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主要得分技术统计与分析——以52届世乒赛男子团体决赛为例论文_侯光明

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主要得分技术统计与分析——以52届世乒赛男子团体决赛为例论文_侯光明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浙江 东阳 322100)

摘要:为了比较与分析中国运动员与国外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主要得分技术。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52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国运动员在发抢段、接抢段、相持段中主要得分技术运用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运动员的主要得分技术是正手弧圈、反手拧拉、正手反拉弧圈,且正手弧圈使用次数多、稳定性强,并就进一步提高中国运动员在相持中正反手弧圈稳定性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乒乓球运动员;得分技术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简称世乒赛),它是国际乒乓球联合主办的一项最高水平的世界乒乓球大赛,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它与奥运会、世界杯并称为“体育运动的三大赛事”。在52届世乒赛决赛上,中国男乒派出了张继科、马龙、许昕三大主力队员与德国运动员在此次决赛上展开一场激烈斗争,双方队员都发挥了较高的技术水平,尽管张继科不敌奥恰洛夫,但马龙独得两分,许昕完胜对手,中国队总比分3-1力克德国队,取得男团七连冠。本文运用三段分析法就马龙与波尔、张继科与奥恰洛夫、许昕与弗朗西斯卡、马龙与奥恰洛夫四场比赛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主要得分技术进行统计与分析,以此探讨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技术特点及其优势与不足,期望为中国运动员在今后对国外选手的比赛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马龙与波尔、张继科与奥恰洛夫、许昕与弗朗西斯卡、马龙与奥恰洛夫四场比赛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主要得分技术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综述法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查找目前国内有关于52届世乒赛男子团体决赛的文献资料和相应的专业研究成果。

1.2.2录像观察法

对52届世乒赛男子团体决赛马龙与波尔、张继科与奥恰洛夫、许昕与弗朗西斯卡、马龙与奥恰洛夫四场比赛的比赛录像资料进行反复的观察。

1.2.3数理统计法

对52届世乒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国运动员比赛中的得分技术运用结果进行统计法以及根据体育统计学原理对调查所得数据资料利用Execel进行常规的统计处理。

2研究结果与分析

从中国运动员在52届世乒赛决赛发抢段得分技术情况来看,马龙对波尔的得分为13:5,与奥恰洛夫的得分为9:1战胜对手。马龙主要以他擅长的正手位高抛侧上,下旋为主,配用少量的急长球,对手直接进攻的机会非常少,当对手回球出台或反手拧拉质量不高时,他如同“发动机”一般,对下一板衔接非常快,且拉球非常凶狠。张继科与对手在决赛中的发抢段为5:9落败对手,张继科发球以逆向发球、正手台内短球为主,擅长反手侧拧技术,具有速度快,弧线低,落点刁钻的特点,而他的对手奥恰洛夫,反手拧拉冲击力量很大、速度快,具有很强的相持能力。在此次比赛中张继科发的球多数被奥恰洛夫用台内拧拉技术回过去,利用速度快、力量强的回球,破坏张继科第三板的衔接,未能够及时侧身使用正手弧圈球抓住机会主动进攻,很长时间处于被动防守的状态。许昕在发抢段以14:1大比分领先对手,许昕是左手直板两面反胶,具有良好的手感且拥有很强的连续进攻能力,解决战斗的方式总是会利用其正手刁钻的落点克敌制胜,对手在跟他打球时总感觉别扭。其中,5次让对手直接在接发球中直接失分,在发球抢攻中更是得了9分且没有失误。最终,中国运动员与对手在比赛的发抢段比分为41:16以明显优势领先,且中国运动员使用正手弧圈/反手拧拉技术得分分别为13分、7分,这两项技术使用率为22%,但得分却占发抢段得分的49%。前三板技术是乒乓球技术中最重要的环节,一个相持能力见长的运动员,前三板如果不够硬,便谈不上相持特长的发挥了。发球抢攻战术是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重要战术之一,它是一种最能体现快速和积极主动进攻的战术。发球抢攻战术是前三板技术争夺激烈的集中体现。高质量的发球可以直接得分或是降低对手的接发球质量,限制对手的接发球进攻,为第三板球创造条件。从技术的类型上来说,我们可以大致划分为进行性技术、控制性技术和防守性技术。

2.2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接抢段得分技术的统计分析

从中国运动员在52届世乒赛决赛接抢段来看,马龙对波尔的得分为13:9,与奥恰洛夫的得分为13:2都领先对手,在比赛中,马龙接发球以摆短和台内拧拉为主,晃撇、挑打为结合运用,针对对手的半出台球采取果断抢拉的手段,并且成功率非常高,打乱了对手正常的发球节奏。张继科在接抢段以7:8落后对手(奥恰洛夫)1分,张继科在此次比赛中绝大部分接发球都是用他最擅长的台内拧拉技术,制造强力的侧旋,但落点变化不大,大多位于对手的左半台;而奥恰洛夫也擅长反手拉技术,虽然没有张继科的旋转,但是却有更强的力量与速度,对张继科反手拧拉的旋转球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许昕在与对手接抢断则打出了10:3的冲击波,许昕接发球时以摆短为主,拧拉、正手抢拉为辅;搓球摆短看似较高但又难于进攻,直接造成对手4次进攻失误,反手拧拉让人感觉速度不快但接球却鞭长莫及,虽然使用次数不多,但得分率确近50%;针对出台球积极使用正手弧圈抢拉。从中可以看出,在接抢段中国运动员以43:22的比分占据明显的优势;其中正手弧圈和反手拧拉的使用率为46%,得分是占据接抢段得分比例的60%。从2014年乒乓球世界杯男子单打决赛技术统计来看张继科的发抢得分率为39%,使用率为37%。马龙的发抢得分率为41%,使用率为35%。对照三段统计法的成绩来看,及格率为60%,使用率为25-30%。测下为主,发球的落点在张继科的中间偏正手位,配合反手位长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张继科和马龙是同一期运动员,对双方的发球技术非常熟悉,因此往往控制对方,使对方打不出高质量的发球抢攻,从而也导致他们得分率不及格的原因。两人在发球中应寻求多种变化,发球的落点,旋转太单一,往往被对方所控制,加强发球的质量,为后面的连续进攻阶段取得主动。马龙与波尔的比赛中,马龙在选择发球落点时主要是以近网的短球为主,左半台的落点为67.8%,占了发球总数的一半之多,并结合右半台半出台球,增加发球的落点变化,其目的也非常清楚就是为了限制对手的进攻性技术的施展,防止接发球被攻情况的过早出现,以此为基础为第三板球的抢攻打下铺垫,并争取比赛的主动权。马龙在与奥恰洛夫的比赛中左半台近网短球的使用率为20%,右半台球的使用率为68%,右半台落点的使用率为12%,且得分率均在50%以上,其中左半区的长球,右半区的半出台球,中路的半出台球号得分率分别为75%,80%和100%。主要是以侧下旋球为主,并结合侧上旋和不转球的配套,造成对手接发球质量的 大大降低,给自身创造有利的进攻条件。数据中得分率的情况也反应了马龙的发球在比赛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发球抢攻战术的实施创造了条件。在与奥恰洛夫发球的旋转分析得知,马龙主要以侧下旋球为主,配合侧上旋球与加转下旋球的配套发球,其中侧上旋球与下旋球的得分率分别高达75%和100%。由此可看出,马龙的发球变化还是比较多的,近网短球,中路半出台球以及底线长球和旋转的配套发球体系给对手的接发球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大大降低了接发球的质量,给自己在比赛中创造了许多的进攻机会。

2.3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相持段主要得分技术的统计分析

在相持段马龙对波尔的得分为10:9,与奥恰洛夫的得分为13:15,马龙作为新时代弧圈结合快攻横拍两面反胶打法的代表,技术体系非常全面,且特长突出,无明显漏洞的高水平选手。在与两位对手比赛相持时,运用自身灵活的步伐,稳定的连续进攻能力,在进攻和防守的转换上积极主动创造条件。张继科在相持阶段以13:18的比分落后对手5分,此次比赛中受对方反手弧圈速度快力量强的遏制,而在正手运用中未能打出属于他的“凶狠”,迟迟不能把握够抓住主动权,很多时候处于被动的防守局面。许昕在比赛相持段以9:11落后对手,许昕利用正手稳定的连续拉球以及主动求变,刁钻的回球落点,加上灵活的步伐,弥补直板选手反手相持不利的局面,这也是他在相持中也是小比分落后的原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相持段中国运动员以45:53落后于对手,四组比赛中有三组比赛中国运动员在相持段是落后对手,仅马龙与波尔的比赛中小胜对手;其中正手反拉弧圈球技术的使用率为40%,但其得分占相持段得分的43%。我们可以看出,许昕在高质量的发球下,寻找机会进行抢攻,在第三板技术的运用中成功率均为100%,无一失误,稳定性相当的高,进攻性技术的使用率高达80%,有极强的进攻意识,直拍选手最重要的就是前三板,主要得分技术在于其正手技术,不论是发球,台内球的控制,还是近台的抢攻都优于横拍先手,但到了相持阶段便不占优势了,反手技术是直拍的弱点,虽然直拍横打技术的出现更加完善直拍的技术结构,但较横拍而言,仍处于劣势。许昕在比赛中正手技术的使用率为90%,其正手拉球及侧身拉球占到了60%,得分率分别为50%,83.3%。反手技术的使用率为10%,其得分率和成功率都高达100%,由此说明在比赛中许昕能够很好的掩饰住自己反手的弱点,充分发挥自身正手技术的长处,在比赛中完全占据了主导,只要对手在接发球中质量稍微不高许昕就会抓住机会进行抢攻。发球抢攻战术是前三板技术争夺激烈的集中体现。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马龙在此次比赛中失分最多的来自反手快带和正手快带,这两项得分技术主要是用于防守与相持,说明防守容易把自己陷于不利的被动局面,容易失分。在发球上应寻求多种变化,全部以正手高抛为主,接发球方式太单一,在相持中主动变线的情况下,往往质量旋转太低,容易给对手机会。

3.1.2张继科在与奥恰洛夫比赛技术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到,张继科对反手依赖性太大,并且他擅长的反手技术遭遇对手扼制时未能运用其它技术的结合使用来摆脱不利局面;在此次比赛中接发球手段相对单一,这也和他在比赛中接发球时摆短对球控制不到位具有很重要的关系;正手弧圈和正手快带的得分与失误比为10:16,这也是张继科在比赛中对反手依赖,从而减少使用正手的原因之一。

3.1.3许昕发球落点单一,大部分发在对手的反手位(右手握拍),接发球方式变化少,基本以摆短为主。反手快带和正手快带失误率相对较高,且反手能力攻击稳定性低。

3.2建议

3.2.1马龙在今后训练中应寻求多种发球方式,加强正反快带的稳定性,巩固反手接发能力,在相持中主动变线的情况下,须加强中远台拉球力量和旋转的训练,加强对拉球节奏变化以及侧身拉球后扑正手质量的训练。

3.2.2张继科在发球方面要加强发球落点的变化,配合长球的偷袭。在接发球方面须加强前三板小球的变化,不要一味的使用反手拧拉技术,应配合(摆短,劈长、挑打等技术)加强进攻中落点,旋转,速度的变化。在相持球中提高正手、侧身抢攻的能力和质量,提高对相持球变化节奏掌握,尽量减少无谓失误。

3.2.3许昕在发球方面加强变化落点、旋转。在接发球中发挥直板灵活多变的技术,通过前三板的主动为后面相持阶段的连续进攻创造有利条件。在相持中应该保持正手进攻的能力和稳定性,加强正手的进攻质量。同时加强直板横打的进攻训练来弥补反手缺陷。

参考文献

[1]吴焕群、张晓蓬.乒乓球竞技研究中定量方法的开发及效用[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曹犇,王林.第52届世乒赛男子团体决赛技战术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14,05:91-94.

[3]张新.浅析乒乓球新赛制对乒乓球技术的影响[J].安徽体育科技,2002,(01):190-192.

[4]刘建和.乒乓球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4,3.

论文作者:侯光明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2

标签:;  ;  ;  ;  ;  ;  ;  ;  

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主要得分技术统计与分析——以52届世乒赛男子团体决赛为例论文_侯光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