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渗透核心素养论文_李忠明

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渗透核心素养论文_李忠明

黑龙江省农垦五九七农场中学 李忠明

摘要: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新契机,也是继素质教育之后对深化课程改革对广大的教师又重新定位。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我们下一步教学,有了更明确的指向.核心素养既是课程目标,又是一种新的课程观念.教师要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将核心素养如何渗透就成了我们教学的新任务。

关键词:核心素养;终身发展;立德树人;初中数学

教育部在2014年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也就是教育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又根据《国家十二五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规定,我国教育改革应加强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视,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这才是衡量国家教育质量水平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就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学习与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端正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就成了我们教学的新任务。

一、善于发现问题,抓住问题本质,渗透核心素养

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也要学会提问题,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无论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不管学生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只要是学生自己真实的想法,教师都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对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引导和解决。对于有创新意识的问题和见解,不仅要给予鼓励,而且要表扬学生能够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进而引导大家一起去深层次地思考交流。例如:教学《平方差公式》,这节课主要是发现规律,知道平方差公式的特征。先出示题目:(1)、(x+1)(x-1);(2)、(1+2a)(1-2a);(3)、(x+3y)(x-3y);(4)、(b+2a)(b-2a)。通过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抓住本质,进一步让学生明确平方差公式的特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又如:对“多边形内角和定理”的探讨时,先让学生写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度数并且画出图形,同样地再写出四边形、五边形的内角和的度数,也画出相对应的图形,让学生继续观察图形,提出问题,四边形可以划分为几个三角形?五边形呢?多一条边会是什么结果?学生就会跟着笔者的思路去探索问题,不难得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轻松地学习,并能很快掌握,从而抓住问题的本质,突破难点,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培养创新意识,合理提出猜想,渗透核心素养

创新意识是人们对创造与创新的价值性、重要性的一种认识水平、认识程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待创新的态度,并以这种态度来规范和调整自己的活动方向的一种稳定的精神态势。对数学问题的猜想,实际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一种创新精神的体现。在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猜想,创新地学习数学。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例如:在《勾股定理》教学中,探究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中,先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察毕达哥拉斯家的磁砖,引导学生提出猜想:等腰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与斜边有什么关系?再提问:是否任意直角三角形三边都符合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的这个关系?最后利用多媒体打出网格,在网格中给出任意三角形,引导学生到格点图中去验证自己的猜测。从而使学生真正获得勾股定理的内容a+b=c

三、注重教学过程,体现学生主体,渗透核心素养

教育教学过程是以知识与技能为媒介,师生在互动关系之中,生成各自的意义、相互交换,创生新的学校文化的学习共同体。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数学核心素养,实施启迪智慧的教育,必须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为学生提供有效利用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问题解决等学习机会,为学生提供数学抽象、归纳推理、猜想验证、预测等显性化的过程,达到数学思维方式的学习与数学知识技能学习并举的效果。

对学生而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自我学习的设计者,更是积极参与自我学习的学习者。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融“三维目标”于一体,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有层次的综合产物。数学知识点的呈现必须遵循数学抽象的三个基本阶段“简约阶段、符号阶段、普适阶段”,把归纳抽象的几个层次显性化。以 “一元一次方程”为例,教学过程中首先从现实情境问题引入,学生从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经过逻辑推理,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问题,形成符号语言,进而形成一元一次方程知识体系,完成建模。 

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渗透核心素养

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问题数学课堂教学要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所以课堂教学中应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数学教学应从现实的、有趣的或与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的素材出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发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了解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反过来解决原先的问题,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数感得到发展。

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六大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通过发展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人生目标不断努力。数学学科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初中教育阶段在培养学生素质的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角色。核心素养的落实工作任重而道远,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唯有不断探索,终身学习,才能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张丹《核心素养与课程改革》

论文作者:李忠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渗透核心素养论文_李忠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