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分析(一)_经营管理论文

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分析(一)_经营管理论文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念探析(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探析论文,经营管理论文,理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一家商业银行能否确立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理念,直接关系到它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这方面普遍重视不够,即使有少数银行做得较好,但它们对经营管理理念的理解也是片面的、不科学的。为适应日趋激烈的内外市场竞争,国内商业银行亟待确立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理念。鉴此,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念的探析,以求教各位同仁。

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念及表述

在我国,除了中央银行和新设的政策性银行以外,其余银行都算是商业银行,有全国性的、区域性的、地方性的、股份制的、中外合资等。从国外看,美国叫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 英国叫清算银行(Clearing Bank),德国叫信贷银行(Credit Bank),日本叫普通银行(General Bank,又分为城市银行和地方银行)等等。虽然称谓不同,但它们具有相同的基本功能:即为工商企业提供贷款和办理活期存款与转账结算。

从银行发展的轨迹来看,大致可以这样描述:汇兑银行(存款银行)—汇划银行—集结算与信贷为一体的商业银行—中央银行—专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跨国银行。我们在考察商业银行的内涵特质时应着重把握两个方面:一是从理论概念上可作如下界定:(1 )商业银行是一种信用受授的金融中介机构;(2 )商业银行是一种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的的企业;(3)商业银行作为“银行货币”的主要提供者, 还能提供交易服务。简而言之,商业银行就是提供金融中介与交易服务的机构。二是从法律概念上应把握以下几点:(1)商业银行的具体称谓;(2)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3)商业银行的体系构成;(4)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完整地理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概念应从经营与管理的联系和区别当中去把握:经营是指企业在既定的外部环境下,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抓住机会或回避风险,使之适合环境的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处于企业活动的中心地位。管理是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渊源于经营活动,有人群的地方就有组织,有组织就有管理。

经营与管理的主要区别是:(1)从产生的过程看, 管理是劳动社会化的产物,是组织劳动的需要;而经营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经营者适应市场的一种自觉行为。(2)从目的来看, 管理最直接的目的是提高效率,而经营本身的目的是提高效益。(3)从范围上看, 管理适合于一切社会组织,经营只适合于企业。

把握两者的关系对我们工作的指导在于:作为一家商业银行,我们应把最主要的力量直接集中于市场和客户;把主要精力和主要资源倾斜于市场。例如,深圳市商业银行作为一家地方性股份制银行,其实行的基层行处“三部一室”建制、总行机关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的一系列措施就体现了这样一种指导思想。

理念在整个经营管理中具有指导、启发、激励、凝聚的功能,所以它处于先导的地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念的构成,包含确立怎样的办行宗旨、培植和树立何种企业精神、导入哪一种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决策者或管理者应形成哪些良好的思维定式。

以城市商业银行为例,笔者认为其办行宗旨应定义为:服务市民,追求卓越。城市商业银行要靠一种求真、求实、求进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所营造出来的企业精神氛围去感召、鼓舞每一位员工。企业高层领导者的科学民主决策;有令即行、有禁则止的权威和果敢、坚毅的风范以及由他们聘任的中层管理者的忠于职守、照章办事的效率,是企业精神“人格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体现。西方管理学者把“领导”定义为追随和服从。构成“追随”的因素很多:有法定职权因素,有利益驱动因素等等。但笔者认为,领导者的人格感召力因素至关重要。人们对领导者只有发自内心的敬佩,工作的绩效能够得到合理的回报,才会真心实意地服从领导。

有鉴于此,城市商业银行在确定核心价值观时应包含以下几点:(1)以人为本,尊重个性,集体奋斗。崇尚创新和银行家精神, 视人才为银行最宝贵的财富,而又不迁就人才;(2)公平竞争,优胜劣汰, 举贤荐能。充分发挥股份制银行的机制优势,在顾客、员工和股东之间结成利益共同体;(3)爱国、爱民、爱事业与爱岗位、爱家人、 爱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弘扬敬业精神,惩处损害银行事业的人和事。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念可作如下表述:现代商业银行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思想,在守法、稳健经营的原则下,实行科学管理,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通过科技手段的进步和市场潜力的开发,为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提供多样化和便捷的金融产品和优质服务,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并实现银行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念的构成分析

(一)从内容上分析

1、适合社会经济环境的需要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所经营的货币商品、信用业务均具有同质性,决定它涉猎的领域带有很强的竞争性,而且受到的法规、政策限制也更加严格和规范。商业银行的作用对象,从范围上来讲,人、财、物均有宽松的选择性,对某一具体业务(如一笔具体贷款)都有广泛的选择性。

现代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呈多元化,从金融的证券化和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金融创新的日益深化,商业银行参与证券业务已势在必行,现有的这种分业经营政策界定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会被新的政策法规所取代。金融证券化和投资机构的发展,为银行的中间业务注入了活力,使银行善于理财和市场经济分析的功能得以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应用。

2、确立经营管理要件的地位

在经营管理理念中,以下方面应给予特别的关注:经营发展战略、研究和开发新的产品、制定经营计划(包括长期、中期和年度性的)、定期对自身进行诊断分析以及效果评价。而要这样,指导商业银行开展业务的“三性”准则和基本规范就愈加显得重要,应作为经营管理理念的特质要求。经营运作中的流动性、盈利性、安全性的协调;管理高效的集中性与经营分散的灵活性之统一;兼顾局部效应与规模效应之关系,这些问题都应在健全的商业银行经营理念中得以体现。

每一家商业银行存在于竞争的金融市场之中,都必须谋求生存与发展之路,这方面的课题是不可回避的,各级经营管理者都会随时随地、时时刻刻遇到形形色色的具体问题。

3、满足企业发展创新的要求

当前国际金融领域已有一些带有趋势性的明显特征,如金融证券化、金融创新、金融国际化。

商业银行要赢利,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就必须通过业务的不断扩充和创新,找到生存和发展的基点。而金融证券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此外,大量的表外业务已成为现代金融行业填补收入来源、追求自身发展和利润的新增长点。

4、重塑银行企业文化功能

通过经营理念的贯穿,使整个银行企业文化功能在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调节力和辐射力上得到进一步的释放和加强。

经营管理理念对企业文化的渗透作用体现在以下几点:(1 )通过经营管理理念的传播来增强员工的认同感,进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2)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包括:理念形象(MI)、行为形象(BI)和视觉形象(VI)三个组成部分,其中:MI是CIS的主导和基础, 是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增强竞争力的保证;(3)以人为本, 尊重爱惜人才,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首创精神和敬业奉献精神。

(二)从形式上分析

1、理念形成的过程是发散的

由核心理念部分逐渐地派生出若干层次或分支部分。从理念的传播过程和接受过程来讲,也是一个发散过程。例如:商业银行领导层对某一种理念的认同→通过开会、交谈等方式使中层干部得到认同→做员工的工作达到认同。又如:企业内部取得高度认同感后→对同业之间的影响形成认同→对社会形成更大范围的辐射力。

理念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发散过程,发散(辐射)的范围越广,这种理念赖以存在的基础就更加深厚。因此,就愈加能够对经营管理活动带来效应。

2、理念的内涵特质是稳定的

任何一种理念的形成,都经过了很多的传递过程。在理念的确定过程中,不同岗位、不同职级的行员,对其了解的深度是有差异的,但不影响某种理念本身的特质要求,它是稳定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念的内涵特质就是以人为本,诚信稳健。随着在实践活动中的不断吸纳与提炼,又会更加丰富理念本身。

3、理念的外延界定是可调节的

一种被人们广泛认同的理念必然要吸收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及各种学科的智慧和精华。社会经济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人们的思想认识必须适应这种变化,所以理念外延的界定是可以调节的。国外有的学者把经营管理理念形成与发展的先决条件归纳为五个要点:(1 )必须面向时代的需要;(2)必须强化员工的注意力;(3)必须满足员工个人的需要并激发管理者的志趣;(4 )必须使该理念的潜在使用者认识到与己的需要息息相关;(5)语言陈述的方式恰当。任何一种理论, 不论其权威性如何,只要有必要,都是可以修正的。

4、理念的结构框架是分层次的

笔者认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念可按其内容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层(最高层);中间层(主体层);外围层(表象层)。各个层次之间、同一层次中的要点横向之间是有机联系的,把这些联系用图式构造可垒成一个金字塔,纵横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未完待续)

标签:;  ;  ;  ;  

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分析(一)_经营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