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书法意识论文_邱瑞云

如何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书法意识论文_邱瑞云

摘要: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对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书法教学,不仅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心智,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对于地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写字相对有些枯燥,如何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训练硬笔书法能力,渗透书法意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摸索,积累经验,激发孩子学习硬笔书法的热情。

关键词:小学语文;书法;兴趣培养

前言

语文具备工具性和人文性,担负对中华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重任。语文课堂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场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下,将语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融合,是教育工作的重点推进方向。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它也向世界昭展着中华文化的魅力。而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语文书法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规范汉字书写、培养书法兴趣、养成良好习惯,但这样并不能为学生渗透书法意识。因此,教师要担负传承文化历年的责任,以因材施教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对书法的认识,逐步塑造人文素养。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多项数据显示,学生写字的兴趣与语文课的获得效果成正比,而书法,是形成书写汉字兴趣的一项重要因素,因此,对书法的兴趣会直接影响到语文课堂的授课效果。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写字是一件枯燥的事,为此,老师首先要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讲述一些著名书法家的故事,例如:王羲之潜心苦学,柳公权发奋练字的故事等。让学生了解古人学习书法的历程,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还可以用儿歌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正确的写字姿势,并牢牢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学生既知晓了写字要领,又会觉得十分有趣。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教师要发挥榜样的作用,在课堂上,选出几名写字好的同学,让他们去帮助还未获得要领的同学,往往会有出人意料地效果。

另外,竞赛活动也是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有效方法。以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对练习书法充满动力,激励他们展示自我并起到提升的作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1]

二、培养学生提笔即是练字的好习惯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事实上在写字课上,写字是非常认真的。但是,当他们在写作业、考试时,字迹就比较潦草。因此,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是在一、二年级阶段,要培养出提笔即是练字的意识,不管是在写作业还是考试,只要拿起笔,来就以规范的姿势、正确的笔顺来书写,不能因作业多或规范写字慢而草草了事。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让写字成为一种享受。

三、评价享受书法的乐趣

老师的评价对学生看待书法的态度影响也非常大。其中,关于课堂作业,影响是最大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作业是学生每天都会接触的,因此,在课堂上,老师讲解完作业后可以将学生的作业展示出来,对比作业中的学生的“问题”和“佳作”,让学生对汉字书写有更深入的理解。而老师的认真评价,对学生的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通过对学生作业的表扬和鼓励,提升学生的自豪感,从而培养他们对书法的兴趣。老师对书写认真美观的作业进行赞赏,势必会让学生产生满足感,至此,学生从内心深处会产生认真书写的愿望,而其他同学也会受到感染,并向其学习,如此,书法的氛围就能在班级中起到良好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评价也要分层次,对书写能力还较低的学生,也要适当的鼓励,让学生对自己的书写也能拥有信心,从而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感受到书法的乐趣。[2]

四、班级环境布置熏陶,感受书法的魅力

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因认知还处在开发阶段,所以要注意班级环境的熏陶,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低年级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较强,对模仿充满了兴趣,因而要以直观的展示形式,通过书法联系生活,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班级的后黑板或侧面墙上悬挂诗词文章、名言警句等书法作品,并以醒目的展示方式引起学生的关注度,学生就会试着去模仿。老师在讲书写较好的学生作品在教师中进行展示,让学生在书法的氛围中收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中得到熏陶,激发学生的书法兴趣。另外,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表现欲较强,所以,老师要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效果较好的方法有:设置书法作品专栏,让学是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另外还可设置书法佳作赏析,进行竞赛式评比,并给获胜的同学予以奖励。以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书法的魅力。

五、教师以身示范以自己感染学生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学生对自己的老师多半有着崇拜心理,老师的某些书写习惯,对学生今后的书写会有巨大的影响。因此,老师在课堂板书、批阅作业,书写评语时都要认真对待,这些会成为学生模仿的标准,并且有些学生的梦想就是成为教师,所以老师的书写习惯会影响他们一生。对此,老师必须要做到认真书写,从字体结构,起笔运笔规范,都要起到表率作用。课余时间要多加练习,还要将自己的书法展示给学生,并将练字时的心得分享给学生,不仅可以规范学生日常的书写,还能促进师生间的互动。长此以往,学生会在老师的影响下喜欢上书法。[3]

结语

汉字书法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想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绝非一日之功,这需要坚持不懈的恒心,才能练出一手好字。在练习书法时,不仅要注意规范,还要养成书写的心境,这样,对于学生才会更有收获。因此,语文老师更要有一份耐心和热忱,对学生的书写兴趣加以呵护。在这个过程中,教学的氛围至关重要,需要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通过老师的意识使学生放松心情,沉浸在书法之中。让学生主动去观察,主动去探究汉字的奥秘,汉字究竟如何书写才能写得好。并且,在鼓励的机制下,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及时的激励下,使他们对自己的书法逐渐建立信心。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会使学生在汉字的热爱中自然而然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这也是教育工作者推广书法教育的最高价值。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让每个学生都能写一手好字,并逐步具备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进而塑造成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想要达成这一愿景,教师要想尽一切方法调动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让他们认真练习书法,真切感受到学习书法的乐趣,使中华民族汉字艺术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吴梦思,吕沙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语文核心素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2).

[2] 王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8,(17).

[3] 陈燕飞.新课改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教育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18,(8).

论文作者:邱瑞云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7月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  ;  ;  ;  ;  ;  ;  ;  

如何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书法意识论文_邱瑞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