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运用思考论文_刘天明

海绵城市理念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运用思考论文_刘天明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云南西双版纳 666100

摘要:在城镇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背景下,大雨天城市出现不同程度“看海”现象也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海绵城市”理念提出也得到大众一致认同,将其应用到居住区规划设计当中,不仅可以实现雨水“蓄、渗、吸、净”功能,还能够充分协调城市各水循环利用关系,以更好指导生态和谐城市建设。基于此,对海绵城市理念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运用进行思考和探究。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居住区;规划设计;运用;思考

随着城市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以往硬化路面缺陷也逐渐显露出来,尤其是大雨之后排水不畅、排水不及时等问题频频出现,而干旱天又需要大量地下水开采,使之形成恶性循环,对人们正常生产生活也造成极大影响。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进海绵城市规划建设,通过雨水花园、屋顶改造、植草沟修剪等措施,致力于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使之更好服务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对生态和谐城市构建和城市可持续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本文结合海绵城市概述,对居住区规划设计时采用海绵城市理念加以阐述,并对其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实践应用展开详尽探讨,文章所阐述内容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发挥参考作用。

1海绵城市概述

2012年,在《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海绵城市”理念被首次提出,其关键内容在于使城市具备海绵一样的“弹性”功能,以便于帮助城市更好应对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使城市获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对海绵城市功能进行归纳,主要是在强降雨以后可以采取蓄水、渗水、净水等措施,在排水防涝基础上,对雨水进行蓄存进行再次利用,以达到城市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功能统筹协调目的。当前对海绵城市加以建设可以采取方式有:(1)对原生态系统进行完善和优化,即在保障原生态系统基础上,采取绿化土地、涵养水源等措施,使海绵城市功能得到发挥;(2)针对环境较为恶劣区域,对雨污分流、绿化土地等措施进行恰当运用,达到修复和维护目的;(3)坚持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的对城市土地进行开发和利用,以实现城市与生态和谐发展[2]。

2居住区规划设计采用海绵城市理念分析

2.1绿色屋顶设计

采用海绵城市理念在居住区屋顶进行绿色设计,在实现居住区屋顶改造的同时,能够对墙面进行有效保护,进而达到美化环境、能源节约目的。由于原有建筑的雨落管存在于建筑内部结构当中,在建设完毕后进行改造涉及到的工程量十分巨大,这时候就可以通过在建筑屋顶设置容器,并利用在容器中栽种植物的方式,可以对房屋进行装饰,使环境更加美观[3]。在地面方面也可以利用铺设渗水砖措施,对地面水进行有效储存,以起到环境保护作用。

2.2建筑规划设计

利用海绵城市理念实现居住区雨水合理规划,既能够实现居住区环境科学改造,又能够使居住区景观效果得到显著提升。一方面通过地表水渠修建,可以取得较好储水效果,并与居住区周围雨水管渠系统有效衔接起来,起到相互促进和相互协调的作用;另一方面对植草沟进行修建,在修建之初需要结合居住区实际,避免出现植草沟面积较大情况,以影响到排水系统稳定性和居住区环境美观性,实践应用过程中可以将植草沟与雨水花园有效结合起来,储水、渗水、美化环境等功能也会得到充分体现。

2.3湿地公园设计

在居住区修建湿地公园,应尽量选择中间地段,可以更好汇集雨水,实现雨水生态管理向海绵城市系统转变。同时,通过湿地公园可以对水资源进行净化,尤其是强降雨之后所收集的雨水,在经过净化处理以后可以进行再次利用,在这过程中对水污染处理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通常情况下需要对污水抽水磅进行安装,使污染水可以得到有效净化[3-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居住区湿地公园设计可以曲折一点,并对中心湿塘位置加以明确,在促进地下径流缓慢流动的同时,使雨水行进至湿塘进行自然分解,在净化以后得到循环利用。

3海绵城市理念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实践应用

3.1雨水花园修建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通常会在居住区周围设置小溪、假山等建筑物,以达到美化环境和舒适生活的目的,而对雨水花园进行修建主要是对居住区内地势低洼区域进行有效利用,通过在该区域种植花草、草皮等措施,可以发挥较好吸收雨水和储存雨水功能,并且这些收集起来的雨水在经过植被、沙土过滤以后,流入到土壤中可以形成生态循环系统,对地下水也能够起到及时补给作用,针对地下水污染也能有效防止[4]。一般情况下,对雨水花园进行构建包含蓄水、植土、保湿、填料和砾石5个层次,地表3层主要发挥保湿作用,而地下2层则起到雨水储存作用,这种方法实际操作比较简便,后期维护及管理也很容易,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进行应用既可以美化居住区环境,又可以保护水资源和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3.2居住区屋顶改造

将绿色屋顶应用到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可以实现雨水有效控制,居住区周围环境也能得到装饰。与一般屋顶先比较,绿色屋顶可以对墙面进行有效保护,同时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通过在屋顶区域种植一些绿色植被,就达到了屋顶蓄水池功能,在下雨时可以对雨水进行有效收集,下水通道排水压力也会大幅度降低,而在夏季时节,屋顶绿色植物也会起到降低室内温度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节约了能源资源,实现生态环境保护[4-5]。

3.3居住区植草沟修建

简单来说,植草沟就是植被生长的沟渠,将其应用到居住区中可以起到较好排水和净化雨水作用,并且植草沟运用占据的面积比较小,施工也十分简便,在城市居住区中可以进行广泛应用。同时,通过植草沟也可以对居住区各雨水渠道进行有效衔接,以此达到草地湿度控制和雨水有效处理的目的,如:在居住区道路两旁设置植草沟,在下雨时就可以对雨水进行收集,雨涝现象也能得到良好控制,以保障居住区内人们正常生产生活。此外,居住区植草沟修建涉及形式比较多,较常运用有传输型和渗透型,在选择运用时需要联系实际,对居住区雨水用途进行全面了解以后,选择恰当植草沟形式进行应用,才能够取得理想效果[5]。

3.4路面雨水处理

路面雨水回收利用作为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重难点内容,想要实现路面雨水收集利用,就需要对雨水渠道进行科学修建,并借助雨水管道实现雨水分离至道路两旁绿地或植草沟,在对雨水进行有效净化以后,通过自然下渗再次实现水质净化,既能够防止水污染情况出现,又能够促进雨水循环利用[5-6]。实际操作中需要对暗渠、雨水管等进行充分利用,对路面坡度、断面等也要进行合理设计,使雨水汇集后可以通过植被对存在的颗粒物进行有效拦截,过滤雨水在下渗过程中也能达到水质干净状态。

4 结语

在本文中,对海绵城市理念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运用进行探讨,主要是从海绵城市概述展开,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到居住区规划设计中主要目的是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就需要对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准确把握,并联系城市居住区实际状况,从整体出发对绿色屋顶、雨水花园、植草沟等措施进行恰当运用,既能够解决城市居住区存在的水环境问题,又能够对雨水进行综合利用,无论是居住区环境,还是居民生活质量都会得到显著提高,对生态和谐城市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虎.海绵城市理念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运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8):41.

[2]王灿亚.试述海绵城市理念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运用[J].四川水泥,2019,(8):83.

[3]袁成伟.刍议海绵城市理念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房地产业,2019,(23):18.

[4]艾晓微.海绵城市理念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初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6):

[5]单俊达.浅析海绵城市理念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1):21.

论文作者:刘天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0

标签:;  ;  ;  ;  ;  ;  ;  ;  

海绵城市理念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运用思考论文_刘天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