际收支的重要作用。另外,在外资流入中的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尤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作用将会加大。

标签:;  ;  ;  ;  ;  ;  ;  ;  ;  ;  ;  ;  ;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资流入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_国际收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