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钠肽检测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容量复苏及预后评估的指导意义论文_刘永

刘永

攸县人民医院 湖南 412300

【摘 要】目的:分析脑钠肽检测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容量复苏及预后评估的指导意义。方法:研究阶段为2015年1月-2017年12月,共纳入研究对象69例,均为感染性休克患者,对比复苏前、复苏6h平均动脉压(MAP)、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心脏指数(CI)、BNP情况。分析69例患者存活、死亡两组的BNP水平、APACHEⅡ评分情况。结果:复苏前,69例研究对象,MAP(48.75±3.09)mmHg、GEDVI(450.62±30.41)、ITBVI(567.89±32.19)、CI(2.79±1.11)L(min·m2/)、BNP(1535.24±136.97)ng/mL,复苏后MAP(62.89±3.77)mmHg、GEDVI(739.23±30.09)、ITBVI(899.35±28.56)、CI(4.92±0.63)L(min·m2/)、BNP(2845.44±324.42)ng/mL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9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仍有9例(13.04%)死亡,60例(86.96)存活。死亡组BNP(2946.35±213.52)ng/mL、APACHEⅡ评分(29.04±2.94)分明显高于存活组BNP(697.45±45.62)ng/mL、APACHEⅡ评分(12.46±3.02)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钠肽检测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容量复苏及预后评估中具有显著指导意义。临床在开展治疗时可结合脑钠肽水平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具有明显临床意义,值得临床综合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脑钠肽;感染性休克;早期容量复苏;预后评估

感染性休克的发生与微生物及其毒素引发的脓毒症有很大关系。严重的感染性休克可能会导致多器官衰竭,死亡率比较高。针对感染性休克如果能够实现早期病情的监测以及评估,这对于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1]。目前针对感染性休克实现早期容量复苏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目前针对感染性休克的早期监测,通过利用医学技术手段对脑钠肽水平进行监测分析有显著价值,对于评估重症患者的病情以及预后与非常重要的意义[2]。本次研究共纳入69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究BNP在临床中的价值与意义,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本组研究的患者共69例,男性36例,女性33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42岁,平均年龄(58.27±6.56)岁。重症肺炎25例,占比36.23%;急性重症胰腺炎23例,占比33.33%;急性化脓性胆管炎6例,占比8.7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15例,占比21.74%。

(1)纳入标准:①经临床各种检查确诊为感染性休克;②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或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2)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血液系统、凝血系统、免疫系统疾病患者;②精神障碍患者[3];③合并严重内分泌疾病;⑤依从性差;⑥本身患有严重心、肝、肾等器官衰竭性疾病患者。

1.2方法

对69例研究对象全部积极进行感染控制,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治疗手段。整个治疗过程中结合患者个体资料、既往病史等,充分估计病情的变化开展治疗。同时积极开展对对患者的早期液体复苏,尽量复苏6h后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尿毒恢复或接近正常水平。

1.3观察指标

对纳入此次研究的69例研究对象全部进行复苏前、复苏6h平均动脉压(MAP)、采用连续心排血量测量技术(PiCCO)监测的容量指标。对比复苏前后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心脏指数(CI)。

对69例研究对象进行BNP浓度检测,采用我院Dimen Sion Pans Plu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采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3]对其状况进行评分从年龄、有严重气管系统功能不全或免疫损害、生理指标、GCS积分进行评分,分数越高代表其状况越差。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的相关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通过率(%)表示,计量资料则通过(x±s)表示,如果常规组和整体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后,P值小于0.05则可证实统计学意义成立。

2.结果

2.1对比两组复苏前后MAP、GEDVI、ITBVI、CI、BNP指标变化情况

对比分析发现,复苏前后MAP、GEDVI、ITBVI、CI、BNP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前后EVLWI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由于肺部感染早期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因此临床容易忽视,这对于后期治疗带来较大难度,也提高了感染性休克发生的可能性。感染性休克的发生与多个因素有关,包括全身炎症级联效应、免疫功能障碍等,进而引发多个系统、多个气管的生理、病理改变。面对感染性休克,不仅需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早期的临床诊断也非常重要。通过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建立起一个有效的评估体系,并且找到特异性指标,这对于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情,判断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探究BNP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容量复苏及预后评估的指导意义,脑钠肽在临床上能够调节血压和血容量的自稳平衡。在临床应用中,检测BNP具有重要病理生理意义[4]。BNP的合成和分泌主要是由心室肌细胞完成,因此通过了解BNP水平从而了解心脏功能状态,有效评估心脏功能。感染性休克介导的早期心肌功能受损被临床上认为是死亡的独立因素之一[5]。通过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BNP水平进行检测,对于临床了解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情情况有重要意义。在临床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早期容量复苏的过程中,通过了解BNP水平对治疗方式的选择有重要参考。当BNP水平上升提示临床需要积极采取利尿、扩张血管等手段,还需要积极调节患者血压、血容量,有效保护心脏功能[6]。

在本次研究中,复苏前,69例研究对象,MAP(48.75±3.09)mmHg、GEDVI(450.62±30.41)、ITBVI(567.89±32.19)、CI(2.79±1.11)L(min·m2/)、BNP(1535.24±136.97)ng/mL,复苏后MAP(62.89±3.77)mmHg、GEDVI(739.23±30.09)、ITBVI(899.35±28.56)、CI(4.92±0.63)L(min·m2/)、BNP(2845.44±324.42)ng/mL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9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仍有9例(13.04%)死亡,60例(86.96)存活。死亡组BNP(2946.35±213.52)ng/mL、APACHEⅡ评分(29.04±2.94)分明显高于存活组BNP(697.45±45.62)ng/mL、APACHEⅡ评分(12.46±3.02)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前临床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针对心肌梗死患者测定BNP可了解心脏功能是否出现异常,将其指标作为诊断指标比采用心超声诊断临床应用价值更加明显[7,8]。

综上所述,脑钠肽检测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容量复苏及预后评估中具有显著指导意义。临床在开展治疗时可结合脑钠肽水平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具有明显临床意义,值得临床综合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朱桂保.脑钠肽检测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容量复苏及预后评估的指导意义[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24):3401-3402.

[2]刘会彩,曹珂.早期脑钠肽测定对老年肺部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481-493.

[3]孙风来,马耀,林海.PiCCO监测指标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相关性〔J〕.安徽医药,2014,18(7):1313-1314.

[4]李卫阳,程涛,马群,等.血乳酸、降钙素原以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联合检测对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3):543-545.

[5]黄海军,徐华,陈凤娟.早期脑钠肽测定对老年肺部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8):3390-3391.

[6]程泽君,梁玉清.血浆脑钠肽水平监测对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心脏功能评估及预后的价值探究[J].医学综述,2015,21(23):4397-4398.

[7]金鑫,王瑶.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脑钠肽变化及其对心功能预后的预测作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1):163-164.

[8]周晓芬,于荣国,龚书榕,等.股、桡平均动脉压变化率评估感染性休克早期容量反应性[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4,22(11):1057-1059.

论文作者:刘永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  ;  ;  ;  ;  ;  ;  ;  

脑钠肽检测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容量复苏及预后评估的指导意义论文_刘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